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故都秋味

时间:2022-06-07 06:09:08

中学语文教材几经变革,选文调整很大,但现代知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却一直作为保留篇目,足见这篇文章的影响和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郁达夫给后人留下了浪漫才子的印象,可是读《故都的秋》,却让我们认识到了作者的另一面。

读者无不欣赏作者把北平秋季的清、静、悲凉写得如此意味隽永,感情浓厚。大多数文章评析也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谈。文章开篇,作者就急着道出了要赏北国之秋的缘由:“特别地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作者对北平的秋天,真是感触深幽。“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江南之秋吴侬软语,虽也适人,但怎能和北方之秋那震撼人心的壮阔、悲凉的感觉相比?怎如北方汉子那高亢、激越的吼喊来得痛快,来得切怀?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者既含蓄又直抒胸臆,用打比方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要赏花就赏其绽蕊怒放争缤纷,姹紫嫣红斗芳菲;要喝酒就来它个“饮如长鲸吸百川”,酒酣胸胆恣欢谑,这才惬意;赏秋也是,一定要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地步,才过瘾,才称意。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当然是故都赏秋的代表之地。但北平的秋天,寻常巷陌之中,普通百姓人家,也能随时随地感受到秋的清、净、悲凉来,显得更随意,更自然,所以也就能够饱、透、十足地赏秋了。“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鸽哨呜鸣,羽翅振动之声衬出了天之清、地之静,鸟鸣山幽之意顿生,也铺下了一丝悲凉的感情基调。这种心境下,当然应以蓝色或白色这样的冷色为主,以景显情,以情驭景,这样才能切合作者当时的感触和情怀。“牵牛花底再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就更能显示出秋味的悲凉来。”在北平的千万院落中,融满了不尽的清秋气象,如泡在碗里的浓茶一样,秋意秋味也弥散在这院子的角角落落里,要慢慢地尝,细细地品,才能尝得透。这时候,不知作者心中还有没有自我了?心与境的相通,他也已经融进了这清凉的秋气之中了吧!物我两忘,他太爱这样的秋景了!

这样的气象院落是盛不完的,它弥漫在整个北平城中。北平的街巷旁,多的是槐树。在作者看来,这时落叶的槐树正好是秋的点缀,槐树的落蕊铺满了地面,“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几句话要慢慢地读,轻轻地读,你会品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来。心静,一切都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静得有些孤寂感,“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作者也从中体味到古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味,不单是作者心有戚戚,就是读者们,心中也能泛起悲凉之情来。这些,是没有到过北平的南方人无法琢磨感受得到的,至多会是“未赋新词强说愁”而已。这满地的落蕊,当然是能饱尝到十足秋意的秋景图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着的家虫。”秋蝉微弱凄清的哀叫,才鸣即止,有气无力,是不敌寒气冷袭,自知老之将至,不由发出无奈的、更近于绝望的!又欲挣扎但确是奄奄日薄的叹息,如泣如怨,让感秋之人听了,如何不觉它的凄切呢,在北平是处处都能听到它的残声,怎能饱尝不到其中滋味呢?“寒蝉凄切”,古今同感!

北方的秋雨,也深为作者所喜爱。“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怎么个像样法呢?“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和“时常多雨而少风”的江南相比,南方秋雨似多缠绵,北方秋雨则是风风火火,来去洒脱,干脆利索。但作者更着意的是这雨后的生活场景。“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一立,遇到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幅街市常见的画面,谁能否认它无处不有呢?一句“唉 ,天可真凉了――”,话语里含有多少生活的艰辛和凄楚的感慨!他们心中对秋雨秋意的感触深浅可能说不完满,写不出来,也可能是欲说还休吧,就用北国的方言阐释着“天凉好个秋”,万般的无言心意都包蕴在里头了。“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平凡百姓,闲话秋雨,自自然然的见面话题,也不知一季之内,一日之间,在这个都市中被谈起过多少次。这样的话语总是在有树有桥的地方萦绕,充盈整个北平城,这秋味,如何不透呢?透得广,透得深。那朴实的语言不料入了镜头,成了作者所描绘的故都秋景中的一幅很有意蕴的生动图画。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这一段的语言基调在本文中还是比较舒展的,低沉的情绪有所振起,描绘出的景象也是比较暖色调的,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清秋佳日,是在果子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秋的全盛时期。在他1927年7月写的一篇小说《微雪的早晨》中有这样一段话:“北京的气候,一年中以这个时期为最好。天气不寒不热,大风期还没有到来,净碧的长空,返映着远山的浓翠,好像是大海波平时的景象……”这段话所描绘的景色和透露出的情感与上文中流露出的感受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如果把“清”、“静”“悲凉”比作戏剧当中的场景的话,那上文所表达出的意境就是那些场景的总背景。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割裂的,是天然地融合着,是大自然在此时此地所呈现出的季节气象在作者心中的美好印记,是作者感秋的意中佳景。

人认识自然基本都带有主观性,因为四时季节的变换给人的身体体验大致都是相同的。从另一种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心有灵犀的,有着很微妙的心理感应,还带有几分莫可名状的神秘感。在下一段中,作者谈到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甚至囚犯,对于秋都会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原因就在于此。在作者于1936年写的另一篇文章《北平的四季》中有几段话,也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作者对北京秋天有着深厚感情的缘由:“……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大家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之所以喜爱北平的秋天,主要原因就是缘于那种气候意义上的纯正秋味。就如现在说到迎客松,必会想到黄山;吃拉面,必能谈起兰州,想体验的就是一种典型的特色。

一种正宗的味道,方觉不枉人生一世似的,值得特意地、细细地、久久地品味。所以作者又在下文用了四组形象的比喻把南方的秋味和北方的秋味作比较。“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把故都秋味的醇浓、饱实、鲜酽、壮阔鲜明地印在作者乃至读者的脑海里,读者也会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秋味的欣赏、热爱、赞美之情。作者的眼里、心里,故都的清秋佳日,其意清、净、悲凉,其味饱、透、十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幸福没有穿衬衫 下一篇:秋天,一个人的佛经(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