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d

时间:2022-10-24 03:30:58

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d

病历摘要

现病史 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 d于2015年5月31日入院。患者诉于昨日进食后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与无明显相关,伴大汗、乏力、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无血尿,无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差,大小便如常,排气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患者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60/120nmaHg,平时口服波依定(1片/d),血压控制尚可。无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查体 T37.9qC,P80次/min,R17次/min,BP 140/90 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坦,腹软,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自带2015年5月31日本院检查结果,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0.8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20%;尿液分析:尿蛋白(+),尿葡萄糖(+);肝胆脾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腹痛原因待查。

第1次查房(入院第1天)

住院医师 汇报病历如上。

主治医师 患者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持续不缓解,结合症状、体征及现有辅助检查,应考虑与下列急腹症相鉴别。

急性胰腺炎 患者多有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多见,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完善血淀粉酶等检查后明确。

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患者多有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可出现黄疸,查体肝区叩痛,Murphy征阳性。B超或CT可明确。患者入院时自带肝胆脾CT未见明显异常,可除外本病。

急性肠梗阻 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伴恶心、呕吐,但排便、排气尚可,查体示肠鸣音正常,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必要时可通过立位腹平片明确。

消化道穿孔 可有慢性反复腹痛,突发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伴腹膜炎体征,肝浊音界消失,腹透示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入院时查体示肠鸣音尚可,且查体仅有压痛,无腹膜炎体征,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

心肌梗死 结合症状、体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不大,可完善心电图、肌钙蛋白等协助鉴别。

泌尿系结石 患者既往无泌尿系结石病史,此次突然发病,无血尿,查体示双肾区无叩痛。尿常规示尿隐血阴性,考虑该病可能性不大,可查泌尿系彩超进一步明确。

针对该患者,建议完善便常规、生化全项、心电图、肌钙蛋白、泌尿系彩超等检查,以明确指导进一步诊断及治疗。第2次查房(入院第2天)

住院医师 患者仍有腹痛,进食后明显,较前无缓解,有腰背部放射痛,排便、排气尚可。查体:T36.5℃,P 85次/min,H 20次/min,BP 130/80 mmHg。意识清楚,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8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回报:①泌尿系统彩超:右肾钙化灶,前列腺增生伴钙化

②急诊糖渗+胰腺功能:肌酐121 mmol/L,脂肪酶310 U/L,葡萄糖8.76 m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③急诊肌钙蛋白10.012 ng/mL。

主任医师 引起急性腹痛的疾病较多,腹腔内各脏器毗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再加上不同患者对疾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不一致,常有部分患者难以作㈩诊断。而且急腹症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复杂过程,同一疾病在不同条件下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不一定都符合书本上的典型描述,所以不要满足于教科书上对疾病的认识,要注意连续观察和随诊,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查体,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去鉴别疾病,而且腹痛涉及多学科的病变,不能仅仅拘泥于消化科的急腹症。

本例患者入院时以突发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急诊胰腺功能出血淀粉酶正常,急性胰腺炎可除外。患者泌尿系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示尿隐血阴性,查体示双肾区叩痛阴性,泌尿系结石可能性不大。心电图示未见动态改变,且肌钙蛋白未见异常,心肌梗死暂可除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差,且腹痛部位由上向下发展,现向腰背部放散,建议查D-二聚体、腹主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有无动脉栓塞或主动脉夹层可能。

后记

完善腹动脉CTA检查:主动脉夹层m型;左肺下叶炎症;左侧胸腔积液。血浆D-二聚体:15.10 mg/L FEU。后请血管外科会诊,转至血管外科,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补术,术后症状好转出院。

专家点评

急腹症是由腹腔内某一脏器疾病引起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的统称。除外科疾病外,一般涉及临床诸多科室,例如消化、心内、妇产等。急腹症因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因此迅速、及时、准确地对急腹症作出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预后差,且临床症状多变,缺乏特异性。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

主动脉夹层根据夹层的起源及受累的部位分为3型。主动脉夹层Ⅲ型病变起源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并向远端扩展,可直至腹主动脉。本例患者以突发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由于病变在腹主动脉及其大分支,影响了腹部器官的供血出现可能类似急腹症的表现。需与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相鉴别。主动脉夹层引起腹痛的机制为形成的主动脉夹层向T1~S1脊神经支配的部位放散,引起上腹部疼痛,当动脉真腔受压引起心脏、肠缺血时也可引起上腹部疼痛。该患者发病后腹痛持续不缓解,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能解释的,临床表现,对长期高血压患者,尤其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如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即使无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也应考虑到主动脉夹层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急腹症的诊断学热莨惴海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止严重疾病的发生。深入理解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并利用病理生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真正掌握急腹症的特点,在对瓤聘雇唇行诊断时,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十分重要,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复查相关辅助检查,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急腹症的正确诊治需要长期的临床经验及反复的思考,也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上一篇:1例被误诊的性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案例 下一篇:篡改、伪造病历,等于为自己埋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