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3 11:38:39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实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政府投资 全过程 造价控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42-02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建设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实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测算,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该文主要针对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1 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普遍存在重后期轻前期的现象,造价控制主要表现在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1)在项目决策阶段,部分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就直接上马,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经验与眼光,即使经过专业的投资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从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对本地区有利的角度去论证。

(2)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往往只从技术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没有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指标进行设计,设计的结果片面地增大工程投资额。另一方面,建设方为加快工程推进速度,往往压缩设计环节时间,设计质量难以保障,直接导致后续项目管理的各项工程变更及索赔事件。

(3)在发包阶段的招标环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采用清单计价,招标文件中设定招标控制价。实际应用中,招标文件条款不严谨,招标工程量错漏,合同条款不完备,内容不清晰等情形时有发生,这些都可能引起工程纠纷,加大项目管理难度。

(4)在实施阶段,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多,现场签证管理混乱,导致结算时难以掌控,工程造价屡屡增加,结算价经常超出合同价。

(5)在竣工阶段,由于决策、设计、招标等前期阶段没有有效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大增加政府工程预算支出管理难度,严重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

2 重点及对策

2.1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

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结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特点,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做好下列工作。

(1)完善决策监督机制。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决策制度系统:建立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决策听证制度;设立财政评审程序;建立决策失误追究责任制。通过完善决策监督机制,实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前期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有章可循,项目决策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2)规范中介咨询市场制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多为公益性项目,没有量化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议书是否合理,投资估算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机构乃至咨询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咨询行业管理,规范工程咨询职业准入,不断提高工程咨询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作用。

(3)提高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积累工程建设数据资料,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制订工程建设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在项目前期,设计方案未细化的情况下能初步估算建设投资,项目决策的效率大大提高,可靠度也有保障。

2.2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1)实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工程设计招标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有利于业主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调动精干力量或与其他设计单位,甚至外国优秀设计单位合作,吸收各方先进设计理念、经验、技术,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同时,通过招标环节规范建设市场行为,既保障各方利益,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应用价值工程等手段,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在工程设计中,应用价值工程的目的不只是强调降低工程投资,而是要通过价值工程的应用,使设计方案达到综合效果最佳,既有合理的投资成本,又有必要的功能,同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又有最佳的项目周期成本。

(3)控制建设项目投资规模,推行限额设计。实践证明,合理、科学地确定投资规模,推行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一些设计单位只从技术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没有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指标,项目决策层片面追求高标准建设,造成资金浪费。通过有效的设计奖惩机制,将限额设计的要求列入设计合同,将限额设计的思想灌输给设计人员,才能合理实现项目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4)推广标准化设计,缩短设计、建设周期。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或修订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时,应做到通用性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设计单位在设计中采用标准构件,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采用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实施阶段施工工作的开展,提高建设效率。

(5)引进专家评审制度,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中让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介入设计方案的评审,及早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该专家也是业主与设计单位沟通的桥梁,保证了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上一篇:环境执法的障碍与破解 下一篇:谈谈消防监控系统防雷检测与施工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