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口腔炎的防治

时间:2022-10-23 07:05:52

山羊传染性口腔炎的防治

摘 要:山羊传染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山羊接触性传染病,笔者结合加强饲养管理,清圈消毒,清洗患部等综合防治措施,治愈了该病。要从根本上杜绝该病,还应从改良草场,大量种植优质牧草,科学合理修建圈舍,定期清圈消毒,季节性舍饲等综合措施,才能确保羊群健康生长。

关键词:山羊;口腔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佛坪县地处秦岭中段南坡,E107°40′~108°10′、N33°45′;总面积1279km2,辖8镇,59个行政村,264个村民小组,7404户,33800人。有耕地3 053hm2,林地114 254hm2,草地13781hm2,境内山势陡峻,峡谷幽深。海拔515~2904m,相对高差2389m,平均海拔1407m。年平均气温11.5℃,年无霜期218d。年平均降水量938mm,相对湿度63%,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大陆半湿润性气候。由于县境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水清澈,水质清洁,无3度以上污染源。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种类较多,林草丰盛,有发展山羊生产的良好条件。

佛坪县有悠久的养羊历史,主要依托山地草场自然优质资源,以放牧加半舍饲为主饲养陕南白山羊。陕南白山羊具有体型大,结构匀称,行动敏捷,采食力强,喜攀登,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繁殖性好等特点。1996年全县养羊2088只,2004年增长至4682只;2010年3971只,2012年4562只,群众养羊积极性高的原因:羊肉价格逐年走高;外出打工人员随着年龄老化和市场需求;全县退耕还林面积加大,林间草地增加;形成了以家庭适度规模为主的养羊户7户,其中在大河坝镇柒坪村养羊在100只以上有2户,全镇适度规模养羊4户,养羊400只以上。由于盲目发展,养羊圈舍条件十分简陋,利用过去人住土木结构旧房,空气很不流畅,粪便不能及时清出,氨气浓度过大,导致羊群接触性细菌(病毒)传染病时有发生。加之,草场没有改良,形成自然退化,枯杆不能及时割刈清除,草场利用率很低。原有草场逐年形成杂灌林地,优质牧草数量有限。全年中出现传染性口腔炎和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羊群,占全县养羊的30%;笔者采用清洁净化环境,舍饲增加营养,外用消炎滋润疮面,内服消炎抗菌的综合治疗方案。逐年总结经验,梳理出适合佛坪县山羊传染性口腔炎的防治案例。

山羊传染性口腔炎虽然不是重大动物疫病,发病后对羔羊的生长发育,适繁母羊的正常发育,种公羊的,育肥羊的成长都将受到影响。故应在养羊生产中引起足够重视。从改良草场,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和修建通风良好,冬能保温,夏能防暑的圈舍,枯草未除的牧场尽量减少放牧,有舍饲条件的尽量或尽可能的用舍饲方法饲喂。

山羊传染性口腔炎是由衣原体、口腔炎支原体、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等多种维生物共同引起的山羊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口疮”,其特征为口腔内部牙龈及腔面溃疡,口腔外部无毛部位溃疡渗出淡黄色渗出物,体温升至40.5℃,食草困难。3d后渗出物及溃疡部位结痂成壳。成年羊体重减轻,羔羊生长发育减缓,直接影响山羊发展。

该病不同年龄、性别的山羊均有易感性,以羔羊和成羊山羊发病率最高,一年中在春末夏初最易发病。主要原因是经过冬季干草饲喂后,山羊长期缺乏青绿饲料,放牧中山羊见青后采食过猛,草丛中藏有干枯草杆,戳烂口腔外部或内部发炎感染,加之气温回升,圈舍阴暗,空气流通不畅,圈舍低矮狭小,羊只拥挤,圈内氨气浓度过大是导致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病,传染迅速,3~5d波及全群,发病率60%~100%,呈点状地方性流行。空气污染,扬尘刮风,不良草场和阔灌杂林间草场等条件的放牧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1 发病情况

2013年4月下旬,陕西省佛坪县袁家庄镇关沟村和长角坝镇教场坝村两户放牧饲养的山羊发生该病,共存栏山羊182只,第1天发现有2只羊口腔溃烂,第2天有8只羊同样发病,到第3天有一半羊发病,直至到第5天全群全部发病。

2 临床症状

羊只病初仅有口腔外部无毛部位有小面积创伤性疮点,少数羊只口腔流涎,站立看草不食,鸣叫,疮点面积逐步扩大,炎性渗出物增多,3d后结成暗红色痂壳。羊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被毛粗乱,体况下降,小便赤黄,粪便正常。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诊断出此病。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动物或细胞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并结合聚合酶联反应(荧光RT—PCR)检测加以确诊。

4 治疗方法和效果

结合临床症状,对整群羊用3%~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口腔外部,口腔内部,2次/d,早、晚各1次,清洗过后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患部。结合用阿莫西林和电解多维饮水,连续3d,病情明显好转,到治疗后第5日,全群羊只症状消失,食草正常。在饲养管理上清除圈内粪便用草木灰或生石灰粉消毒,圈舍饲喂细短草料并喷洒0.8%盐水,适量加入少量玉米面精料(精料占饲料5%~8%)。增加营养、减少放牧。促进疮伤性细菌(病毒)感染口腔炎的尽快痊愈。

5 防治措施

自繁自养,不从病区引进羊只,即使已康复的羊依然会带菌;对疑似病羊和病羊应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及时清除粪便,彻底消毒圈舍;新购羊只,至少隔离60d,如未发现任何疫病,方可合群;加强对疫区羊只管理,用0.05%过氧乙酸或3‰烧碱溶液细雾喷洒圈舍、空气和羊只;及时采取隔离、封锁、消毒、治疗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牛志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羊传染性脓疱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02).

[2] 杨光国,王安利.山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治疗[J].贵州畜牧兽医,2010(01).

作者简介:何毅(1955-),男,汉族,中专文化,任职于陕西省佛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师,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36年。

上一篇:池塘养殖淡水鱼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犬只管理及狂犬病现状调查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