如皋市水稻施肥试验研究

时间:2022-10-25 03:23:15

如皋市水稻施肥试验研究

摘要 在如皋市白蒲镇进行水稻主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白蒲试验示范点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13.84%,纯收入增加8 956.23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配方施肥区与不施肥区相比,其氮肥农学效率为4.91%,配方施肥区产投比为3.93。

关键词 水稻;施肥;江苏如皋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22-01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做到宏观调控施肥结构和施肥总量,微观调节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发挥配方肥料施用的最大效益,要求对专家会商的区域性作物肥料配方进行校验[1-3]。通过田间校验,示范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进一步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南粳505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白蒲镇钱园村19组进行,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配方施肥区。基肥施复合肥(10-5-10)600 kg/hm2、碳铵25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 kg/hm2,穗肥施尿素300 kg/hm2、钾肥99 kg/hm2,该区南北行长为11.76 m,东西长为17 m,面积为200 m2。处理2:习惯施肥区。基肥施复合肥(10-5-10)600 kg/hm2、碳铵648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46.45 kg/hm2,穗肥施尿素264.0 kg/hm2,该区南北行长为24.71 m,东西长17 m,面积为420 m2。无肥区(CK):不施用任何肥料,该区南北行长3.92 m,东西行长17 m,面积为66.6 m2。试验于2012年6月2日播种,6月27日移栽,7月2日施分蘖肥,8月2日施穗肥。所有小区四周筑埂并用塑料薄膜裹埂防止窜水窜肥,单独排灌[5]。试验小区田间分布如图1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色

无肥区除苗期显绿,其他生育期均偏黄。配方施肥区叶色嫩绿,拔节孕穗前褪绿,施肥后发绿,并持续到成熟,叶片坚挺。习惯施肥区叶色在灌浆前一直嫩绿,灌浆后明显褪淡。中下部叶片全部枯萎[5-6]。

2.2 水稻苗情

如表1、2所示,在7月30日前,由于习惯施肥区基肥与分蘖肥中施氮量高,总苗数、株高以及叶龄都高于其他2个处理。在8月2日穗肥施用后,无肥区没有施用任何肥料,苗情明显差于其他处理,由于配方施肥区施用的氮肥与习惯施肥区量相当,且配方施肥区施用了钾肥,苗情相对较好。

2.3 穗粒结构及产量

如表3所示,从成熟期考察数据来看,CK由于没有施用任何肥料,穗粒结构及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处理1的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高于处理2。经过田间单独割方、单独脱粒、晾晒,测得实产亦是处理1最高,无肥区产量最低,配方施肥区及习惯施肥区产量均比无肥区高1倍以上。

2.4 效益对比

如表4所示,配方施肥区产生的效益最高,无肥区产量低,产生的效益亦低。以习惯施肥区理论产量为对照,配方

(下转第24页)

施肥区的增产率为13.84%,以无肥区理论产量为对照,氮肥农学效率为4.91%,以无肥区实际产量为对照,配方施肥区增收8 956.23元/hm2。以无肥区实际产量为对照,配方施肥区产投比为3.93。

3 结论与讨论

从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来看,水稻在整个生育期的叶色不应一直是嫩绿的,必须经过绿—黄—绿的过程,保持基蘖肥的比例为6∶4或7∶3,从经济效益以及田间施肥量来看,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在穗肥的施用时配合施用钾肥,使得水稻后期叶片坚挺,植株健壮,从而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以无肥区为对照,从产量增幅来看,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的产量分别较无肥区增产95.52%、87.26%,从投入产出效益来看,配方施肥区、习惯施肥区的效益分别较无肥区增效288.01%、259.05%。通过此次田间试验校验示范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为今后大面积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依据。

4 参考文献

[1] 王莉,曹邦州,刘洋.睢宁县水稻主推配方校正与示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2-24.

[2] 高建萍,关林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2(4):23.

[3] 黎青等.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6):53, 57.

[4] 王龙元,韩惠鹤,徐金泉,等.2011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3):111-112.

[5] 陆春芳,吴俊磊,钱文东,等.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3(1):99,101.

[6] 梁秀荣,尹庆璋,韦忠训,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0(5):4-6.

上一篇:不同增温处理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转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