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时间:2022-10-24 06:58:48

浅议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摘 要】本文从英语教学现状来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10年来的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对目前的英语教学改革从教师、教学、学生的角度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思考

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表示,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交流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教与学,是语言教学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可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被置于主体地位,主导着英语教学的课堂,而学生只是客体,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主动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作为客体被动跟进的方式,教学的艺术往往局限于寓教于乐的较低层次。随着市场对职业人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显然不能跟上未来职业发展对英语学习的强烈需求。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一方面要跟上职业领域和教学专业中高速发展的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所需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材需求,其职业特点要求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学、所教应紧密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

一、转化教师角色,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理念目前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岗位语言的能力的转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期待用知识点燃渴求的火把,我们不应该老是责问自己教了多少语法,翻译了多少困难的句子,而应该寻思:我们的教学到底能帮学生学到多少,在岗位实践中能够运用多少。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应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来展开,因此教师要做好课程的设计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评估者等角色。

英语教学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有效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的学生的讨论与练习等,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并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督促小组组员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让英语学习的课堂不仅是英语学科知识的课堂,同时也是职业道德培养的课堂,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得以培养,这也是未来职业岗位的强烈需求。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语言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学习者清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希望达到所希望的效果时,学习才可能成功。为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向往和憧憬的特点,紧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课文,收集相关职业材料,或找到一些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文章,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用英语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用英语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用英语综合表达的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广开思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认识通过问题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实践教学贵在多体验、多实践、多参与、多创造。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教好外语的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多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泡在水里并感到自由自在,这样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因此,学生除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外,还要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英语讲座、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模拟就业招聘,开展双语招聘等活动,使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充分创设了一种英语学习的环境。

三、开展分层教学实践,贯彻以能力为导向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职业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决定其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全体学生继续实行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贯彻统一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一刀切”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及实际出发,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正确认识自我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过程。分层次教学能充分体现符合学生个性差异和个人需要原则,也符合能力本位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教学目标和学生,从而创建学生和教师双向和谐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这五个因素是: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学生的来源和素质;教材的质量;教学环境的条件;教师的素质。五个因素中前四个因素是可变的因素,而第五个因素即教师素质是决定因素。一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这个公式内相加为10分,而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对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能力是外语教师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它包括较强的教材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必须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简练的体态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动作配合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听力、语感和英语思维交流习惯。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充实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应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在拥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懂得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教师要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坛,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外语课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勇气。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导他们去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从而形成有规律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好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将英语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更加出色地做好赋予他们的各种工作。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法 下一篇: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