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旧城改造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时间:2022-10-25 12:59:38

如何提高旧城改造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摘要] 本文以我国的旧城改造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旧城改造中应该遵循的原则,然后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城市 和谐发展

一、旧城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我国旧城改造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为中心,逐步带动工程设施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改善人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2)尽快地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运用于旧城改造,积极为周围广大地区发展创造条件;(3)充分体现现代化城市的艺术风格。

鉴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改造区块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旧城居住区的改建措施。旧城生活居住区改建的主要形式是拆旧更新和加层扩建。在这方面,美国的城市更新计划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发展计划始于1954年,它主要是通过清理与重建来实施旧城改造。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旧城居住区改造的有关法规,对如何保护旧城与建设新城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求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同时给旧城居住区动迁居民以适当的货币补偿。

(2)旧城工业区的改建措施。由于旧城的工业基础水平不一,布局状况也不一样。因此,要在对旧工业区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地考虑生产体系与协作关系,城市交通、公用设施以及生活居住和卫生条件等有关因素,并根据城市不同性质和特点,确定城市工业区的调整方案和分期实施的步骤,以达到工业区合理布局的要求,其调整方式主要有保留、合并和迁移三种。

(3)旧城基础设施的改建措施。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经验,旧城基础设施的改建主要可从调整住宅建设和市政建设项目的比例、兴建游艺场和运动场、增加道路的面积以及建地铁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二、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的更新和改造更是以空前的速度展开。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旧城改造获得新的动力和契机,从而极大的推进了旧城改造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推动了我国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但在看到旧城改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1)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

在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私人的土地使用权和私有房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我国旧城改造中开发商与业主关于拆迁补偿的谈判,往往由于政府介入,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而政府本着土地公有的原则,与业主的谈判实际上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一旦有拆迁户因为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补偿条件而拒绝搬迁,拆迁方往往给其施加压力,强制其拆迁。在一些地方的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而造成改造规模过大,速度过快,致使拆迁户安置困难,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络;在更新改造的利益分配上,由于缺乏应有的调控机制,开发公司获利丰厚,拆迁户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导致矛盾激化。下图为一张2007年在网上被疯传的图片“最牛钉子户”,重庆市民杨武因不满政府的拆迁补偿,在房屋上挂起五星红旗与横幅,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2)重视城市再开发,忽视修复和保护

旧城改造是集开发、修复、保护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然而一些地区在改造过程中,大都采取大规模拆迁改造的方法,对旧城区的建筑物,除古建筑外,基本上都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方针。这种大拆大迁的旧城改造拆除了相当一部分经过适当修缮仍可使用的城市设施,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所需费用十分庞大。更有一些地区在城市历史文化和景观保护区大兴土木,甚至拆除或任意改建已经明确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致使城市特色丧失。

(3)盲目追求城市现代化景观,忽视城市特色建设;盲目追求商业价值,忽视城市绿化

一些地区在旧城改造新建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城市景观。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已经使摩天厦失去高度优势,伦敦唯一的摩天大厦金丝雀码头大厦就因为造就和管理成本过高破产负债达11亿英镑。如果我们的决策思路仍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我们将走许多弯路,同时不能突出城市建设个性。许多开发商只注重建筑容积率,最大化地追求商业价值和商业利润,忽视绿地建设,把城市建成一个大杂院,城市人口越改越密,城市交通越改越拥挤,城市标志性建设不明显,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城市的卫星城镇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与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将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拆迁的首要原则。在与业主进行拆迁补偿谈判时,要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拆迁,切不可违背人民群众意愿进行暴力拆迁。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拆迁法律法规来规范拆迁程序,通过提高拆迁人与素质来保证拆迁的顺利进行。

(2)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是城市发展的两个经常性内在动因,城市正是在旧城不断改造与新区不断开发的交替过程中实现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质量的逐步提高。处理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关系,既能够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及布局,又能够促进新旧区协调发展,加速旧城改造进程。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调整城区的空间布局,过量的人口需要疏散,不宜布置的工厂企业要迁出,不足的公共建筑要增加。对于南京来说,在处理旧城及新区建设的关系上,应当适当放慢旧城改造的速度,大力发展新区。对于新区的发展,要在新区规划的指导下,加强统一开发,提高组织管理力度。同时尽快组织编制“旧城更新计划”,从整体上系统地解决旧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3)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经济发展越快,旧城改造规模越大,越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或者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旧城改造指导观念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旧城改造方式与旧城发展轨迹相适应,应与旧城发展阶段相适应,要选择最适合旧城可持续发展及其旧城生态系统自我完善的改造方式;旧城改造的建设标准必须以保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旧城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标准。目前,我国旧城的绿化面积难以达到先进的定额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市内以小型绿地为主,并与市外的大型绿地相结合,逐步形成绿化系统的办法。市内利用空坪隙地多建小型公园,并进行干道、滨河路绿化、街坊、庭院、房屋垂直绿化等;而郊外则可结合风景区建立大公园、森林公园,以供居民节假日活动之用。同时,在环境建设别应当注意不能不顾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盲目从遥远的外地全面引进与移植植被。这种做法一方面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破坏原本在本地和谐的植被、昆虫、鸟类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要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保护”强调的是历史性与传统形态,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新”强调的是时代性与城市功能,它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与进步。有人认为,现在我国城市旧城区多为旧建筑,环境质量较差,需要“全面改造”、“彻底改造”,这种提法其实质就是把旧城区全部拆除重建。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建设越久远,历史沉淀越厚实,其传统历史街区的价值也就越高。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青岛的“里弄”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这些建筑一旦拆除就不可能恢复。当然,保护并不是一切原封不动;除列为文物的历史建筑外,其他建筑还是可以更新改造的,关键是旧城改造要有保护的理念,使城市历史得以延续和发展。另外在对有历史文化的古城进行更新时,要注意保护好古城的城市格局。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在旧城改造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我们还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旧城改造的水平,使旧城的改造与新建适合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天青:“旧城改造若干问题之我见”,《城市开发》,2003年第5期。

[2]宋启林:“论我国旧城改造与新征地建设的技术比较”,《城市研究》,1996年6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论高层建筑基坑支护设计 下一篇: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