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我有招

时间:2022-10-23 10:30:00

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我有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什么事情,如果孩子有兴趣,那就好办。兴趣不足以解决一切问题,单有兴趣也不足以做好一件事情,但有兴趣作为驱动力的确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如果孩子一接触马上就感兴趣,这当然最好,简直是幸运。如果孩子没兴趣,或者没有体现出兴趣,或者兴趣不浓,那可能就要妥善引导,培养兴趣、调动孩子积极性。下面是几个我培养女儿乐乐学习兴趣的小点子。

真情告白+身体力行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上音基课,大概可以归纳为“真情告白+身体力行”吧。2011年初,乐乐六岁多,钢琴学了一年半。钢琴老师准备开设音基课(音乐基础知识),我很希望乐乐上这个班,原因有三。其一,音基对于学习钢琴和提升音乐修养有好处,即便没有音基课,我们也在大量地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音基课与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其二,乐乐已通过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二级,从四级起需要音基初级证书方能报考。其三,授课的是乐乐的钢琴老师,我们很了解,很信任。按说乐乐会很愿意上这门课――音乐是她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但出乎意料,乐乐不愿意上音基课。

我既希望乐乐上,又不想强迫孩子,那突破口在哪呢?我想,我得找个合适的机会与乐乐好好交流,让她心甘情愿地去上音基课。机会来了。有一天,我在外地,乐乐给我打电话,我们聊着聊着聊到音乐了。我告诉乐乐: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候没机会好好学习音乐,没学一门乐器,也没上过真正的音乐课,我们的音乐课叫“唱歌”,真的就是唱歌,除了教唱歌,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怪老师,就是那个时候咱国家落后啊,没那条件啊。唉,要是现在能有机会补一补就好了……说着说着,就转到音基课了。我说我真希望能上魏老师的音基课,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别的都是小孩子啊!乐乐被我打动了,她说:爸爸,我陪你上!

于是我们交了两个人的学费,乐乐和我成了同学,多数时间还是同桌,一起度过了半年多愉快的音基学习时光。与14个“小盆友”坐一间教室,我显得有些突兀,但也颇有收获,尤其是五线谱,为一年后学习钢琴打下了些许基础。而乐乐参加音基考试得了这个班的最高分,其中试唱得还了唯一的满分。

利用空白

第二个故事可以归纳为“利用空白”。乐乐很小就开始听古典音乐,开始是放给她听(或者看),后来就成了她自己选择盘来听(看)了。自主选择当然好,说明她是真正喜欢上古典音乐了,但出现了一个问题:同一张盘她会反复听很多遍。反复听这很正常,大人也会反复听,但反复过多就意味着长期没有听新曲子。另外,重复的次数太多后,大人受不了――老实说,我真受不了连续一两个星期每天都听同一张盘,再喜欢的曲子也受不了。怎么办呢?

通过观察,我发现,如果乐乐已经在听或者已经选定听什么盘,我这时再说这说那,乐乐一般不会愿意换。但是如果在她没想好听什么时我就推荐新盘,并用一些亮点吸引她,那她基本上都有兴趣试一试。还有,在她玩的时候,我可能故意放一张我希望她听的盘(当然也是我判断她应该会喜欢的),并且什么都不说。乐乐无意中听到,可能就会很感兴趣,就会跑来问:爸爸,这是什么曲子,好好听啊。接下来这张盘就会成为她又一张保留盘。如此,乐乐听的新曲子就越来越多,我也避免了过度重复之苦。

诱饵式阅读

第三个故事我想把它归纳为“诱饵式阅读”。乐乐喜欢历史故事,已经通过听磁带盒读书的方式接触了相当大量的历史故事。考虑到她识字很多,阅读能力强,我想引导她逐渐看一些难度大的书籍。其中包括《话说中国》。这套书一共16卷,合计5000页左右,图文并茂,点线面结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中国历史,从史前一直到辛亥革命。这是一套用心编就的佳作。这当然不属于要通读的书籍,但如果乐乐能发现此书的精妙,能够偶尔翻一翻,或者把它当作工具书,想起什么不清楚的历史故事就查阅它,那多好!

这套书以前只是我自己看,还从来没给乐乐读过。一天,乐乐要我给她讲三国,我说我知道的都讲得差不多了,得看书讲了。我于是取来《话说中国》中的三国两晋一卷,讲了几句,我就借故放下书走开了。以我对乐乐的了解,我知道她一定会自己去看,因为她好奇心太强。果然,我不在旁边一阵,乐乐就自己抱着这本大书读上了。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看电视剧《楚汉传奇》,每每我自己有什么疑问或者乐乐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就把《话说中国》搬出来,一来二去,乐乐自己也知道利用此书解决历史问题了。孩子记性好,读了《项梁项羽起兵》后,就记住了项羽的爷爷叫项燕,当看到一段回忆式剧情时,马上反应出那人就是项燕,比我都快。

上一篇:都是强迫症晚期 下一篇:故事阅读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