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24 07:56:47

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新时期要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改变教育理念,践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而对于一直受本科院校组织结构所影响的高职高专院校,固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将无法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发展要求。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也就是说,新时期高职高专的教育应定位在: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久以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沿用的是本科的学术性、理论性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显然,这种教育模式不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贴近第一线的特色”的要求。因此,要提高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改变教育理念,践行新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已成为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航标。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深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更体现在院校内部管理方面。对于一直受本科院校组织结构所影响的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一直以来固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将无法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发展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就必须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按照实践教学的要求,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建立适应时代进步、适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未能达到高职高专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授课方式的创新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仍然受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方面,教学管理观念因循守旧。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教学管理平台明显滞后于新阶段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学计划采取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老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安排,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设置中没有加以体现。即使教育模式安排革新,“工”与“学”却不能合理、有效地衔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无法有机结合。另外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落后。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始终未能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来促进校企合作,“真实职业环境中‘教学做’一体化”成为空谈。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效能的提高。

2.在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高职高专教师业绩考核标准的“偏差”致使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表现出偏离“教学改革”的趋向

一方面,“重科研,轻教学”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绩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虽然许多高校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教学在教师绩效中的重要作用,但风向标的指针却似乎总有些偏向。在评职称、职务晋升等考核标准中,“科研”较之“教学”,往往是更关键的要素。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教师教学主动性的欠缺,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落实与推进。另外一方面,工学结合模式教学质量管理大多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教学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同时,工学结合过程中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等难以计算,学生成绩评定难以衡量,间接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制约了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大多数人都来源于非教育管理专业,除了原有的专业背景外,很少接受过教育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和进修。同时,大多数人又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教学管理实践经验,对高校教学管理缺乏深入、本质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琐碎繁杂,管理人员终日忙于具体事务,实践经验多而理论知识少,工作中基本仅凭经验或机械地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简单化。特别是近些年,由于各高校生源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日渐扩大,有些学校不得不让缺少经验的新进管理人员仓促上岗,管理队伍从数量到质量一时无法相应到位,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更有待提高。

二、推进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

1.建立适合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特色是实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比理论能力更重要,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数已经不是判断其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工学交替模式正是其当前所积极探索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整合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对于新模式,传统的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不应只是去适应形势,而应主动引领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教学管理人员应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建立起从形式到内容上能保证和促进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实现“工”与“学”的科学安排,有效衔接。

组织结构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构建适应教育发展、合理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首先要转变教学管理观念。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模式的采用以及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搭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计划必须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安排。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运行上突出企业参与作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融教育要素、企业要素和职业要素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改变在办公室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象,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全面的产学结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企业一起对人才需求和专业人才类型进行深入的调研,根据职业岗位工作需要认真分析工作内容,进而归结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形成与岗位工作对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制订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要求我们要创新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柔性管理。一是强化校企双方培养学生的过程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既符合学校的要求,又满足企业的需求。二是高职高专教育要进行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变革,完善顶岗实习,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和企业讲师各一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增进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紧密性和扩大双方的合作空间。

2.完善高职高专教师业绩考核标准,构建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检验体系

一方面,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因此,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应切实提高教学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性。一是要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教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重点支持。资金投入向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方面倾斜,特别向工作落实、质量优秀、教学改革突出等方面倾斜。二是要在高职高专教师业绩考核中,切实加大“教学”、“实践教学”等要素的比重,使“教学”成为各项指标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指挥棒上真正凸显出教学的重要性,才能“纠正”在评职称、职务晋升中认识的“偏差”,提高教师教学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的落实。

另外一方面,教学质量检验是否合理关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实践教学改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以突出工学结合的实效性为原则,细化并量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的评估。同时,依靠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合理计算教师在“工”与“学”交替过程中的工作量和考评业绩,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学生成绩评价方面,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较大的投入。不同专业、课程都要制定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相应的实践要求和考核标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教学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检查其常规记录和学生考核过程。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的要求。特别是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要保障教学的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加需要专业的、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人才。业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极大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要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就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专业化水平。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基本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包括对新进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对有相当教学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安排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定期组织各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就教学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交流和总结,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更好、更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在繁忙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有助于其提高协调繁琐的事务的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工作热情,避免管理的机械化与简单化、理论与实践过大的反差,促进其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刘明欣.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思考[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 张红.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 张秀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上一篇:高职院校语文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浅析高职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