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新技术应用推进的海淀新教学

时间:2022-10-25 03:14:46

向前,新技术应用推进的海淀新教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课堂教学该如何向前?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从2007年起步,开展新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在对诸多矛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选择了以技术支撑作为动力源,以新技术革新课堂。探索中的海淀新教学模式从这里启航,也从这里收获。

轻装前进:互动教学屏的“即触即发”

所谓轻装就是需要抛弃旧有的、不必要的高箱长柜、胭脂盒粉,不放弃这些,不是不能走,但每走一步仍是原模原样,效率如往。放下陈旧冗繁的,拿起新巧灵活的,赶超时代步伐才是出路。

都放弃了什么呢?诸如粉笔、黑板、讲台、教科书和纸笔等,放弃是为了更多的收获。新课堂中的教师使用互动教学屏代替黑板教学,在屏幕上直接进行多媒体的播放、停止和点击触控等操作,随时都可以用手指或触摸笔在屏幕上进行书写、标画和批注,特有的板书面板可以无限延伸,还可以实现板书单页及多页隐藏、缩略概要和过程大纲等设定,极大方便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多种需求,简化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复杂操作,教师不用传统黑板的擦写和遮挡,更不用担心板书布局,不用再带着一堆教具上课,而是直接使用备好的智能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操作完全在互动教学系统支撑下即触即现,即用即得。教师脱离了诸多的原有束缚,以“一屏”之地,轻松有效地进行新教学。

互动教学系统环境下的教师使用互动教学触摸屏代替黑板开展教学

智能课程:学生平板的“学用合一”

在新教学中,学生更多使用的不是纸质书本,而是嵌入在平板电脑中的智能课程。课程随着教师教学内容的设定而启动平板系统对应的学习模块和学案设计,学生将根据个人学习进度、本节学习要点、学生之间的学习计划或学习团队课题等参与课堂,每个人在智能课程和教师的引导下,都会参与不同难度、不同主题或不同组别的活动,每个人都是课程的参与者、分享者和创建者。

在这个过程中,平板电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平板电脑的智能课程系统自动与教师授课系统对接,将学生课前的问题、作业反馈情况和准备练习情况进行分组和分类的系统分析,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智能学案规划。学生在智能课程的引领下既可以自学,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提供的辅助模块进行互学;既可以完成针对性的个人练习,还可以参与组内或者是班内的抢答、对答和对练等各种操作。学生的学习既可以独立,又可以相互关联,整个班级的学习通过智能课程系统形成一个有机体,学习不是冥思苦想,而是知道自己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和怎样相互学习,学习快慢相间,高低有致,分层穿插,轻松而进。

智能课程嵌入平板电脑,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有针对性

图像呈现:互动展台的“视觉延伸”

我们都使用过实物展示台,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展示呈现和教学操作难以同步,学习观察、教师讲解和标注提示等大多依次而成,要实现多列并行的教学设计显然不实际。新教学中,展台互动技术的引入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教师在装有展台系统软件的互动教学屏上远程操作展台的放大、缩小、拍照、录像、旋转等功能,同时教师直接在屏幕视频画面上进行书写、标画和批注等操作。在需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脱离互动教学屏,使用无线数字手写笔或者手写板,在实物展台前边做边讲。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把对应的课件合并于视频信号中,可以对现有视频进行快、慢、分解和其他有关操作,屏幕主机系统显示和展台信号显示无需切换。多个窗口和多个角度的观察功能,给教学观察、观摩等提供了难以代替的作用。

三维体感:音视频的“立体互动”

学习过程中学习模型的建立相当重要,有了这个过程,学习自然就会在模型结构上进行更深入的认知、理解和应用。以常规技术而言,大多都是两维的或者是可视三维的,总之不具备体验感,常规技术实现虽然具有操作和学习过程,但是建立起来的仍旧是平面模型,学生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结构从根本上缺少实践跟进过程,缺少整体结构元素,缺少学习全息积累,对于智力开发、情感和态度上的体验以及价值观建立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三维体感空间教学技术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信息结合紧密,通过传感器技术与数据库信息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信息快速发掘、特殊场景展示、广泛分享等各种应用。该技术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进行融合,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构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其中真实物体和虚拟对象是共存的,可以互相增强或互为补充。凭借声音技术、三维影像、动漫制作和用户交互,为学生提供一个三维环境,学生通过学习情境主动构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与虚拟场景交互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据流池:环节和组织的“多向互动”

课堂教学的魅力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学生,他们在感知、性格和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层面的差异,面对差异,推进学生学习的协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将成为一个数据流,并都将汇集在课堂源池之中,互动自然首选教学施策途径,互动是差异间最自然的流动要素,是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的必要条件。

新课堂中,分层互动、演绎互动、归纳互动和类属互动等多种互动环节设计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要操作模式,各个策略的互动交流穿插于探讨、协作和互助活动中,互动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课堂之下的互动、互联网上的互动和家庭互动系统都是新课堂互动的组成部分,学生个体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自我成长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师的引领和启发在随机互动、线性互动、非线性互动、既定小组互动、练习互动和自我研习互动等机制中卓见成效。

新课堂利用数字技术使各种深度互动的达成变为现实

跟踪实录:过程记忆的“反思空间”

新课堂教学强调从过程中寻找质量的提升,注重教学反思与教学策略实施的递进。在这方面,我们采用教室前拍摄、教室后拍摄和教室中间拍摄三个机位点的取景方式,再加上互动教学屏显示信号的采集,实现了教学场景活动过程同步技术录制合成的效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首先,互动教学屏教学课件的切换形成教学环节录制大纲,直接为教师生成课堂教学操作路线图,经过计算的音视频描述图形,为教师即时了解和反思时段状况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其次,四路视频合成为一个既可以单播,也可以多播的组合信号,教师可以直接按照切分的教学环节采取节点报表,教师可以在几秒钟内概括了解学生学习的操作数据和影响数据,进而进行多个节点的对比分析。再次,不同的视频回放,比如师生对话、学生展示、演说、讲解等,课堂实录跟踪系统会分门别类地进行录制截取,并在课后合成汇报给授课教师,形成一个突出过程的片段,给教师一个个反思的细节和微空间,帮助教师扩展思路,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网络集控:教学行程的“一键辅助”

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是让课堂轻松愉悦和快捷高效,绝不是凌乱复杂。教师在新教学中进行了各个模块和不同学习内容的精心设计,而实际的实施过程并不简单,梯度的把握和序列的运作,层级的处理和点面的关联,步骤的调整和问题的解决等都是新教学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如此教师何以教学?这就依赖于新教学系统中的网络集控的模块引入,该项技术将各种教学处理动作、控制和调节等都提前预制于教学各个断点中,从教师开始上课到结束,所有的控制、提示和系列操作都按照预定数据所达到的效果支持辅助进行,省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掌握程度、理解深度和应用广度等方面粗略的估计和硬性的处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化的全盘系列的解决方案。比如,课堂练习、操作反馈和研习讨论等环节都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但是这些环节出现的时机,既可由教师直接调用,也可以由系统根据之前的教学实际数据编排而出,避免教师盲目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强制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操作,还可以避免教师把本应该进行的内容跨越而过。整个课堂,教师在客观、自然、流畅的系统数值之间适时推进,使节点跳转和过渡更紧密、更贴切、更合理,教师教学显得游刃有余,学生学习生动有趣,和谐共进。

新技术枚不胜举,恰到好处的应用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技术应用将建构新的师与生、教与学、法与为等多种关系,教学不断创新,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开阔,知识与能力、品质与人格,尤其是态度与观点都不再是空洞的描述,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尤为突出。海淀区目前有56所学校参与新技术与新教学的课堂实验,新技术已经成为了新教学的第一动力,全区教学正以新姿态、新方式和新过程向前快速推进。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

上一篇:基于制品挤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虚拟游戏组织领导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