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中的《耳朵大有福》赏析

时间:2022-10-25 03:00:21

“音画”中的《耳朵大有福》赏析

[摘要]特色的音乐烘托与流行音乐的反衬和点缀,为影片增添了色彩,丰富了人们的听觉,弥补了视觉和画面的单调,以及故事情节的单一性。音乐与画面两条线同时进行,用音乐衬托画面,各种类型的音乐夹杂着我们熟悉的、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嘈杂的声音,给人带来亲身体验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

[关键词]电影;音乐;画面;歌曲

看完影片,那种悲喜交加、喜忧参半的色彩依然萦绕在心头,在为剧中主人公的未来生活和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担忧的同时,感受到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真谛。从片名到宣传给人的感觉该片就是个喜剧片,然而观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心情,以及感慨和凝重。这些年大片如潮这样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影片不多见,时代的变迁、时间的轮回,与我们共同演绎着大千世界的万般变化与斑斓的色彩。

特色的音乐烘托与流行音乐的反衬和点缀,为影片增添了色彩,丰富了人们的听觉,弥补了视觉和画面的单调,以及故事情节的单一性。音乐与画面两条线同时进行,用音乐衬托画面,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又仿佛身临其境。影片运用声画对位,以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所形成的自然的张力带给观众直接的明确的寓意,这种手法在这部影片中被反复的运用。影片中还运用如:电视机、电脑、卡拉OK机、人力车的音响等画面与音响效果,构成和推动了影片情节的要素与发展,并且不断用这些与影片情节貌似不相关的“内容”,有意的在制造一种反差,即背景音乐内容、时间与画面的内容和时间的反差,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好看和迎合大众的口味。正是因为特殊音乐的运用增添了该片的喜剧色彩,使得该剧原本凝重的大众情感剧,演变成为充满喜剧色调的大众情感喜剧。

影片《耳朵大有福》并不像我们欣赏过的那种探索音画效果的艺术片、音乐动画片、科幻片,要求音乐创作、音响效果与画面巧妙的结合、相互交融,它只是选择和运用现成的与画面和内容相吻合的带有寓意的音乐,来营造需要的效果。让音乐带我们去感受和回顾那个年代,因为那是我们经历过备感亲切和熟悉的音乐。运用大众熟悉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歌曲)与场景和画面相结合,是本片的突出特地之一。影片运用音乐的特殊效果与手段,衬托故事的情节的发展,两条线交融在一起形成很好的视觉与听觉效果,这也就给观众带来了奇特的效果。影片中你可以领略到音乐所具有的,跨越时间和时空的功能。

音乐之一:《迎宾曲》

影片开始的那首运动会常用的音乐《迎宾曲》,使我们想到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运动会上奏响的那首曲子。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得到的是奖品和荣誉,影片中王抗美得到的是“光荣退休”的镜子。《迎宾曲》的音乐伴着王抗美腋下夹带着“光荣退休”的镜子疾驰的骑车镜头,展现了他的荣归,此时画面不停地切换,但是除了背景的变化,画面始终是一个骑车人和一面镜子。音乐与画面的结合预示主人公一段新的“路程”(长征)的开始,以及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将要到来的生活。

音乐之二:《十送红军》

在《十送红军》那优美而略带凄凉的音乐声中,王抗美默默地泡着方便面作晚饭,此时运用了“戏中剧”和“画外音”的手法,画面与音乐不时的接入到主人公与店主的对话之中,一边是他在为老伴送饭用的保暖瓶里泡面,吃剩下的鱼骨头;一边是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声音与画面,画面上少奇同志背着一名红军战士过草地,预示着主人公的生活将如同爬雪山过草地般的艰苦生活。为了省钱,他只抽便宜的大前门,却说“爱抽这个”“咱(抽烟)抽的不是价钱,咱抽的是信仰。”体现他依然乐观的面对生活,此时画外音――电视机正好响起“”的声音,他在说:“是为了革命大局啊……”也说出了主人公的心声。在《十送红军》音乐烘托下,军民雨水情深的色彩逐渐发展到高潮,影片中的亲情冲破了病魔、经济的拮据的苦恼,也反映出主人公茫然无措而又不愿认命的一种精神。

音乐之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主人公回到家中,准备迎接女儿、女婿的到来。此时家中电视机中响起《秋天不会来》、《死了都要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歌声,加上时尚的手机和手机的铃声,感觉是在加大时间的反差,为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做一个铺垫。他的女儿《死了都要爱》,姑爷《秋天不会来》去采《路边的野花》导致家庭的矛盾和战争。新闻联播的时间响起新闻联播的音乐是正常的,而之后的新闻联播的音乐却在手机里响起,也就导致了家庭战争的开始。导演的这种安排很有创新意识,也就摧毁了王抗美的设想,从而引发了下面的故事。

音乐之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隐形翅膀》、《月亮之上》

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第一段插曲就是算命,由演员的精彩对话引入男主人公对命运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态。随之歌曲《隐形翅膀》和《月亮之上》伴随画面的完场,让人随歌曲的名字就可以联想到,人的命运就像隐形的翅膀,在月亮之上,看不见摸不到,生活还得要面对现实,反衬出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导演运用与本片不招调的歌曲音乐,

其寓意在于运用歌曲的影响力,扩大情节的感召力,以及影片的可观赏性。

音乐之五:《千里之外》、《哎呀、朋友》、《天路》

澡堂中裸的男主人公兴致勃勃的朗诵着长征组歌中的《过雪山草地》,什么都没有的他依然拥有乐观的精神。早晨起来打点行囊开始试试自己的计划,临行前面对镜子和算卦的大头贴,表现出他内心的渴望与希望乃至自信。此时响起费玉清演唱的《千里之外》,使得人物和画面更加的贴近了观众。接下来是不懂装懂“网络商务”误撞传销,可笑又有寓意,并且运用歌曲《幸福不是毛毛雨》施教与他。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声音把人物与擦皮鞋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之后响起韩宏演唱的《天路》加上演员的对话,寓意原地踏步像天路之遥远。

音乐之六:《万水千山总是情》、《眉飞色舞》

老友相逢这一段颇具喜剧色彩,人力车上的音箱响起《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歌声,音乐节奏鲜明与骑车的运动相吻合。此时兴致高涨的王抗美要求和车夫换车骑,目的是检验一下自己做这个行业的可能性,音乐换成郑秀文的《眉飞色舞》,在人力车上的音箱里发出强劲的迪斯科音乐节奏下,车速飞快与音乐节奏吻合,这段骑车场景的音乐与画面丰富、滑稽、流畅,“老马”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度的节奏,同时也是他的一种压抑后的发泄。

音乐之七:《越来越好》

呼噜声中画面切换到模特表演,在宋祖英的歌《越来越好》的歌声中,把王抗美从梦中拉回到现实的生活里。保暖内衣的促销场面,效仿幸运52里的猜字游戏,两个人物的不同阅历和思维的碰撞,增添了喜剧色彩,丰富的生活体验给他增添了信心,背景音乐恰当的运用别具特色。

音乐之八:《过雪山草地》面试版

在二人转班子里“面试”,演唱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最感人。面对戏班子老板可憎的面孔和表情,在背景舞台上传来的是戏曲铙钹的敲打声中,在戏中人物关羽的念白声中,王抗美开始用他的“怀旧”方法演唱《过雪山草地》。王抗美的朗诵与演唱可谓声情并茂,观众也在为他捏着一把汗,他自己演唱得也是热泪盈眶;演唱中的他,自然的想起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苦苦的挣扎和无奈的寻觅。歌曲的高潮处(高音)戛然而止,一句无奈和痛苦的“整不动了”结束了“面试”,此时的他感受到了“高原寒、吹断粮”的滋味,证明了他不具备把唱歌作为职业的能力。为了调节气氛,此时影片中加入了欢快的《不怕不怕》和《今天你要嫁给我》。

音乐之九:《三套车》

精彩片段是给单位领导送花,领导家里传出手风琴演奏的歌曲《三套车》,这首歌曲年代久远,影响了几代人,特别是在东北的大地上,音乐的格调非常的贴切。随着敲门、开门音乐声停止,人物对话的结果是王抗美的美梦破碎,使他成为歌中那个赶车的人。事情没希望,他那保暖内衣也就不做顺水人情了,还是带给老爸吧,不能赔了花,再赔了保暖内衣啊,哈哈还是比较现实啊。

音乐之十:《舞曲》

人不顺的时候,吐口唾液都砸脚面。这不,他气冲冲的从老爹家出来,撞上了要整死他的一个家伙,现在的他与在擦鞋铺子里那个富有正义感,但又胆小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情接二连三的不顺利,使他变得有些歇斯底里,萌生了一时的不想活的念头。他躺在地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冥思之后心里平静下来,砸开铁柜,修好车;他把好运的大头贴,帖在了柜子上,预示着这里将是他的落脚点;重操旧业,修自行车总比修火车容易得多吧。

舞曲响起,舞步轻盈起来,那个乐观的老王又回来了,老王疯狂的跳着,仿佛身边没有其它人的存在,仿佛忘记了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仿佛当年“红高粱模特队”的艺术指导,在这里才真正的施展了舞蹈才华。

音乐之十一:《过雪山草地》完整版

影片的结尾,王抗美依旧骑着他的破旧自行车,高声唱着《过雪山草地》,这次没有像“面试”把高音唱破,而是声音高亢嘹亮直至曲终。歌声穿越夜深人静的大街,回响在夜空,伴随歌声渐渐消散,画面渐渐离我们远去,在人影渐渐模糊的时刻,响起了汽笛和列车疾驰的声音,并且渐渐的远去。此时,银幕开始转黑,片尾字幕闪现,雄壮的《迎宾进行曲》再次响起……

综述,影片在画面和声音的整体线条上,始终在营造和展现一种大众的真实的生活实感,把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一些下层小人物的生活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真实可信。各种类型的音乐夹杂着我们熟悉的、能够引起我们注意的嘈杂的声音,构成了真实的这个社会层次的状况,因此我们才会对影片的画面与声音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

[作者简介] 张平,(1964―)男,天津人,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上一篇:简论聂耳电影歌曲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 下一篇:浅论中国装饰艺术在中国传统动画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