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与美食之间的纠葛

时间:2022-10-24 10:00:07

甲状腺疾病与美食之间的纠葛

随着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及医疗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秉着“病从口入”的原则,很多人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吃十分关注。本文总结了网络上讨论度较高的话题,在此为大家解读。

问:甲状腺疾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吗?

答:甲状腺疾病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患了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都要进行饮食控制。目前对甲状腺疾病影响较大的主要为两类食物:一是富碘食物,如海产品、加碘盐等;二是致甲状腺肿的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等。

问:甲状腺疾病患者,能吃海产品吗?

答:一般所说的海产品,包括藻类、鱼类、虾类和贝类。这些海产品的含碘量其实有天壤之别,因此可以挑选着吃。举例来说(如表):

甲亢患者 应该尽量少吃海产品等含碘高的食物。

甲减患者 不都是因为缺碘所致,因此因缺碘引起的,可补充含碘食物;由其他疾病导致的,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甲状腺结节患者 不需要刻意忌口海产品,平时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含碘高的食物就可以了。

甲状腺腺瘤患者 如果是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高功能腺瘤,饮食同甲亢患者一致。其他患者无需刻意不吃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更不需要将家里的“加碘盐”换成“无碘盐”。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 无需严格忌碘,但大量摄入高碘食物会增加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及抗体产生,加重甲状腺细胞的破坏,因此不主张过度摄入大量海产品。

问:甲状腺疾病患者真的不能吃十字花科蔬菜吗?

答:最常见的致甲状腺肿食物就是十字花科植物。在这些食物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硫苷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生成致甲状腺肿素,会阻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与利用,造成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导致甲状腺肿大,因而硫苷具有微弱的致甲状腺肿作用。但要想“脖子肿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摄入量 有资料显示:除非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十字花科食物(例如每天吃500-1000克西兰花)才可能导致体内致甲状腺肿素含量过高。因此,如果没有每天连续、大量、生食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没有必要担心会甲状腺肿大。 部分海鲜含碘量

烹调方法 吃煮熟或焯烫过的十字花科蔬菜可使其中的大部分酶失活,硫苷无法顺利转化为致甲状腺肿素,这样致甲状腺肿素生成率明显下降,大大降低甲状腺患病风险。

食用种类 我国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种类包括: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和萝卜类四大类。其中甘蓝类硫苷含量最高,如结球甘蓝、西兰花、菜花等。后依次为白菜类(大白菜、菜薹等)、芥菜类、萝卜类(白萝卜、红萝卜等)的硫苷含量最低。甘蓝类的硫苷含量是白菜类和芥菜类的10倍多,是萝卜类的15倍多。因此,可以根据病情和蔬菜中硫苷的含量来合理选择。即使对于甲减患者,也只需要适当限制食用甘蓝类等十字花科蔬菜,吃时避免生吃即可。

由此可见,甲状腺疾病与美食之间的纠葛,并不能一概而论,还需静下心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一篇:艰难求医路 风雨见彩虹 下一篇:我国高校环境法律诊所与环境社会组织合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