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故都的秋味

时间:2022-10-25 03:16:07

[摘要]郁达夫以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从审美的角度来讲,他的散文成就要高于小说。文章试对其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进行解读。

[关键词]郁达夫;故都;秋味;悲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1-02

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以小说创作而负盛名,但从审美讲,他的散文成就要高于小说,正如周黎庵所言,“达夫的名气,固然二十年前已经知道,但单论小说,我实在并不十分表示敬意。盖他的工作,不过是开山,未足成正果。后来读了他的散文,才觉得炉火纯青,却是第一流之笔。”在文学创作上,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个人生活的轨迹,投射个人情感的影子。在散文创作上,他认为“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郁达夫的散文比小说更深刻的体现了这个作家的才情和个性,《故都的秋》无疑也是作者独特人生体验的一面镜子。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饱尝了这故都的秋味,写下此文,发表在9月1日的《当代文学》第一卷第三期上。作者通过细腻的写景、优美的抒情、流畅的议论,表达出对故都秋的向往、眷恋与热爱,对故都秋清、静、悲凉的感悟,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

文章标题别有深意。“故都”二字,指明了写作的地点,含有深深的眷恋之意;“故”字,既显出了北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人心生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之感;“秋”字,指明了描写的季节和描写的内容,而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显示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作者对于秋有一种特别的热爱,文章开篇提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作者用“特别”二字,更进一步强调了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如果说“清”、“静”是对北平秋天的客观描述,那么说北平的秋天是“悲凉”的,就带有更多主观色彩。此时的中国,正处民族危亡,此时的郁达夫,正面临着白色恐怖的威胁,人近中年,却仍颠沛流离。家国不知何处去,本就敏感多愁的郁达夫,如何能不悲凉?“悲凉”二字,奠定了全文深沉、凝重的格调。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不远千里辗转而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南方同样也是有秋天的,只不过江南的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的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而且又“多风而少雨”,总是只能让人感觉到“一点点的清凉”,从而不能让人看饱,尝透,赏玩十足。作者通过南北方秋天的对比,得出北方秋天浓,南方秋天淡的结论,并说到秋既非名花,也非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以此来突出向往、眷恋北国之秋的情怀。

作者用平民化的文人视角来赏玩故都的秋,在具体描述故都的秋时,没有选择北平的宫庙殿宇,那些在南方总要想起的景物也只是一笔带过,而把我们带进那皇城人海中,领略寻常百姓家都能感受到的秋味。他所向往的是“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还可以在槐树叶底,细数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是在破壁腰中,静对“牵牛花的蓝朵”。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由远而近,带领我们欣赏一幅立体的、流动的秋图。“细数”,“静对”,表明了作者赏秋时冷落、静默、悠闲的心态。而说到牵牛花,作者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蓝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未必是淡红色的牵牛花不好,只不过冷色调的蓝、白、紫黑更符合作者此时的悲凉心境。这还不算,作者还设想着能在那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做陪衬”。疏落的秋草陪衬出更加颓废的秋意,也许正如陈平原所说,“郁达夫最为倾心的,其实不是蓝天白云,而是北京秋天所持有的那种悲凉、落寞,乃至颓废的感觉。”

在众多的景物中,作者没有选择万紫千红的花作为点缀,而是在北方随处可见的“像花儿又不是花”,“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落蕊。他运用了视觉、触觉,使抽象的秋味变得可视、可感。试想一下,秋后的早晨,独自漫步在落蕊满地的小道,听着极细微却又极柔软的声音,斯人独徘徊,在这静谧的天地间,作者的心神与自然自由交流,内心大概是既寂寞又欣喜的吧。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用“细腻”来形容“扫帚的丝纹”有其客观性,但此处的“清闲”以及潜意识下的“落寞”,可以说是主观上、意念上的。作者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融进了自己的感情,当然连那飘零的槐叶都觉得落寞。

如果说秋槐还只是让作者感到了一层薄薄的秋意,那“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就把秋的悲凉渲染的淋漓尽致了。秋蝉临近死亡的声音,是一曲曲生命衰亡的悲凉赞歌。中国古代诗文描写秋蝉的很多,因此秋蝉也就带有了一定的高雅意味,然而作者是站在一个百姓的角度来欣赏这秋蝉的,所以他有意识的让这雅趣染上俗的色彩。他说,“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耗子所勾起的联想,使文章高雅的诗意中透出一种平民色彩,而作者的“俗趣”,在写到“都市闲人”的时候,更加明显。

作者写北方的秋雨,又一次使用对比,认为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的奇,下的有味,下的更像样。”而至于原因,作者写到,“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雨,下的快;天,也晴得快,似乎这北方的雨也像北方的人民一样豪爽开郎,干净利落。生活在此的人们在作者笔下是“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都市的生活节奏本是紧张的,这一“闲人”凸现出一种悠闲的情调,他们那“缓慢悠闲的声调”更使得他们这些“俗人”带上了文人的一点雅趣。接着作者用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北方的果树,写出了时间的变换,使色彩流动起来。对于抽象的时间概念“八九月之交”,作者更是用“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使其具体化,可谓别出心裁。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景物描写之后,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又说到了古今中外的文章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而对于秋的赞颂,似乎是因为秋总是“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外很多诗文里秋并不一定都是给人悲凉、颓废的感觉)。最后作者又再次强调,“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作者在文中插入古今中外写秋的诗文说明,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给故都的秋于自然气息外加上了一层文化气息。

作者也肯定了南方秋有其特异之处,但在作者心里,他们始终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文章连用四个比喻,来说明南方的秋与北方的秋的差别,“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要说前面所描写的“都市闲人”、“秋蝉残鸣如耗子”只是在用词上具有一种俗趣,那这里的“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鲈鱼”、“大蟹”、“黄犬”、“骆驼”则在意境上都带有俗味了。作者这一排比比喻句从“味”入手,让人从食物具体的味中感受到秋的抽象的味。南国之秋如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味润、味浅、味淡、味短;而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这四个比喻形象的道出了故都的秋的神韵,读来让人如饮醇酒,久而弥笃。

秋天正如生命一样无法挽留,其中的悲凉之感对于年且四十的郁达夫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文章最后,作者说到,“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的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作者对北平秋天的生命礼赞,其对北平秋天的喜爱可见一斑。

上一篇:浅谈太阳能LED照明系统 下一篇:论夏嘉求旦对藏传量论史研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