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视角下对唐诗《春晓》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时间:2022-10-24 10:38:20

系统功能视角下对唐诗《春晓》及其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摘要】《春晓》是孟浩然著名的五言绝句之一,这首诗有多种英译本。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原诗和两个英译文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索诗歌翻译研究的新途径。

【关键词】诗歌;翻译;及物性

1.引言

韩礼德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具有元功能,可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由多个语义系统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及物性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根据活动和事件性质,他区分出六种主要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

《春晓》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之一。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因此中外许多著名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他文字。为了进行比较性研究,本文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是外国翻译家Witter Bynner和国内翻译家许渊冲的英译文,并从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出发,对原诗和两篇译文的及物性进行分析。

2.《春晓》原诗及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以及与原诗的对比

原诗(1)春眠不觉晓,(2)处处闻啼鸟。

(3)夜来风雨声,(4)花落知多少。

译文1A Spring Morning (Witter Bynner)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译文2Spring Morning ( Xu Yuanzhong )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2.1“春眠不觉晓”原文与译文及物性比较

在原诗(1)句中,“春”是环境成分,“眠”是行为过程,“眠”的动作者是隐形的,没有出现,一般认为这个动作者是诗人本人。“不觉”在此意为“没有觉察到”,是心理过程。

从过程类型看,译文1采用了行为过程,用动词“awake”体现,而译文2采用了物质过程,由“lie”来体现。从与原诗意义对等角度来看,采用行为过程比物质过程更合适。全诗是写诗人在春晓时分的所闻所感,这两句译文中的参与者都是“I”,这就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译文1和译文2分别用this morning of spring,this morn of spring 交代这首诗描述的情景的时间,却都用了指示代词this。原诗写的是诗人具体某一天的所闻所想,因此用指示代词this更准确地表达原诗的意义。

2.2“处处闻啼鸟”原文与译文及物性比较

在原诗(2)句中,“处处”是环境成分,“闻”是物质过程,诗人本人也是隐性的。“啼鸟”是“闻”的现象,它本身是个行为过程,其中,“啼”是过程,“鸟”是行为者。在(1)句和(2)之间还隐含了诗人醒来的过程,因为(2)句交代了诗人醒来的原因。

译文1是物质过程(译文1的参与者I和过程hear是隐性的)。这一物质过程的现象是啼鸟(the singing of birds)。这就与原文在形式上较对等。对于“啼”,译文1是sing,诗人通过写室内耳闻鸟啼声,透露了窗外无边春色,从而抒发自己的爱春之感。译文2用的是cry,与上句的lie押韵。许渊冲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出发,从“不觉晓”体会到诗中暗含着“醒来迟了”的由衷感叹,又根据“花落”联想到“风雨”的无情,还将“(鸟)啼”与“花落”相联系,感悟到诗人笔下的“啼鸟”不是在高兴地啼啭,而是在为“花落”哀伤地“啼哭”,故而才选定了兼有“叫喊”与“啼哭”两重含义的“cry”一词。该词作为诗眼出现在译诗中,能把诗人淡淡的感伤之情巧妙而又准确地蓄含在译诗里面,译者炼词的良苦用心也自见其中。

2.3“夜来风雨声”原文与译文及物性比较

在原诗(3)句中,“夜”是环境成分,“来”是物质过程,“听”是物质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隐性的,“风雨声”是现象。

译文1采用的是心理过程,由remember体现的。原诗中的“风雨声”是诗人听到或感觉到的现象,故这句的翻译用心理过程比较恰当。译文2用的是介词短语,隐去了眠者和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不但与原诗的结构较为吻合,而且较为含蓄简洁。下面来讨论一下“风雨”一词的翻译。有人认为诗人夜来被风雨所惊扰,睡眠不足,所以不觉晓(余冠英,1987),若这样理解,“风雨”应是暴风雨。也有人认为风雨声并未惊起梦中人,诗人春夜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那“风雨”应是和风细雨。从整首诗的意境看,整首诗传达的是平和、优美的意境,有风雨声,但不凄冷,一片鸟啼声显得春意盎然。用storm一词与原诗的意境大相径庭,用wind and showers比storm更贴近原的的意境。

2.4“花落知多少”原文与译文及物性比较

在(4)句中,“知”是心理过程,“花落”和“多少”是“知”的现象。它本身是一个物质过程,其中“多少花”是动作者,“落”是过程。

译文1使用了心理过程,这种译法与原诗的句子结构较吻合。译文2采用了表示描述意义的关系过程,由“are”来体现,但是没有把原诗的“知”译出来。将“落”译为were broken,而break的动作者为storm,令人想到花儿被暴风雨摧残,显得太凄凉了,与全诗平和美好的意境不符。因为花已经落了,所以应该译为fallen。

3. 结语

按照概念功能的及物性分析,原文共有8个过程,Witter Bynner的译文共有5个过程,许渊冲共有5个过程。单从过程的数量上来看,两个译文都未能与原文保持一致,这是由中英翻译过程中意义填补和英文表达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互译,根本难以达到绝对的忠实的程度。从炼词和文化内涵上来看许渊冲的译文更胜一筹。

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中的及物性系统对诗歌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是由于本文主要对诗歌的概念功能进行分析,而没有从文学欣赏角度和意境的传递角度去解读,这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总之,还是希望对能更多地把语言学的理论与翻译结合起来,从而给翻译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黄国文,《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外语与外语研究,2002年第5期。

[3]余冠英,唐诗今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作者简介:朱姗,天津大学文法学院英语系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上一篇:论古代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悲剧 下一篇:国产动画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