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24 09:53:08

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摘 要:设计教育的本质即是对设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在设计思维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反向聚合思维的训练也是设计思维中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将观察、思考、创造这三个看似独立的过程综合起来,使它们在一个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本文以设计概念的提炼为切入点,探讨和分析了系统设计方法对设计过程的指导性和应用性。这种设计方法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创造能力,做出更好的设计。

关键词:设计过程 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概念提炼

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8号文件的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增艺术学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设计学(1305),其中“设计学”由于跨学科边缘交叉,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

由此,艺术学单独成为一个学科门类,而设计学也升级为一级学科。这对于设计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设计”应该如何教授?设计师应该如何培养?在设计教育最初我们曾经深思的问题重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设计教师的重大考验。

我们认为,设计教育的本质即是对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在设计思维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反向聚合思维的训练也是设计思维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则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 。因此,对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那么,在设计过程当中,为了做出更新更好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运用一种更为系统、更为有效的设计方法,即系统设计方法。

一、系统设计方法的概念与作用

系统设计方法更多的运用是在理工科范畴内,而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探讨它,就要赋予其新的定义:即将观察、思考、创造这三个看似独立的过程综合起来,使它们在一个设计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方法,我们将其称之为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设计方法的重点是要在设计过程中完成设计造型的训练,而设计造型训练要完成三大任务:对眼的训练、对脑的训练以及对手的训练。对眼的训练体现在要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力,达到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判断信息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会不同的观察方法培养创造性的观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对大脑的训练,是要学会思考,确定思维目标,进行主动的思考,学会思维方法,掌握思维规律,培养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对手的训练体现在学会创造的方法,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设计基础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表达创造性想法的能力。这也就是要进行观察、思考、创造三个过程的必要性。

二、系统设计方法的应用

为了详细论述系统设计方法的应用,我们以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为例。室内设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项目――资料调查分析――功能分析――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制作――设计评价。确定项目、资料调查分析属于观察范畴;功能分析、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属于思考范畴;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制作则属于创造范畴。而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却是观察、思考、创造三过程交汇的关键步骤,它是一个方案的心脏。那么,观察、思考、创造这三个过程是如何结合于设计概念确定及提炼过程中呢?

我们考察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可以参考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提出的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从中可以总结出设计概念产生的基本框架,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准备阶段――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酝酿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与思考,在头脑里反复酝酿思考、细心咀嚼,逐渐在思考体悟中理出思路。

豁朗阶段――这是新思想、新形象的产生阶段。当百思不得其解时,遇外部信息刺激,迅速沟通脑海里各种信息的联系,表现为豁然开朗、突然顿悟,迅速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验证阶段――这是创造新思维的最后阶段,将对思维的新成果的观念进行验证补充与修正,加以实施。

参考这样四个阶段可以将设计概念的提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概念的萌生基础;设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设计概念的实现。在设计概念的提炼过程中,(下转70页)

(上接67页)思考过程是关键。思考过程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来完成。那么,创造性思维就成为思考过程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并且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进而能够创造事物形态的心智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选择突破和重新构建的统一,它可以通过一种直观并饶有趣味的方式――思维导图来表达。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思维导图是使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的挖掘和选择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强、便捷有效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用文字和图形将头脑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设计过程中,在确立设计目标时,对设计概念要有相应的掌握;其次,根据设计概念及设计主题特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找到可用的有创新点的设计元素;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元素整合并进行合并或修改,体现其创新性;最后,将这些创新元素加入到相应的设计内容中,体现其设计概念的明确性。

三、系统设计方法的效果

运用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表达,可以使设计者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有全局统筹把握,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再将观察、思考、创造三过程结合起来,在系统设计方法的指导下,完成全面的设计。这样做会使得设计过程明了清晰,设计方案有理有据,并且使设计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最重要的是,通过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设计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创造能力,以期做出更好的设计。

本文试图通过最简洁明了的论述,阐述系统设计方法的概念、本质、作用等等。目的是通过设计教育过程中对系统设计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思路开阔,不但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同时,可以恰到好处将之聚合,找到设计概念的最佳体现,并将其发挥进行再创造,最终形成设计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翟墨.人类设计思潮.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3]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英】托尼・巴赞著,李斯特.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作家出版社,1998

[5]谷彦彬.设计思维与造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 下一篇: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