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模式

时间:2022-10-24 05:10:56

网络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模式

6月9日,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官网――东方广播网,刊发了“东方广播中心揭牌”的消息,将广播媒体适应新媒体环境,进行转型升级的议题,给出了“上海模式”的答案。其中提到的“制作人制”和“主持人工作室”机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进行的尝试,有相似之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于2012年搭建了全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逐步完善中)。该平台包含播音员主持人考核管理平台、交流互动平台、中广网接口、HR系统接口四个板块。

考核管理

首先,考核管理平台是对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包含播音节目管理,工作情况管理,业务能力考核、年审考核等内容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它的用户范围有中央台领导;中央台各级管理干部、考核人员;播音主持人等工作人员;系统管理员。该平台考核内容设置有:一、播音员个人基础信息收集维护,如人员基本信息管理;个人音频数据、视频数据信息;个人节目管理、工作日志等。二、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情况管理考核,如工作情况管理、年审打分,年审考核,以及HR系统数据交互。三、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数据分析,如数据查询、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图形展示;个人能力指标分析查询;岗位与个人发展路线推荐分析查询。

建立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考核管理平台的价值在于,该系统以播音员主持人的节目、音视频作品为中心,是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数据的管理平台。它打破了以往以频率、中心为建制的分散管理格局,有利于实施向新媒体转型的整体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内容、以播音员主持人品牌资源推动广播媒体进行全媒体发展的战略。如,按条件对(节目播音情况等)进行人员筛选汇总查询、统计;在工作平台上将数据上传下达,简化工作流程,迅速统计出所需要的信息。对播音主持人进行年审考核工作的数据,写回HR系统。通过数据对播音员主持人岗位与个人发展路线进行推荐分析。

交流平台

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除了对台内人员设计有考核管理平台外,还为台外人员设计有交流互动平台。该交流互动平台包含对地方台、社会专业人员、院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个人发展、作品展示、学习交流、人才招聘、资源共享等互动、分享、双赢的人际网络平台。地方台专业人员、社会专业人员、院校学生、猎头公司、兴趣爱好者都可以成为这个平台的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注册、审核登录指定页面,个人或单位经过实名认证后,享有不同等级的权限。如,个人基础信息收集维护:人员基本信息;音、视频作品数据上传(审核后);文学创作或其他原创;社区互动;作品点评等。专业信息,如行业资讯、艺考专栏、职场心得、专业百科等。地方台求职招聘、个人求职、实习岗位、猎头公司、VIP服务等。

建立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交流平台的价值在于,将社会资源引入节目生产,探索有利于激发节目创新的“制作人制”和适应节目制播分离的“主持人工作室”机制,储备平台信息资源。如,中央台通过此平台,寻找、发掘适合台内需求的人才;了解行业内其它地方台的新需求,为地方台、院校提供人员及技术支持;为地方台建立人才交流平台;为猎头公司、专业人员等提供VIP服务;对外提供培训、外包、广告等服务的平台;行业内信息和研究。

此外,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设专门的接口与中国广播网对接,维护中广网实时采集的播音主持数据,导入存储在中广网上的播音主持音视频数据。

最后,作为中央台人员资料的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与全台HR系统享有资源共享的权限,实现基本考核数据自动来自HR系统,考核管理结果自动写回HR系统中。

技术要求

建立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需要的关键技术一是混合云服务。云计算意味着集成化的动态基础设施,它可以将 IT 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内部(私有云)或者外部(公共云)。关键技术二是基于NC业务系统的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三是智能移动设备访问(支持IOS、WP7、Android)的智能操作系统。关键技术四是权限管理与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基于对网络风险、系统风险、业务应用风险、管理风险的综合考虑,该平台建设的安全需求包含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容错容灾、审计跟踪。关键技术五是可靠的安全运维体系。其中包含物理安全:物理监控与检测;生物识别;认证令牌和卡;报警装置;物理锁;双链路设计。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与漏洞评估;自防御网络;防DDoS;流量异常监控和安全管理;网络备份。信息安全:VPN/IPsec,病毒防治,邮件过滤,安全内容管理,安全3A(授权、认证、管理),加密机及加密软件,传输安全,安全管理制度。业务安全:高可获得性与容错计算,性能监视,RAID,SAN,NAS,负载均衡,备份与灾难恢复,业务授权体系。

播音员主持人三证年审案例

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采取边实践边完善的思路,在运营中不断升级产品。截止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经在全成,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等级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播音员主持人技术上岗证的三证年审工作。此次年审工作,以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所在频率、中心为单位进行组织,全台在岗播音员主持人、职称为播音系列的人员、新近招聘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新近转岗为播音员主持人的人员参与此次年审,涉及中央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央广都市(含都市之声、文艺之声、娱乐广播、老年之声)、北京广播中心、军事中心、华夏之声、对台广播中心、民族中心、网络中心、技术中心共11个频率、中心,327名人员提交审核资料,各位播音员主持人年审信息由各频率、中心组织并初审确认后提交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进行复审。并准确统计出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等级为一级甲等并审核通过的人数,具有播音主持资格考试合格证并审核通过的人数,具有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技术上岗证资格的人数。此次年审统计,是对中央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的一次集中摸底,对频率专业化、专业市场化、市场科学化管理来说,迈开了机制建设的第一步。

与当下方兴未艾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相比较,广播节目的制播分离相对迟缓,原因之一是节目运行模式不同,广播节目更依赖播音员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就是广播节目的一种‘LOGO’。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模式,释放广播节目中人的生产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广播节目的终端不仅是收音机和车载音响了,还有手机、iPad等,这意味着新媒体真正的冲击要来了。广播现有的伴随性强、以路况服务为主的服务优势,在如高德地图、滴滴打车等技术软件的冲击下,逐渐式微,但节目生产的优势仍然存在。如何将广播节目的生产优势,按照市场规律科学发展,是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建立需要不断完善解决的首要任务。

实践的道路没有终点。建立以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专业档案平台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对于台内一线工作人员是践行制播分离,实践主持人工作室制度的业务评估基础;对于管理者而言是进行人员动态管理,施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参考依据;而对于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行业管理而言,这个平台的搭建是从易到难,逐步实践全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科学管理的路径尝试。

上一篇:与牦牛须臾不可分离的辖龙村 下一篇:PGP 在电子邮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