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训练在舞蹈中的适用性

时间:2022-10-24 11:35:48

科学训练在舞蹈中的适用性

如果学生的柔韧度不佳,在做相应的动作时,不仅姿势不雅,而且会限制动作的速度甚至会导致意外的受伤。控制力和稳定性训练舞蹈当中,平衡的掌握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平衡性即人体的重心的掌控,当人体自然站立时,重心正好在双脚之间,良好的保持了身体的稳定性,当人体的姿势发生变化时,重心也随之转移。因此,人体的重心是根据动作的变化不停的变化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在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支撑杆,学生在上杆训练时,可以轻松的保持稳定性,这是由于支撑杆分担了人体的一部分重力。这只是平衡的一种假象。在真实的舞蹈表演中,这样的支撑杆是不存在的。支撑杆的运用,是帮助学生找到具体某个动作的重心转移,避免在训练中受伤。如果过度依赖支撑杆,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造成肌肉群的局部失衡,有碍于学生进一步的舞蹈训练。只有正确的掌握身体的重心变化,熟练的控制重心和平衡度,才能使脚掌有力的支撑地面,减少身体的紧张感,减少训练和表演中不必要的损伤。协调性和灵敏度训练灵敏度是人体在做姿势转换的动作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改变运动方向和动作空间位置的能力。舞蹈是一套套连续的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在各个动作的相互配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要求舞蹈者精准的把握每个动作的幅度、时间、位置等。并且在动作的转换上要做到迅速、连贯。同时,在良好的灵敏度和连贯性的训练中,能够表现出舞蹈的韵味和美感,这种情感激励学生进一步达到更高的造诣。良好的灵敏度也能够避免在训练或者表演时不必要的损伤。力量、柔韧性、稳定性、灵敏性相辅相成,良好的柔韧度能够扩大舞蹈者保持稳定的空间范围、良好的稳定性又是高度灵敏性的前提。而大量的柔韧性、稳定性和灵敏性的练习,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力量的积累和发展,这几项基础训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此,在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各项技能的协调同步发展。为下一阶段的舞蹈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

舞蹈是一项以肢体的动作来展示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舞蹈是用肢体的动作作为语言,来向人们展示它的内心世界。因此,没有标准的动作,就没有舞蹈的魅力和感染力。基本功是舞蹈演出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基本功,在各种舞蹈的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顺利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进一步促使舞蹈进一步学习的顺利进行。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对每一个舞蹈学习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入门课程,它对舞蹈的进一步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更能缩短培养一个优秀舞蹈演员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学生学习其他的成套的动作,所要做的主要任务就是记住每一个动作的先后顺序,动作幅度等。在作出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并不会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每一个舞蹈的动作在基本功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不具备良好的基本功的情况下进一步学习舞蹈,最多只能够记住每个动作的步骤,对于动手做这些动作,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基训中对蹲的训练,在外观上虽然只是简单地几个动作,然而真正能够毫不费力的作出这些动作也是很难的。尤其在连贯的舞蹈动作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不到位,就能大大降低舞蹈的美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不仅仅可使学生有效的做好每一个舞蹈动作,在长期的练习中,能够缓慢的增强学生身体的可塑性和整体的协调能力。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几个基本功的训练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在科学的基本功练习的推动下,各项舞蹈的基本功技能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铸成扎实的舞蹈底子。

舞蹈是以动作来表现美和情感的艺术形态,因此,没有舞蹈动作,就没有舞蹈,没有标准的舞蹈动作,就没有舞蹈的魅力和感染力。如何能够达成舞蹈更强的感染力,与扎实的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并不夸张,感人的舞蹈艺术是在平时的摔摔打打的训练中达成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的训练,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该跳的时候跳不起来、该站站不稳,舞蹈的魅力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舞蹈是舞蹈者内心宣泄的一种途径,它是舞蹈者感情的艺术化抒发。扎实的基本功决定了舞蹈者在舞蹈的道路上到底能走多远。作者简介:袁婷婷,四川成都人,助教。

作者:袁婷婷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上一篇:国外传统舞蹈教学方法综述 下一篇:秧歌舞蹈表演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