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23 08:43:57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摘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及过重的经济负担。通过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与健康教育,使病人对其有正确的认识,重视预防、治疗和护理,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部;护理;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46-01

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病人,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1]。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许多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严重者需要截肢,其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化脓感染、溃疡、坏疽。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病程长、不易愈合,会面临截肢、死亡等后果且治疗费用高。

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住糖尿病患者108例,并发糖尿病足的21例,男15例、女6例,根据Foster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为正常的足;2级为高危的足;3级为溃疡的足;4级为合并感染的足;5级为坏死的足。21例糖尿病足均为3-4级,经过治疗护理,治愈好转出院15例,出院后继续给予相应的护理,随访治愈8例,好转7例。

2 治 疗

2.1 采用胰岛素和适宜的口服降糖药物,尽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2 根据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2.3 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

2.4 加强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2.5 避免长期站立,减轻水肿。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因患病时间长,足部疼痛,伤口长期不愈,病人多有焦虑、紧张和消极心理。我们应该通过不断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信任,把握其心理活动,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利于快速康复。

3.2 整体护理 每日7次监测血糖,分别为三餐前0.5h、三餐后2h及临睡前,了解血糖是否控制在正常水平,应用胰岛素过程有无低血糖危险。定时测体温并记录,及时掌握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值,以便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及抗生素的疗效。定期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每日评估创口的深度、色泽、有无渗出,渗出液的量及性质,敷料是否干燥、清洁。足背动脉的搏动的情况,创口周围皮肤的色泽、温度等,并及时记录。

3.3 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步。应为患者制定正规的糖尿病饮食治疗食谱,既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又要保证营养。感染期患者蛋白质的供给量可酌情加至1.5克。

3.4 创口护理 创面应加强局部换药,换药时做到动作轻柔,及时切除坏死创面,彻底清创引流,促进创面的肉芽生成。

3.5 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足部进行日常预见性护理 ①糖尿病患者在每晚临睡前要仔细检查足部,看足部是否有脚肿、脚烂或者分泌物。视力不佳的患者可请家人代为检查。②保持足部清洁,每晚用温水洗脚,浸泡双足不超过10分钟,因患者感觉障碍,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防止烫伤。用吸水性强的毛巾轻柔而彻底地擦干,不可过度用力摩擦,以防发生皮肤损伤。为保护皮肤柔软,不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③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穿鞋应穿合脚质软透气的平底鞋,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袜子应选择棉、麻、毛制品,且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④足汗多时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⑤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暖,以免足部烫伤。⑥足部皲裂不贴胶布,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⑦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因其可使血管痉挛,加重神经病变和组织缺血缺氧[2]。

4 讨 论

糖尿病足既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又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加强足部护理,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患者反复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知识和足部护理知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使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7.

[2] 王茹岩,江恒丽,许卓文,等.实用内科临床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78.

上一篇:糖尿病饮食教育的不同护理方法对比 下一篇: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