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联系学校:引领西部地区教师提升教研能力

时间:2022-10-24 10:53:14

教研员联系学校:引领西部地区教师提升教研能力

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教研水平,2005年9月,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出台了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十几位不同学科的教研员自主选择联系校,成为全旗范围内各学校的联系员,承担起服务教师教学、指导教师科研、组织教研活动等任务。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将教研员的工作与一线教师、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作为研究伙伴,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在促进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1.开展跟踪帮扶工作

为了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我们在联系校做了大量的跟踪帮扶工作。首先,我们与教师一起探讨校本教研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模式。其次,我们跟踪、参与联系校一个阶段内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梳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帮助他们把问题变成研究专题,并提出研究思路和要求,设计研究活动的环节,包括确立研究专题、引导教师反思、交流讨论策略、课堂教学验证、形成初步结论、整理研究成果等。

2.加强活动的序列性

我们在翻阅联系校教研活动的初步计划时发现,学校教研目标意识不强,活动安排有随意性的倾向。于是,2007年3月,我们将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作为研究重点。教研员与学校相关人员一起重新讨论学期的研究重点及活动方案,并反复修改。这使教研组长等认识到制定校本教研计划的重要性。

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每一次研究活动都要有始有终。这是我们对联系校教研组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定期翻阅联系校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督促联系校做好校本教研档案的建设工作。我们从档案记录中发现,各学科校本教研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都增强了,活动过程的记载也比较到位,但是研究结论并未得到强化。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不但要重视活动过程本身,更要对研究结论反复实验、探讨,真正找到一些有实效的教学行动策略。 所以我们建议联系校在档案中将每次研究的结果以及对结论的思辨、验证过程呈现出来。

在教研员与教师的合作中,校本教研一步步走向科学化的轨道。巴镇六小科研主任说,这种“发现问题、确立目标――反思学习、寻找策略――课堂验证、得出结论――形成成果、实践完善”的序列式模式,促使教师学习、思辨、研究、总结,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3.引领教师参与全过程的课题研究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以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带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研究。

从课题酝酿阶段开始,我们就以合作的方式,让参加实验的联系校教师成为课题实验实实在在的设计者、研究者,参与每个环节的工作,在尝试、探索中体验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开题后,大家精心策划了第一次课例研讨会,巴镇地区5所学校的实验教师全部参加了观摩研讨活动。课后,十余位实验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解以及实践经验,针对“先学后教”、“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一些研究专题。例如:“怎样调控学生的自学?如何让所有学生都产生自学的愿望,使自学落到实处?”“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培养”等。问题在讨论中逐渐明晰,研究方向也更加明确。

为了增强“实验教师即研究伙伴”的协作意识,教研员带领实验教师赴乡镇学校举办研讨活动,城乡两校课题组的教师进行对话式探讨。

目前,该课题研究正按照实验方案顺利推进。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可视为教研员对教师进行的一次周期较长的体验式培训。

4.教研员与教师共同提供课例

在联系校听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出各种要求,希望教研员为他们做示范课,教研员从不拒绝。在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与教师一起提供完整的课例供大家研讨。当教研员的课成为教师们点评的对象时,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

上一篇:农村小学教研组建设应回归传统 下一篇:聆听生命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