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刘湘出川抗战之转变

时间:2022-10-24 10:03:38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各地军阀纷纷改变割据状态,率军抗日。四川军阀刘湘便是其中一位。尽管刘湘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率军出川的精神却极大的鼓舞了各地军阀与抗日将领。后刘湘因认清与分化四川的野心,最终走上了与中国共同抗日的光明大道,刘湘的这一转变是历史性的,是值得鼓舞的。刘湘,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不顾自身利益,拖着病重的身体奔赴战场,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并牢记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率军出川 抗日

刘湘,蜀地之王,四川军阀在派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台后,刘湘积极充当了反人民的工具。抗日战争爆发,刘湘率军出川抗日,渐渐发现了企图分化四川的野心,逐渐改变了立场,转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方实力派。刘湘晚年得这一转变是值得铭记的。

一、刘湘与

刘湘,掌握军队独占一隅,是具有半独立性的实力派。,国民政府执掌中枢的权力派。两人之间相互扶持也相互利用,因利而聚最终也会因利而散。刘湘追堵红军中遭遇惨败,1934年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四川,到南京请求支援,这一举动正好给了插手四川内务的机会。

1935年,贺国光带领参谋团,康泽带领别动队正式进驻四川。按协定:参谋团只是策划“剿匪”军事,不过问政治。但康泽在入川前拟定了“五运”计划,意图搞垮刘湘,该计划也得到了的肯定。参谋团与别动队的进驻,也就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首次正式参与四川军政事务。为了进一步控制四川,于1935年2月起在四川先后住了近半年,以扩大他的影响。同时,还组织创办军官训练团。在训练团中,大搞川军军官集体加入的活动,还亲自分别接见旅长以上军官,而对于那些反对现任官长、特别是反对刘湘的更是受到欢迎,必定秘密约谈多次。

其实,最开始刘湘与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密切的。但二人没有共同的政治原则,这种关系只能依附于个人与派系利益。军阀间的联盟就注定了当一方想吞并另一方时,关系也会随之破裂。

二、转变之率军出川

S着逐步插手四川军政内务,与刘湘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而刘湘对于与的态度也愈发失望。刘湘向中国共产党的转变也是逐渐加深。在冯玉祥的帮助下,刘湘在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进步,最终打消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疑虑,走上了联共的道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刘湘接受中国共产党整编,主动请缨率军出川抗日。这一行动,标志着刘湘在思想上的正是转变,由割据一方的军阀转变成为了抗日将领。刘湘说:“抗战最后胜利,必属于我国。”

出师未捷身先死,刘湘率军出川抗战不过半年变去世了。但这短短半年,川军在战场上的成绩不可估量,而刘湘本人的进步也是无法忽视的。刘湘死后,部分川军编入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同时,也与收编的川军展开长期的争斗,直到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

刘湘出川抗战去世后,《新华日报》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川康绥靖主任刘湘死了,抗日的积极分子又弱一个。他在过去怎样,我们可以不论,但从这次抗战开始后,他是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有力分子。我们正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他率领川中健儿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争取民族解放的胜利。现在不幸死了,虽然遗嘱勉川军抗战到底,全川健儿,定能承继这个遗志努力奋斗,后继的英勇将领不患无人,但终究是抗战的一个损失。”

三、率军出川的影响

刘湘,率军出川,与中国共同抗日这一转变是历史性的,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湘离开割据之地,率军抗日,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了其他军阀,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中国在抗战之前,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的黑暗时期,各地军阀偏安一隅,一切均从自身或派系利益出发,在考虑保存实力的同时,对于抗战纷纷持观望态度。但刘湘却与之不同。刘湘主动请缨,带头抗战。在《告川康军民书》中说到:“中国民族为谋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并对全省做出动员:“……中华民族为巩固自己之生存,对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积极抵抗!凡我国人,必须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后之胜利!……”在此之后,各地军阀受到鼓舞,纷纷抗战,极大地改变了抗日战场上的局面。

1938年,刘湘在汉口去世,在去世前留有遗嘱:“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国家民族危难存亡之时,刘湘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身实力,不顾自身病重之体,依然出川,率军抗日,这份精神是值得后人永久铭记,值得我们尊敬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M].殷钟崃,李惟健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匡珊吉,杨光彦.四川军阀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3]邓汉祥.刘湘与的勾心斗角[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卜桂林.论刘湘的转变[J].民国档案,1991,(02).

[5]王晓春.川军出川抗战[J].四川档案,2005,(05).

[6]温贤美.刘湘率军出川抗战经过及其作用和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1994,(02).

[7]陆定权,张皓.1934年-1937年谋取四川略论[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8,(04).

[8]高松.刘湘率领川军出川作战的背景[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1).

[9]郭昌文.与刘湘关系述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作者简介:刘珊珊,学历:硕士研究生,学校: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

上一篇:让童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蓬发生命力 下一篇:解题教学中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