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分析

时间:2022-10-24 12:20:37

【前言】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开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但由于实施的时间短,在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环节,并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建设不完善 虽...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力得到迅速壮大。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逐步增大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我国财政管理改革逐步进入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新阶段。相对于财政收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刚刚起步,但其重要性已显现出来。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收支矛盾却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存在“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对资金分配效果大量低效率和无效率投资。对此,本文拟就现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为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政支出;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 A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审计署、水利部、原国家计委等开始研究建设项目的投资评价问题,提出了有关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了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纷纷建立了投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的基建项目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工程造价,压减工程预算降低财政支出。从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一是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有效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二是实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对基本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对项目支出实行项目优先排序管理;三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减少资金滞留、挪用和损失浪费。财政支出改革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对财政支出管理机制进行规范性、安全性的构建后,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解决支出的绩效问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按照政府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原则,以政府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与标准行为作为评价依据,对财政支出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考核,是对政府职能实现情况进行的评价。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开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但由于实施的时间短,在绩效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环节,并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财政法制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但迄今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财政部虽然制定了一些具体财政支出领域的绩效评价办法,但在法律约束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各个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不尽相同,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标准设计、绩效评价的操作规程、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规定得不详细,造成了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无法可依,工作开展不普遍、不规范。

2.2绩效评价的标准设计不规范

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积累的分类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数据不丰富,造成设计的绩效评价标准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需要经过绩效评价实践进行完善。目前,我国还未真正建立财政绩效管理和考核,在项目预算中缺乏科学的项目论证,有些还局限于先确定资金,再论证项目的现象;财政管理上只管拨款,不问效果,部门和单位只管要钱、不讲绩效的现象仍存在,这使得财政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中无效绩的现象和损失浪费很难避免。这些问题使违规操作成为可能,而且严重损害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评价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被监督单位或项目支出绩效高低的尺度。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支出评价,测算模型难以确定,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诚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绝非易事。Jean.Tirole在其《政府内部组织》一文中分析认为,与企业追求财富最大化相比,政府组织追求了太多的公共目标(经济的、政治的、自由的、安全的、环境的、社会的等),且其中多数目标都很难衡量。也可说,公共支出目标的多样性和难衡量,是其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

如何从科学角度,突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手段、认知和主观决策限制,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政府绩效,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

2.3绩效评价队伍有待加强

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既熟悉财政支出方面法规,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又要非常深入地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决策、经济管理以及与财政支出相关行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国现有的财政监督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评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1)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而理论基础薄弱,且普遍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2)对传统检查技术较熟悉,擅长长期使用的各类查账方法与手段,而对现代技术较陌生;(3)现场作业经验丰富,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部分人员的政策理解水平、业务技能欠缺。这些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影响了绩效评价的质量。

2.4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需要加强

当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做得不够。往往是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后束之高阁,或者即使交给被评价对象,各有关部门对此也重视不够。部门和单位对绩效评价结果不重视,主要是因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不强,责任追究机制不到位。财政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中很少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各部门的预算,绩效高与低的政府部门或单位在获得财政资源配置上没有大的差别,使用绩效低的单位与责任人很少为此承担责任,“交学费”成为一些人解释财政资金绩效低的代名词。

3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解决方案

3.1充分认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财政支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活动,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支出的效率。而事实上目前各级政府(包括全国)缺乏财政支出绩效的相关制度,使财政资金分配后缺乏充分的监督、评估与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财政支出过程中的效率低等问题。检验财政资金使用是否高效,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就是要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地方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对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定各项支出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相一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强调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支出结果,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监督和制约下,有助于推动各预算单位建立责任机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和高度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3.2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对象虽然是财政资金的支出,但由于这些资金的流向分布于各部门和各行业,分布的范围较广,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单单是财政部门的事。它既涉及到支出前的预算,也涉及到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监督,还涉及到资金运用后的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等环节和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财政、统计、审计、人事、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加以组织和协调。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执行主体。目前在我国缺少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只能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其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因此,要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组织领导机构。当前最为迫切的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机构,改变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状况。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要做好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职责和业务分工的划分等制度建设,从多方面强化和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3.3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配套改革措施

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整个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预决算等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必须与财政的其它改革措施配套进行。如果由它“单兵作战”,独自推开,是很难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因此,什么时候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出台时与哪些财政配套政策相协调,财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规范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某方案出台前,需要对财政专业人员进行怎样的培训等等,都是要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必须考虑的。而当前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律的配套。从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要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直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但迄今为止,我国还尚未出台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使这项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3.4加大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增强评价结果的约束力

如果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不加以充分运用,不仅会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必须硬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一是要研究和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管理办法,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指导和规范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二是各公共管理部门要结合各自的特点,研究制定本部门运用的具体实施办法,为提高资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参数;三是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规定,对具体执行行为和各有关责任人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反映出的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以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3.5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信息库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数据库,不仅有利于收集、查询相关信息和资料,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而且可以为培养持续、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收集财政支出的立项决策、建设实施、生产经营等全过程的实际结果和实际发生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和数据资料,并同预期的各类指标和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并总结原因和教训。同时,也为财政支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进展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库,储存大中型财政支出项目结果、监测数据和评价资料,以及财政投资总体情况和效益状况,为实施宏观评价和政府宏观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上一篇:简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重要性 下一篇:矿山机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