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8:53:10

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相结合的应用与实践中,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它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满足学生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课件演示,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现实过程,使学生的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动力。

二、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我们可以将一些十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音像技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形象直观地加以再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经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知,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纵然信息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能无视教学实践效果而不加选择地运用。要求课件中所展示的内容在符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要科学、严谨、准确无误;并且课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体现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优化组织课堂教学。另外,课件设计应符合新教材的要求,要有启发性,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与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与启发突破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师专业化的新要求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的普及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掌握这种教学技能并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需要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不断给自己“充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之余刻苦研究、勇于实践。不安于旧理念、旧思想。同时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找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勤学习、勤研究、勤实践、勤思考,做到这几点,必定能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应该努力寻求它和新教材知识结构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实施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这真是你的兴趣吗 下一篇:重视历史地理联系 在教活中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