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考复习中的学法指导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24 05:17:41

生物学考复习中的学法指导实践探索

一、生物学科复习课的现状

每每到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或教师发教材重要语句的挖空练习让学生书上找答案,还美其名曰“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或干脆教师坐讲台让学生自己背书;或简要地回顾和梳理原本的一些知识内容;或逐章逐节地发练习、讲练习;或采用深挖洞广积粮的策略;等等。对这样的复习,还有教师认为因为生物内容知识点多、记忆性强,复习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把已学的东西捡回来,回到课本、熟记教材。而学生普遍认为,上述的一些复习方式收效甚微,没有在复习中改进知识结构、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也没有获得解题技巧和复习方法的指导,越复习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反倒越低。因此,探索复习方法,努力从低效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提高复习教学成效,已经刻不容缓。解决问题的对策之一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

二、强调学法指导的依据和意义

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它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动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行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和方法。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要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是诱发内部动机最强烈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去感受知识,理解过程,掌握方法,把知识烙印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成效。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种历程,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使他们确确实实体验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到经验的完善,体验到自己认识的变化,因此在复习课堂中应注重过程与方法。

三、学考复习中进行学法指导的策略和实践

(一)建构概念图,梳理知识结构

案例1:学考《细胞的分子组成》复习

1.复习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详见《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2.复习方法――建构概念图

概念图通常是将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形成关于该主题的网络结构图。如细胞结构的概念图(图1)。

生物学科概念多,作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复习课中的具体做法是:依次呈现图2、图3、图4、图5、图6,逐一展开相关内容。

(二)围绕一个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案例2:学考《光合色素》的复习

1.复习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详见《2014年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2.复习方法――找出支点,绘制思维导图

在光合色素复习中笔者的具体做法是:先出示已经提取好的一管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然后围绕这管光合色素进行问题串教学:这是我昨天做的菠菜叶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提取的原理是什么?试管底部有什么现象?(有白色沉淀物)它们是什么物质?在提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提取液是绿色的?这里还有哪些种类的光合色素?分离的原理?在听课纸上画出分离后的示意图,标注色素带的位置和名称。如果在提供充足CO2的基础上,用白光照射色素提取液,能否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逐渐完善如图7所示的思维导图。

随后紧跟过程性评价练习: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在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是黄色的叶黄素

C.提取叶绿体色素过程中加入少量的CaCO3粉末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分子

D.在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是黄绿色的叶绿素

参考答案:C

上面的操作,我把它称之为“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开一片生物天地”。

(三)应用科学思维方法,理顺内容的逻辑

案例3:学考《孟德尔定律》的复习

1.复习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2.复习方法

在《孟德尔定律》第一课时的总体复习中,围绕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以“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思维方法的一般过程为线索,将相关内容按逻辑关系逐一呈现。如下表:

(四)围绕核心概念,绘制流程图

案例4:学考《细胞免疫》的复习

1.复习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2.复习方法

围绕细胞免疫这一核心概念,强调细胞免疫过程的流程图建构。教学中首先需要为学生建构细胞免疫流程图(图8)搭建脚手架,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解建构细胞免疫的过程,图9是建构完成后的细胞免疫的流程。

四、学生对以学法指导为主导的复习实践的评价

学生甲:我是一个不会复习也懒得复习的人,一直觉得上课时好好听就能记住。然而在学习生物时发现光听一遍并不能全部记住,在学考复习时要将章节单元梳理成框架,从一个聚焦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的复习方式虽然对于课本内容的熟悉程度要求很高,但的确经过一个月方法指导式的复习,坚持下来之后我对生物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对课本内容开始有了系统性的了解,对于之后的复习也事半功倍了。这种引导和自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值得尝试。

学生乙:我觉得以学法指导为主的复习模式还可以讲得再细致一点,如概念图只有一个框架图,我们并不能落实到每一个角落,我个人认为生物复习要以书本为本,仔细琢磨书中的话可以得到更多信息,脱离书本的话,就像只看参考书,无法深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罢了。但是从一个点发散开来的思维导图的方法非常好!

学生丙:学考复习强调图表应用的方式比知识点简单罗列更好。复习课上老师把知识框图画出来,这样可以让我们马上想到一个知识单元的内容,对于其中不太清楚的方面也容易标注,以便课后补充巩固,这样不仅让我们对一个单元知识框架印象深刻,还方便以后的温故。有些复杂的知识点用流程图方式展现更清晰明了,比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用自行车形象作流程图式,不仅让我记住了光合作用的过程,还深刻理解了当中的含义。复习需要囊括的知识点非常广,会有很多平时不注意的细节出现,因此在抓主干、抓重点的同时,我觉得回归书本也很重要,也希望老师在这方面加以引导。此外,在复习时间许可的前提下,希望老师的复习专题系列化,能涵盖学考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模式 下一篇: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