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必要性审查实践探析

时间:2022-10-24 06:28:09

逮捕必要性审查实践探析

摘要: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必要性作为逮捕条件之一,对其进行明确不仅有利于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实践中,逮捕必要性审查却存在着鉴定模糊、外来人员不能平等对待等问题,如何正确把握逮捕必要性条件,是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逮捕必要性;外来人员;不捕直诉机制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逮捕条件进行了修改,为今后的审查逮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如何深入贯彻新刑诉法,尤其是如何准确理解逮捕必要性条件、正确适用逮捕措施,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逮捕必要性条件的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实践中对逮捕必要性进行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如何判断“可能”

第七十九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五项社会危险性中采用“可能”、 “现实危险”、“企图”等词语,均无明确的判断标准。如果单从条文来说,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任何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实施上述五项情形的可能,均有逮捕的必要,那该条文就形同虚设。在实践中,我们办案人员该如何判断有无实施上述五项情形的可能,是凭证据证明还是单纯靠主观判断?如果我们办案人员在办理案件时认为没有这些可能性而作出不捕决定,而结果却发生了这些可能性的情形该怎么办?这些我们都不好把握。

(二)如何鉴定“曾经故意犯罪”

第七十九条第二款中规定的三个径行逮捕条件中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我们可以认为只要法院曾经对实施故意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决确定为有罪,不管是判处什么刑罚,包括曾经被判处实刑、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都属于曾经故意犯罪的范畴。在实践中,我们碰到一些情形:一是在1997年以前因涉嫌投机倒把罪被判处刑罚,现因涉嫌轻微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等;二是前罪是未成年人犯罪,后罪是其成年后犯罪,这些案件是否一律适用径行逮捕条件,值得我们探讨。

(三)如何理解“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

第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一百条和第一百二十一条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分为应当逮捕和可以逮捕两种情形,但并未明确此类案件是否必须符合逮捕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前提条件。在实践中,我们碰到一个案子: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我们知道,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涉嫌危险驾驶罪情节轻微的可能只判处两个月以下拘役,如果我们根据规定予以逮捕,可能会超出法院宣告刑的刑期。对于该类案件我们是否适用逮捕措施,值得探讨。

(四)如何落实外来人员同城待遇问题

《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得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和《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两项基本法均规定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实践中,外来人员集中地区犯罪率高发,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为外来人员,外来人员本应享有同城待遇,但往往由于其在本地无固定住所或亲属,所以即使有些犯罪情节轻微的,也只能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这明显与法律精神相违背,如何落实外来人员同城待遇,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完善逮捕必要性审查制度的一些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要摒弃以往“重打击,轻保护”的错误观念,改变以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构罪即捕”的习惯做法,严格审查逮捕必要性条件,将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与尊重和保障人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于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单纯地以其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者外来人员可能会潜逃等为由,在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根据惯性思维推定其有逮捕必要而予以逮捕。对于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特别是外来人员,如果在当地有固定的住所(包括租住的房屋),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合格的保证人,有能力交纳一定保证金,依法应当不捕。从而彻底转变身份歧视,真正实现法律适用上的人人平等。

(二)细化逮捕适用条件

规范细化逮捕适用条件,应当对“可能”、“有碍侦查”等判断社会危险性标准进一步明确阐释,以提高逮捕案件的质量,制约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此外,一些县、市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不违背上位法的情况下制定更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规定。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逮捕期限法律规定为七天,除去法定节假日等,实际办案时间最多只有五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按照新刑诉法规定,准确把握有无逮捕必要性?这就需要在法律对有无逮捕必要性进行具体规定的基础上,由侦查部门对有无逮捕必要性进行一个基本的把握,加大相关证据的调取力度,使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逮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因此,相关司法解释应对“可能”等模糊性词语进行细化和完善,使公、检、法等三部门在办案实践中有法可依,三部门之间通过相互配合,共同保证新刑诉法的实施。

(三)建立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标准

建立逮捕必要性的证明标准,强化侦查机关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逮捕必要性相关证据。我们知道,有无逮捕必要性主要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社会危险性的判断,而有无社会危险性主要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危险性和人身危险性进行分析。结合新刑诉法第七十九条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积极引导侦查机关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同时,还要重视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逮捕必要的相关证据,为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案件,正确判断是否适用逮捕措施提供事实和证据依据。同时,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在制作《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中也要对有无逮捕必要性进行详细说理。

(四)建立不捕直诉机制

为了更好的行使检察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应当建立不捕直诉机制。首先是侦查机关提请批捕案件,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无逮捕必要的案件,在作出不捕决定的同时,建议侦查机关直接将案件移送审查。其次是侦查机关直接取保候审的案件,要求侦查机关在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三日内向检察机关报备,检察机关应当对取保候审措施的适用恰当性进行审查。对于适用适当的案件,建议侦查机关直接将案件移送审查。对于取保候审不当的情形,建议侦查机关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最后是已经批准逮捕的案件,检察机关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后,认为无继续羁押必要的,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并建议侦查机关直接将案件移送审查。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在实践中,规范逮捕必要性条件审查,严格适用逮捕措施,不仅有利于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降低逮捕率,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孙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233)。

[2]孟宪玮.浅思新刑诉法逮捕条件的修改与具体适用[J].神州.2012(235)。

[3]左勇.建立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完善我国刑事直诉程序[J].法制与社会. 2012(128)。

[4]刘祥林.法律修订呼唤观念的更新与制度的完善—以逮捕条件的修订为视角 [J].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 2012(130)。

(作者通讯地址:天台县人民检察院,浙江 天台 317200)

上一篇:浅析检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下一篇:侵犯人身权利犯罪损害赔偿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