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喀什看新疆

时间:2022-10-24 02:44:26

在目前刚刚兴起的新一轮“新疆热”中,南疆重镇喀什无疑是人们眼中的焦点,“喀什经济特区”的说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几十年前,著名诗人郭小川游历喀什后,写下了《喀什一条街》的诗篇。喀什,全称喀什噶尔,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枕帕米尔高原,南依喀喇昆仑山。千百年来,这片隐没在沙漠中的绿洲,宛如海市蜃楼一般,叫人无法看透。新疆作家周涛一语中的:“喀什之所以难懂,恰恰因为历史文化的跨度、反差着实太大。”

宗教走廊

每一个拂晓,喀什都是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阿訇那悠扬而深沉的召唤声中苏醒。男人们穿过蜘蛛网般的大街小巷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开始一天五次礼拜中的第一次――晨礼。礼拜殿墙上的电子钟,永远显示的是麦加时间。

朝拜结束后,信徒们并不着急离开,而是聚集在清真寺前的广场上。广场渐渐热闹起来,小贩们支起了小摊,叫卖着酸奶刨冰、手工艺品等等。游客们争先恐后地以清真寺为背景拍照留影。不远处,一些远道而来的朝觐者静静地坐在台阶上,一坐就是一天,等候下一次的朝拜。他们大多年迈苍苍,有生之年未必能够前往麦加,但艾提尕尔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所在。这座占地25.22亩的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中国现存清真寺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平日每天有两三千人做礼拜,星期五的居玛日则有六七千人,每逢节日时,前来朝拜的信徒可达四五万人。

与汉族居多的北疆城市不同,在喀什,维吾尔族占了总人口的80%。最具维吾尔族风情的是喀什老城区。从艾提尕尔清真寺对面的欧尔达希克路――此处曾是1000年前喀喇汗王朝王宫的大门所在――步入弯弯曲曲的街巷,如同闯进了《一千零一夜》里的世界。两侧用黄泥搭建的建筑大都有50~100年以上的历史,最古老的超过了400年。老城里,一条条小巷子纵横交织,宛如迷宫。

尽管空间有限,但并没有影响人们修建清真寺的热情。规模各异的清真寺在这里随处可见,不经意间便出现在一个个转角处。在这4.2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总共有112座规模各异的清真寺,也许是世界上清真寺最密集的区域。

不过,在色彩斑斓的新疆历史上,伊斯兰教是较晚传入的外来宗教。古老的丝绸之路把来自域外的许多宗教传进了新疆,又从这里传进中国内地。公元前后,佛教就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了新疆,至今在喀什城外还耸立着一座名叫“莫尔”的佛塔,这也是中国最早、位置最西的佛教遗迹。7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军队的军事征服传播到中亚,进而影响到与之毗邻的新疆。又过了两个世纪,喀喇汗(喀什的统治者)一名重要王室成员皈依了伊斯兰教,这成为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标志之一,从此佛教逐渐被取代。

也正因为喀什是伊斯兰教传往新疆的起点,艾提尕尔在全疆几万座清真寺中,甚至在整个中亚地区,拥有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在熙熙攘攘的朝觐者,不乏来自巴基斯坦及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旅居者。

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

在喀什,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名叫买木热・艾孜姆的维吾尔族姑娘,艳如桃李、美若雪莲,天资聪颖,能歌善舞。因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1760年,伊帕尔罕被召入北京的皇宫,得到乾隆皇帝的万般宠爱,赐号“香妃”。香妃在55岁那年香消玉殒后,传说乾隆遣使送其回故乡,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三年才回到喀什。现在,香妃墓就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五公里处,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关于香妃的传说一直颇有争议,不过香妃故事的经久不衰恰恰表明了各民族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

作为通衢要地,喀什历来是多民族交流和交往的重要据点。在历史上,塞种人、羌人、粟特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喀喇契丹、乃曼人、蒙古部族、乌孜别克族……众多的民族在这里来来往往,轮番亮相。有的就此落地生根,而有的则如同大漠里的沙粒,随风来去,最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新疆共居住有47个民族,喀什大约有33个不同民族,其中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和回族等。

在维吾尔族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喀什,所有的标识皆为双语,维语在上,汉语在下,维语从右向左读,汉语从左向右读。在泾渭分明的差异之间,融合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

一般认为,维吾尔族主要源自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回纥,8世纪他们建立了著名的回纥汗国,接受唐朝的册封,并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后改称为“回鹘”,以后汉文文献中又写做“委兀儿”、“畏兀儿”等。9世纪后回鹘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与当地其他民族融合,发展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

而中原的汉族人早于2000多年前就已在疏勒生活了,主要是沿丝绸之路来来往往从事贩运的商人以及驻守并屯垦西陲边疆的汉军。这些人中有许多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繁衍至今早已与其他民族融为一体。

重放异彩

与北疆相比,手工业者和作坊经济仍旧在南疆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一点从喀什最具特色的职人街可窥一斑。职人街是传统手工艺品一条街,紧挨着艾提尕尔清真寺,长约1000米的街道,聚集了几百家手工作坊和摊点。民族小花帽、金银首饰、木制品、土陶器、红铜器、乐器……在这里应有尽有。

不过,30岁的买买提并没有按照习俗继承父亲的铁器铺,而是跑起了转口贸易。隔一段时间,买买提便去浙江进货,主要是布料,然后运到距喀什仅57公里的吐尔尕特口岸。货走得快的时候,买买提一年来回跑好几趟。“杭州、宁波、嘉兴、义乌……”买买提掰着手指头数自己去过的地方,他对这个遥远的沿海省份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新疆。在这些被他统称为口里(新疆以外的地方)的城市,买买提长了不少见识,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自从1999年南疆铁路开通,尤其是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以来,买买提明显感到运输成本和时间都节约了不少。

除了跑生意,买买提剩下的时间都泡在喀什大巴扎,了解行情,有时候也淘些生活用品。别看喀什是南疆第一大城市,但大型超市只有一家,原因是维族人更习惯逛巴扎。巴扎,即集市,既是消费场所,也是社交和娱乐场所。喀什的东门大巴扎目前是全新疆甚至整个中亚地区最大的集市,全称“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占地20多万平方米,规划成20多个专业市场,里面的商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一块小手绢,琳琅满目。这个巴扎每年的商品交易额能达到4亿多元,日均客流量达5~6万人,遇到巴扎日(星期日),10万之众在这里摩肩接踵。买买提注意到,自从红其拉甫岸和吐尔尕特口岸相继开放后,来大巴扎的外国游客和商人渐渐多了,他们除了采购中国商品,也带来了大量的异国产品。

其实,在喀什像买买提这样从事转口贸易的商人,数不胜数。近年来,喀什的外贸额、尤其是边贸额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递增。2002年喀什全地区的外贸进出口额只有1600万美元, 2008年迅速升至16.6亿美元,全国从喀什出境的货值则达到96亿美元。喀什官员所说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区位优势正在日益凸显。所谓“五口”指的是卡拉苏、红其拉甫等国际通商口岸;“八国”包括与喀什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与喀什近在咫尺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一路”说的就是丝绸之路。有人说,沉寂了500多年的丝绸之路正在复兴。

不过,说起喀什的整体经济状况,买买提的情绪就没那么高涨了。在喀什,大部分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很多家庭的门上都钉着“低保户”的牌子。实际上,尽管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和油气资源,但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南疆一直较北疆贫穷,更何况整个新疆的形势也并不容乐观――新疆境内城乡居民的收入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

夏日,一直到北京时间23点,最后一抹晚霞才掠过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穹顶,这时中国大地才全部笼罩在夜幕之下。此时阿訇召唤礼拜的声音再度响起,在广场对面人声鼎沸的夜市中,买买提虔诚地面向麦加跪拜。在对真主的礼拜与赞颂中,买买提感觉到自己的灵魂获得了和平,获得了冲破困难的勇气,获得了面对明天的希望与信心。

上一篇:毫不扭捏地宣布,我爱世界杯 下一篇:希腊人有希腊人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