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的故事(节选)

时间:2022-10-24 07:06:07

竹林的故事(节选)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座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有一个小姑娘,非常害羞而又爱笑,我们就呼她三姑娘。

三姑娘八岁时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地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锣鼓喧天,惊不了她们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鸡上埘的时候,比这里更西也是住在坝下的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着推辞。

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它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下,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这时节难为的是妈妈了。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的什么也不记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莱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三姑娘十二三岁时,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然而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等到我们从她的篮里拣起菜来,又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了铜子,简直是犯了罪孽似的觉得这太对不起三姑娘了。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挎在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这时青椒出世还不久,她在用秤称,我们都高兴得了不得。有一位问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好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赶紧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

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竹林的故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小说开头画线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主人公三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把标题“竹林的故事”改为“三姑娘的故事”,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善问方能明理 下一篇:财政部就国际会计准则修订征集意见等资讯1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