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探究

时间:2022-10-24 08:22:35

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探究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对把握和控制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具有很好的作用,对工程其他环节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定的管理办法,仅供参考。

关键字: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

一、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工程预算管理缺乏专业意识

目前有些企业还将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将各个时期的经营计划安排好,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其实这是误区。国内实行预算管理较好的企业以实践经验证明,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一些企业则把预算仅仅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把预算仅当作是控制费用的一种手段。这些片面的认识不可避免导致预算管理功效的削落,甚至会流于形式。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而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这样的预算往往与实际有很大差异,使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改革已取得明显的进展,观念也出现基本的转变。工程预算计价方式已从“定额计价”转为“清单计价”,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仍过分依赖于“定额”。特别是施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各自的企业定额,不利于自主报价、独立报价。以往的“定额计价”方式,既不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也不利于施工企业自主创新。在推行“清单计价”的模式下,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导致企业不管市场的需求,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

(三)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动态性

目前,国内各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多年来,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初步做到了自成体系,管理有序,控制造价,促进效益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工程预算在价格方面更多体现其动态性,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

二、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预算管理

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预算制定后如同公司内部的“宪法”,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为了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明确各单位目标它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同时也是具有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适应机制。要使大家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预算管理能使企业的各类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使职工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三)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

工程预算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从投资立项开始的投资估算管理、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管理和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周期性。工程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时也表现为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使预算真正成为约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则。业绩考核要做到:一是长短期目标相结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二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防止只注重结果而不择手段;三是年度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实现业务均衡与企业平稳发展;四是执行与考核部门相分离,提高考核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三、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一)科学确定承包合同价

承包合同价的科学确定。建设单位与中标人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应以中标价为基础确定工程承包价。工程承包价于合同成立后,不得调整,但下列情形除外:建设单位提供的实物量与工程实际不符的;因设计图纸修改引起实物量变化的:工期在12 个月以上且风险费未列入工程承包价的。前两种情形只得就工程实物量差部分的费用予以调整。其中调整时的单价,第一种情形以投标时的报标价为准;第二种情形以修改的设计图纸经批准时变更,引起工程项目、数量、造价变化增加的部分,按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和规定增加造价,减少部分按工程量清单项目造价作相应减少;第三种情形以双方在合同中协定的调整办法为准。

(二)把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关,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对该工程所用的大宗原材料(如石料、钢筋等)及主要设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从中选择比较质优价廉的产品与其签订购货合同,建设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所以管理材料费的支出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个很关键的环节。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及材料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了施工现场记录及材料进场记录,同时我们还经常到工地,做到“随做随签”。签证的同时也达到了量化的要求,如计日工的签证,由于有些工作的工日数量不易准确计量,则采用了包干的方式确定,避免了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签证。对现场签证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按照事先制订好的现场签证管理程序执行,这也是管理工程不合理支出的有效手段,杜绝工程建设过程中敞口花钱的思想和做法,这也是该工程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三) 严把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关

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竣工结算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查核定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也是建项目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这一阶段,所有参与价款结算的预算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决能出现放松心理。同时还要与工程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充体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和经济责任。由于们在中间拨款时根据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按照施工实际完工程量进行结算,做到了拨款有度,心中有数,并随时检查进款运用情况,保证了整个施工过程如期按约正常进行,使竣结算有了根据。因此,建设单位、监理公司以及审计部门等十分关注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程预算管理的对应措施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具体方法进行了简单地论述,旨在完善造价管理制度,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特点,将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卢南英.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226-226.

[2] 张少华.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41.

[3] 陈伟.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的关联分析[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2,(4):101-101.

[4] 戎大明.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30(5):176-176,179.

[5] 王胜.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2,(1):86-87.

上一篇:航站楼内电气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压力灌浆技术在路基沉陷处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