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盂肾炎6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4 08:59:39

老年人肾盂肾炎6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以来收治的60例老年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好转6例。结论:老年人肾盂肾炎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和较高的误诊率,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

【关键词】老年人;肾盂肾炎; 临床分析;治疗

肾盂肾炎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引起的肾盂、肾盏黏膜和肾小管肾间质感染性炎症。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 免疫功能低下, 肾盂肾炎的发病率较高, 且易复发[1]。我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老年肾盂肾炎患者60例,现就老年肾盂肾炎的特点作一总结,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确诊为肾盂肾炎, 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2岁,平均73.6岁;合并糖尿病者15例,合并高血压者32例。

1.2 诊断标准[2]①起病急,高热、恶寒或寒战,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或休克;②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有向会放射的腹痛,甚至有肾绞痛;③体检肾区叩击痛,上输尿管点或中输尿管点压痛;④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⑤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微量(++),尿沉渣检查白细胞增多,甚至成堆,常伴红细胞及管型。

1.3临床特点 ①病变诱因 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30例,留置导尿管12例,前列腺肥大10例和泌尿系结石8 例。②临床症状 初发症状为尿频、尿痛、腰酸主诉者21例,以腹痛、头痛、昏迷等与泌尿系统无关的初始就诊者39例。③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和清洁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检查。以菌落数≥105/mL 为真性菌尿, 共53例,占88.3%; 以白细胞>10/HP为浓尿, 共54例,占90.0%。

1.4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止复发。鼓励患者合理饮食,多饮水,勤排尿,以起到冲洗清洁泌尿道的作用。有诱发因素者同时治疗;根据饮食等全身情况考虑补液支持治疗;②抗感染治疗:头孢唑啉3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2次/d;氧氟沙星0.2 g, 3次/d口服;如真菌感染则用酮康唑0.2 g, 3次/d;如支原体感染,用阿奇霉素0.125 g, 2次/d或静脉推注;③合并糖尿病者,在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时,需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因老年人肾脏储备功能差,需通过药敏试验,选用肾毒性小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合并高血压者,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肾盂肾炎可引起高血压,二者互为因果,一定要积极治疗高血压;④老年女性患者,同时应口服小剂量乙烯雌酚,小剂量雌激素辅助治疗,不仅可显著提高疗效,而且还可减少抗菌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乙烯雌酚0.125mg, 1次/d,连服10 d。老年男性在症状消失和化验结果正常后继续用抗生素1~2周。

2结果

按照治疗标准[2]:①治愈:疗程完毕后症状消失,尿菌转阴,并于第2、6周复查尿菌1次,如均为阴性,可诊为近期治愈;追踪6个月无再发者为完全治愈;②好转:症状减轻、尿菌呈阴性。本组治愈54例,好转6例。

3讨论

尿路感染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造成的营养不良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所致的机体抗抵力低下有利于尿路感染的发生;老年人膀胱肌层变薄,松弛无力,加之纤维组织增生,常使尿液不能完全排尽,致使膀胱内残余尿量增多,易诱发尿路感染,并必将伴随上行性感染而引起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肥大均可造成尿路梗阻,使尿流不畅,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常常诱发尿路感染,甚至引起肾脏损害。此外,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增高,高血压晚期,入球小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而缩小,肾小球血液灌注量减少及滤过率降低而导致少尿,少尿则易诱发尿路感染。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亦增高,糖尿病膀胱病变可伴有慢性或难治性尿路感染。老年人还可因前列腺病变或其他泌尿道病变而常常反复导尿或留置导尿管,以及泌尿道的器械检查或频繁治疗,客观上也增加了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发病机会。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尿道口粗而短,又靠近及阴道,很容易被阴道分泌物及粪便污染,当局部抵抗力减弱时易引起尿路感染。经产后的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活性降低、分泌减少,尿道和阴道黏膜可发生萎缩性改变,上皮细胞糖原减少,使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受细菌感染引起炎症,炎症常波及前庭及尿道口周围黏膜而引起老年性阴道尿道炎。

肾盂肾炎在老年人中较常见, 且有较高的误诊率[3], 本组老年患者以泌尿系统症状就诊的仅21例, 故因症就诊不是发现老年患者的有效方法。菌尿、浓尿有助于诊断,易致白细胞解体的低渗透性尿及分解尿素成氨的变形杆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 提示菌尿定量培养对确定老年尿路感染很重要。

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表现在肾方面主要为肾小球囊基底膜增厚及滤过障碍,肾小球退行性病变,肾单元萎缩数目减少,肾脏血管改变,最小血管内膜增厚,细小动脉玻璃样变及大动脉内膜增生,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最大分泌量成比例下降,因而极容易感染,且以肾盂肾炎多见[4]。其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机能衰退,采取综合治疗,既不能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也不能用耳毒性大的药物,因此禁用氨基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尽量做药敏试验,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配合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更能相得益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冬云.姜春玉.26 例老年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的原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04 , 18(6):334.

[2]程丑夫,王钟林.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3,627.

[3]黄锋先, 陈葳.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 l4(9): 524- 525.

[4]湖南医科大学.最新医疗保健实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26.

上一篇: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分析 下一篇:小儿营养不良18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