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 第10期

时间:2022-10-24 10:56:08

教学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认真听赏《采茶舞曲》,并积极参与跳一跳“采茶舞”的活动,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

用柔美、纯真的声音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

1.体会休止符在乐句中的作用。

2.通过学跳采茶舞,感受江南舞蹈韵味,喜欢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忆江南”

教师: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这样一首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吗?

学生:忆江南。

教师:谁能说说自己眼中的江南是什么样子?

(播放课件《走进江南》,初步了解江南的景致、气候和风土人情。)

教师:江南这么美丽,你们觉得江南的音乐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畅谈)

二、“唱江南”――《茉莉花》

1.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赏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2.听录音范唱。

3.学生齐唱歌曲。

教师:这首歌你们都这么熟悉,许多同学都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今天怎样把歌曲唱得更美呢?

(提示学生从歌曲节奏、音准、情感处理等几个方面把握歌曲。)

4.学习歌曲节奏。

教师:(课件出示曲谱)请同学们看看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谁能提示大家在练习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学生: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师:如何解决这些难点?请同学们分小组练习节奏,练习好了回到原位。

请一小组示范,教师随机指导,全班齐练。

5.学习歌曲歌谱。

(1)教师:这么优美的旋律,由哪些可爱的音组成?(do、re、mi、sol、la五个音组成。)

教师:没有哪些音?

学生:fa、si两个音。

教师:这首歌曲由do、re、mi、sol、la五个音变化组成,这是中国典型的民族五声调式。

(2)教师范唱歌谱。

(3)学生独立学习,边拍节奏边识谱,自由练习。

(4)学生齐唱歌谱。

6.感情处理。

(1)教师:美丽的《茉莉花》怎样演唱才能把歌曲意境表现出来呢?请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2)教师:在歌曲中有两个相同乐句,不仅旋律相同,歌词也相同,你能找到吗?

学生演唱这两句,感受变化。(第一句“好”表现人们对茉莉花的喜爱,第二句“好”表现人们对茉莉花的赞美。)

(3)感受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教师:在四分休止符处模拟闻花香动作,引导学生在此处换气。

(4)体会八分休止符的表现力。

教师:那这一句3213 203 50i5中间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八分休止符?

教师示范演唱没有休止符和有休止符的两种旋律,学生聆听比较。

教师:这么美丽的花,我想把它摘下来,可心里又有点……

学生:不舍。

教师:所以我停留了一下。那怎样更能表达不舍的心情呢?(教师边唱边做动作,学生再次感受。)

学生:第二种。

师生边唱边表演此句。

(5)再听范唱。

教师:我们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想想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量去演唱?感情是含蓄的,还是奔放的?请大家用歌声告诉我。

学生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三、“舞江南”

1.教师: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途吗?(泡茶)

教师:当漫山遍野都长满翠绿的新茶时,江南的孩子们会做什么呢?

教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去看看江南的孩子跳采茶舞。(播放舞蹈《采茶舞曲》)

2.学跳采茶舞。

教师教几个采茶的基本动作,学生学习。

教师:正因为有音乐,人们上山采茶时才不会感到枯燥,下面我们一块儿跳一跳采茶舞曲,感受劳动的快乐。

师生共跳《采茶舞曲》。

四、“赞江南”

欣赏中国申奥演出中小女孩演唱的《茉莉花》。

教师:同学们,《茉莉花》是一首享誉中外的歌曲,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中国少年合唱团出访各国必唱曲目也是《茉莉花》;在国际音乐节上,世界各国艺术家也共唱《茉莉花》,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茉莉花洁白无瑕,代表人们心地纯真、热爱和平,而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茉莉花》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唱响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点评(杨文立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一份好的教案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点。该教案教学目标具体,定位合理;教学过程层次分明,突出了对重难点乐句和知识点的方法设计;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作品在唱会的基础上挖掘出如何唱好的方法,即通过忆江南、唱江南、舞江南、赞江南等环节,逐步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了音乐的审美体验。另外,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提出问题的设计意图值得提倡。

上一篇:音乐高考钢琴曲目选择之误区 下一篇:新视线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