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构建以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24 07:39:11

论如何构建以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课堂

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老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进行了研究。

一、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由于受到中国“师道尊严”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就像一道墙,将老师和学生分别隔在了墙的两侧,使两者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如果不打破这一局面,学生的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与老师的隔阂,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供自主机会,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满足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概况、归纳能力,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知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求和方法。将六边形、五边形、四边形这些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分割成多个三角形,通过分析三角形边数和个数的关系大胆猜测多边形内角和的求和公式,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寻找其中的规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识。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和牢固,突破了教学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提高数学教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分析、总结概况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指导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比如,很多同学将教材作为查找公式的工具书,没有做题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做课后练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出几道思考问题,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有哪几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做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发挥好教师的监督引导作用,从而打造生本课堂,绽放初中数学教学的精彩。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做法 下一篇: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