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车潮”路在何方?

时间:2022-10-24 10:32:42

互联网“造车潮”路在何方?

1月20日,乐视首个与造车计划相关的产品――智能汽车UI系统LeUIAuto版。2月3日,易到、奇瑞、博泰三方宣布创立“易奇泰行”合资公司,推出共享的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博泰提供车联网技术,易到提供智能共享平台,奇瑞则负责车型开发和生产制造。其第一款车是基于QQ平台打造的易奇汽车by iVokaOS。2月,美国打车服务公司Uber宣布将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传统车企与互联网结盟的也不在少数,如上汽与阿里巴巴、东风与华为、上海通用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造车领域,呈现出一派“群雄逐鹿”的景象。

互联网正给汽车业带来冲击和影响。互联网汽车注重新能源、互联网、智能化,互联网造车模式亦呈现出多样态势。

一是外行携互联网思维“入侵”汽车业,造成极大轰动,引发各界关注,如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特斯拉电动汽车等,产品虽然没有大规模取代现在的汽车,却对行业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传统汽车厂家加快技术革新与智能化产品开发。这些外行企业通过互联网“云”技术整合,以用户体验为导向,集成操作系统、大数据、通信、导航、音乐等资源。

二是科技公司配合传统车企探索互联网汽车。目前国内车企由于创新不足导致“互联网基因”欠缺,因此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有利于激发车企的创新意识。如奇瑞汽车于2014年了打造互联网汽车的“凯翼”品牌。上汽自主品牌新产品将集成有阿里巴巴的“Yun OS”操作系统,整合双方线上线下资源,为车主提供智慧出行服务。2014年11月,华为先后与东风、长安等车企签订合作协议,为车企提供车内的触摸屏和操作系统。另外,百度、腾讯、中兴等IT企业与传统汽车厂商在车载和车辆辅助系统方面也有所合作。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变革与运营模式的创新,当每辆汽车都接入移动互联网,成为一个终端时,从制造环节到消费、从购买到售后服务,汽车产业的业态将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

互联网与汽车制造这两个产业区别比较大。汽车制造更多集中于硬件工艺,而互联网企业目前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软件上。包括乐视在内的多数国内互联网企业并无制造工艺的经验,乐视的电视产品主要由富士康代工。互联网企业在电动车电池、电机及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优势,因此希望借助电动化趋势,以规避其在内燃机技术方面的欠缺。汽车制造中机械制造的占比相对较大,是目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然而未来的汽车一定是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在互联网和汽车融合越来越高的今天,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化中占据优势。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汽车还处于探索阶段,“互联网汽车”概念并没有得到完整而准确的定义,随着信息技术和汽车产品的快速融合,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发展需要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共同探索。

上一篇:无线:4G方兴 5G已热 下一篇:网络:SDN/NFV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