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4 08:47:05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逐渐被广大教师采用。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务实有效的课堂讨论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集中、思维敏捷、兴趣高涨,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交往能力。这种通过学生自我体验习得知识、掌握能力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成为时下课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话题之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造宽松愉悦的讨论环境,是有效课堂讨论的基础

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主动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民主平等的语文教学的讨论空间。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讨论及时加以点拨、引导。还可以以问题讨论参与者的身份诚恳地谈自己的体会、感受和观点,进行潜在导向,并贯穿讨论的始终,让学生在师生平等的讨论中自我判定,深化理解。在讨论中,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发言多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学生思考质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讨论平台上,学生才可能真正完全打开思想的闸门,进行思维的碰撞,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做到畅所欲言,开诚布公,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当然,我们强调民主平等的对话,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身份让位于学生,使自己陷于插不上嘴的局面,失去引导、点拨的机会,使自己成为旁观者。

二、科学组建课堂讨论小组,是有效课堂讨论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往往采用分组讨论这一形式组织课堂讨论,而不少教师在讨论前,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有效分工,没有对讨论提出明确要求,只是很笼统地讲一句“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至于怎样讨论,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不得要领。讨论往往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组内成员讨论的不知所措和课堂上的混乱局面,难以实现预期目标。那么,如何避免课堂讨论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呢?

首先要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各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即要把优生和学困生合理组合,这样可以避免课堂讨论成为优生的“一言堂”,也可以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其次确定角色,明确分工。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组长负责主持组内的交流,协调成员间的关系,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负责记录发言内容。组长角色可定期轮换。另外,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三、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是有效课堂讨论的关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讨论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成败。因此,有效课堂讨论必然呼唤课堂有效提问。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它应该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是探究性的,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是开放性的,能激发学生自由想象和思考的;是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能推动学生对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而不应是远离学生个体经验的。

如何提问呢?讨论的问题必须是精心预设的,需要进行认真负责、有目的的提问。教师既要提前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和数量适当,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措辞的运用,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设问。专家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几点建议作为基础: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措词必须清晰、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回答问题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当然,课堂本身是开放的和复杂的,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是放是收,并不存在固定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变化或重新设计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讨论作出中肯评价,而不能笼统地说讨论得不错。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讨论成效,就必须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研究,提高提问有效性,成为善于提问的高手。当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成为启发学生自由地积极思考和探究的有效力量时,课堂讨论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益局面,教学目标就能圆满实现。

上一篇:打造新常态下华坪发展升级版 下一篇:《白鹅》设计理念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