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时间:2022-10-24 02:03:00

如何加强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活动中,既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想要有好的效果,组建学习小组很重要。各个小组在总体水平上差不多,每组都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要为为各个小组设置不同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的实践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合理规划、科学分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由小组成员发挥创造性,给小组起个个性化的名字和小组口号。在小组中,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发言人”要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合作成果。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发言人的角色组员轮流担当。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学生依次发表意见(相同的意见不再重复)若经过争论后大家的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过程中“检查员”检查学习情况“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其他人补充。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将学生分为8个组,每组8人。 每组选两名英语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正副组长。由于我们是寄宿制学校,但又有部分学生是走读生。于是每组选出两名组长,分别管理寄宿生和走读生。组长可针对本组情况,布置适合本组同学的作业。

二、精心组织,有效管理合作

精选合作学习内容。教师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摆脱自己教学窘境的一种手段。设计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目标要稍低,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制定小组考核制度。对每学期每月获得红旗的最多的小组,给组内每位成员进行奖励。班委每周进行一次总结,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差小组。并根据班级公约对最佳小组进行奖励。(红旗一面)对最差小组提出警告并进行惩罚。(哭脸一个)

在英语课堂上,我常用单词的抢答和默写;用单词,词组,造句计时比赛;整体朗读,整体的操练;整体预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质量等形式,既有以小组为单位,也有以个人的发挥为标准,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加强组员间的合作。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而且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大脑处于醒觉的交战状态,消除了害羞,怕出错等不良心理。也会在全组同学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智慧。让学生在积极和谐,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增强了说英语的信心。还又快又准的记住了所学单词和老师所讲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缩短了语言知识与学生思维的距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应用的能力。真所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有效引导、激发合作热情

教师在课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任务的类型、主题和性质等诸因素做充分的考虑,在课堂重要善于发现问题进行协调,教师不仅应是小组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且应是任务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合作学习的好处是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自己对要学的东西是怎么学来的,要掌握得比被动听老师灌输要深入。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将合作的内容选“准”选“精”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合作内容要鼓励学生三步走:预习,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达成学习目标。有的预习是通过生生互动对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地探究,有的预习是老师提供预习提纲,有的是带着问题和生成性的问题去预习。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学生精彩的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和全班的展示与交流。展示的形式有表演、辩论、朗诵、讲解、小品等。展示的过程先组内,后是组间随意相互交叉,最后是大家挤到教室前面,组内代表做分析总结。这样,有时同样一道题,大家集思广益竟然有十几种解法,好多解法是老师也没想到的,可见相信学生的重要性。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没有老师的呵斥,老师混杂于学生之间,很难辨认,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反馈,反馈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是对前面所学课的反思和总结。有的是试卷测试题,有的是以纸条的形式,有的是在黑板上总结反馈,有的是围绕这堂课的主题写收获、心得和感悟,有的是生生之间互相提问,有的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

此外,小组活动不象全班活动那样注重语言的准确度,由于教师的干预和纠正行为相对减少,因而学生讲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得到保护,并随着活动发展。尤其培养了学困生的竞争心理,让非智力因素在各种竞赛中得到发展,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了,班内同学形成了“个个争先进、人人争上游”的喜人局面。

上一篇:改革不足现状 提升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认知理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