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堂的消极影响与对策

时间:2022-10-23 06:53:06

〔关键词〕 教师;拖堂;消极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53—01

教师上课拖堂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每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或多或少有过拖堂的经历,那么,对教师上课拖堂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从拖堂教师主观心理上讲,或许是为了争取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连牺牲自己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也在所不惜;从学生方面看,则是老师武断地侵占了那属于他们自己放松休息和自由活动的“黄金时间”。对老师的这种做法,他们不但不认同,甚至还可能产生不满情绪。由此看来,教师上课拖堂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其效果往往和教育者的初衷相悖,甚至有些事与愿违。

一、教师上课拖堂的消极影响

首先,从学生的注意力上看。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心理定势,大多数学生四十五分钟内能听好课,而下课铃声一响,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就会发生转移,大脑的兴奋中心立即就由听课转向课间的活动。这时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老师讲的内容,而是急切地期待着早点下课,这样一来,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从大脑神经活动的规律上看。人脑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需要交替进行的,而学校中上课下课这一张一弛,正符合学生大脑神经活动的规律。学生通过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使紧张工作了四十五分钟的大脑神经得以放松,消除大脑疲劳,呼吸新鲜空气,补充大脑能量,调节大脑机智。如果教师拖堂,就打破了大脑神经一张一弛的活动规律,从而加重学生大脑的负担,造成神经紧张,使大脑兴奋抑制的机能出现紊乱,使学生上课晕头转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学生脑神经衰弱的病变来,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再次,从人体的新陈代谢来看。听到下课铃响以后就想上厕所,这对许多同学来讲也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所以,下课铃声响他们就急于要上厕所,如果教师拖延下课时间,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紧张,坐立不安,此时学生还怎能坚持专心听好课呢?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从师生关系上看,老师上课经常拖堂,不但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还会招来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和反感,甚至产生怨恨情绪,有时可能还会引发师生间的矛盾冲突。由此看来,教师上课拖堂,不利于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还有损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教学素质高的教师是不会利用拖延学生的课间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的。拖堂表明教师没有按时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说它是个优点。

二、克服上课拖堂的对策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备好课,熟练掌握教法。造成教师拖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教师对教材掌握得不好,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当,处理欠妥,上课时自己心中无底,教学处于盲目状态。在课堂上抓不住中心,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结果难以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而占用课间来补偿。所以教师要想不拖堂,就必须首先吃透教材备好课。另外,教师还应积极地学习掌握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效果的目的,尽量避免拖堂现象。

其次,教师要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活动组织不善,课堂上秩序混乱,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也是造成教师拖堂的一个原因。特别是有些教师不能妥善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时只因个别学生出现问题而占用大量的时间去处置,结果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只好靠拖堂来弥补。因此,教师在平时就要对学生注重课堂纪律的要求和学习常规的养成,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要尽量用暗示的方法解决,严格控制非教学活动,掌握好教学时间。

再次,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时间。教师对课堂时间分配不当,掌握不准,也是造成拖堂的一个原因。一节课,什么时间把课讲到什么地方,教师讲授占多少时间,课堂提问占多少时间,学习活动占多少时间,这些问题教师心中都应有个谱,在备课时就应有个小计划。这样做,就可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教学时间也就不会觉得紧张了。

总而言之,老师上课拖堂是得不偿失之举,应当努力克服拖堂的习惯,把本该属于师生休息的宝贵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上一篇: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夯实教学功底 提高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