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遇见虎

时间:2022-10-24 08:15:46

本期导读: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在进入3月后如约进入到一个高潮,在盘面上如果可以概括为“牛犊-暴虎”之势,那么在趋势上则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尤其是自3月24日以来连续几个工作日的急剧增长,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强势推动的国内首轮社会责任报告高潮正让这一预期逐渐成为现实。

关键词:初生牛犊 上市公司 时间密码 高等院校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史料可查的最初由来是东汉末年发生在樊城的关羽庞德之战,其意是指勇将庞德虽刚刚出世,但在对阵关羽时却无所畏惧,锐不可挡。后来被人们用以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有顾虑,勇于挑战权威,行动上敢想敢做,敢做敢当。

将这个老百姓时常挂在嘴边的谚语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建立起联系,应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样也不能缺少数据的推敲与论证。但当我们打开数据库却意外地发现,与这个成语的指向性意义相比,2014年3月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盘面信息上亦呈现出相似一幕:

首先体现在,作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最为庞大、制度相对规范、质量相对优良的集群,上市公司在国内社会责任报告主体分布上占据着虎踞龙盘的优势地位。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每年时间来到三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往往能够通过虎虎生风的绩优表现,成为主导这一时段报告行情上涨的动力和创新诞生的源泉。

其次还体现在,与上市公司往往能够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年际分布和结构特征施加重要影响相比,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尽管属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新锐力量,但近两年却渐成风气并为国内社会责任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生气,可以说极具初生牛犊之势。而本月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主体的非企业组织报告在我们的统计表偏南一隅,虽不够引人注目,却超过了除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以外其他主体类别之和。

评价3月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况,在盘面上如果可以概括为“牛犊-暴虎”之势,那么在趋势上我们则认为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总的来说,一如我们先前的预期,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在进入3月后如约进入到一个高潮。反映到盘面上,自3月24日起,连续几个工作日的增长,以上市公司为主体强势推动的国内首轮社会责任报告高潮正让这一预期逐渐成为现实。

基本面:雷声大,雨点也大

2014年首两月以来,在新春红包行情和两会政策行情的有效刺激下,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成功走出自2013年4季度以来底部徘徊的状态,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趋势性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报告数量急剧增长、主体更加多元等方面,同时还体现为社会责任报告这一主题词在整个社会层面的急剧升温上,呈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也大的崭新景象。

具体反映在2014年的第3月度,根据我们检测到的数据显示,2014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下称数据统计期内),国内各类社会组织共社会责任报告292份。从主体结构来看,以上海部分高校为代表的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与上市公司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期而遇,构成了层次清晰、主题明显的两条主线。

从企业性质来看,其中国企及国有控股型企业继续延续强势,共213份,占到了总量的73%。如中国石油在3月21日了集团公司的201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稍早的3月19日了公司的第6份社会责任报告。非企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曾作为一大亮点贯穿于过去两年,而这一亮点在数据统计期内不仅得到了有效延续,同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如以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为代表的12所上海高校纷纷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展现当代高校的社会责任实践成效。

从时间分布来看,数据统计期内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基本形成了以3月20日为界点,并在消息面上表现为“前松后紧”的特征。根据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选择在此之前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为14份,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在3月20日及这以后社会责任报告的达到了278份,占据了总量的95%。究其原因,我们的判断集中认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特定的时间节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就是,由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规范和制度,使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在时间节点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其具体表现就是其中大约95%以上的上市公司均选择集中在这一时期进行。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与首两月首次社会责任报告占据较大比例相比,本月社会责任报告的各类组织大多早在数年前便启动了报告的编制与工作。其中社会责任报告5次及以上达到了140份,如与此相对应,首次报告的企业则只有51份,可以说真正成了名符其实的老兵当道。

关注:几大亮点,不应忽略

多元主体的交替领跑、整体格局的悄然嬗变、风格行情的起承转合,但凡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有所关注的人,可能都会存在这么一个印象:每年时间来到目前的这个阶段,往往也正是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最值得玩味的时候。对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者,抑或是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者,要保证社会责任实践的主动性、保证报告研究的前瞻性,对这一阶段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势研判和系统研究,可以说价值巨大、值得抓紧!

而这其中的三大亮点,在我们看来,不应忽略。

第一个主题是初生牛犊之喻。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是一项费时、费力、费神的技术性工作,尽管其主要内容均来自于企业的责任实践,但更多的却是与数据采分析、指标筛选、或报告审验等一系列技术性工作的组合。

与此相对应,作为一个致力于社会责任报告知识普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引导的栏目,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对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梳理、特征归纳和趋势分析时,无论是从语言组织上,还是在逻辑框架上,对于社会各界的普遍接受程度以及企业实践操作的平均运用熟练程度的考虑均稍显欠缺。

用最熟悉、最直接、最贴切的语言去展现和记录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既是我们从注重社会责任报告内在规律分析转为注重社会责任报告群体特征描述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我们对于推进社会责任报告向着社会精细发展、纵深发展的一种态度。

本期我们选择通过初生牛犊之喻,除了希望能够较为直观、贴切地展现数据统计期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概况,同时也希望这些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兵们能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通过大胆进取和锐意创新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

第二个主题是变盘时间密码。

尽管我们曾不止一次地表示,对于国内社会责任报告趋势的预测本身并不符合科学的精神,但通过相当数量报告在时间分布层面、组织构成层面、地域分布层面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其中暗含的端倪,做到面对机遇有所准备,面对风险有所防范,掌握全局性、把握规律性。

过去几年,3月份都是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在趋势上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刻,某个时间节点上报告数量的急剧变化往往就隐藏着新的时间周期内总体格局的时间密码,其本质上在时间上体现为老周期与新周期的交叠,而在结构上则体现主体的悄然转换。

应该说,这种周期的交替与结构的转换,不仅表现为在各方要素逐渐向好的背景下,国内社会责任报告底部徘徊的态势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同时也表现为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为特征的多元主导、主题推动格局的逐渐完善与成熟。

对于这种交替和转换的具体时间节点,笔者个人倾向于将3月20日作为国内社会责任报告月度分布的一个时间节点,但是否如此后期仍值得继续观察。

第三个主题是高校社会责任。

在国内推进社会责任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应该如何界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又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笔者在统计中发现,在包括上海理工大学等12份上海高校社会责任报告中,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梳理大致体现在:

对学生,承担培育诚信职业人格与熟练职业技能兼具的金融人才,并帮助其顺利就业的责任;对员工,承担尊重个性、促进发展和保障合法权益的责任;对政府,承担地方金融发展研究和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责任;对社会,承担推进信用体系建立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责任;对国家,承担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全国服务类职业院校发展的责任。

应该说,这种定位准确地抓住了高等院校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角色和功能。尤其在针对目前一些高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弄虚作假,虚假就业率,不愿意甚至逃避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笔者认为,高等院校作为近年来社会责任报告涌现出的新的主体,其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了高校自身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开展社会沟通的愿景,同时也体现为对于责任培育与传承的一种姿态和呼吁。因为报告在彰显学校使命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大学生做表率,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有助于公众了解高校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及今后的目标,让公众监督、支持高校开展工作。

上一篇:国网山东电力:融入紧密 根植深远 下一篇:戴尔全球副总裁:用创新演绎激动人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