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7大症状

时间:2022-10-24 04:25:25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成为了常见病。以往以年龄大的患者居多,而近年来以学生、电脑工作者、汽车司机及年轻“白领”居多,并有年轻化趋势。

人的脊柱俗称脊梁,支撑人的骨架,由很多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有一片富有弹性的软骨样衬垫,称为椎间盘。从胚胎到出生,这个衬垫到20年后达到发育高峰,以后开始走下坡路。这时人体椎间盘开始缩水,椎间盘逐渐变性,加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挤压、牵拉、扭转等外力作用,很容易受伤,便出现纤维环破裂,即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有7大症状:

1 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也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一般是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 下肢放射性疼痛。在突出后期常表现为腿痛重于腰背痛或仅有腿痛。

3 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表现为麻木或患肢发凉。

4 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可造成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5 间歇性跛行。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 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看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7 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区麻木、排便和排尿无力或不能控制。男性可出现阳痿。

腰椎间盘疾病低龄化不仅与当今交通事故增多、医疗影像技术提高、医患对该病的重视度提高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都市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保持坐姿,人在取坐姿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大于站立姿势,静坐时间过长,肌肉无力,椎间小关节囊松弛,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其次,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增加舒适度,喜欢睡较为柔软的席梦思床,长期睡在这种床上,人的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另外,摄入含催化剂等激素类食品超标,造成骨质发育软,不坚硬,导致过早地“塌腰”。

因此,人们应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是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懈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已有腰椎病者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复发。

上一篇:别让膝关节提前退休 下一篇:大夫“小动作”患者心理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