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表现技法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时间:2022-10-23 03:38:20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表现技法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在《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产品透视不准确、排线不科学、材质表现技法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明确产品表现技法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内容,让学生最终更好的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产品表现技法;透视;材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88-01

自1919年,现代设计教育起始点包豪斯学校的开办,建立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把设计教育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三大类别,其中基础课包括形式基础以及表达基础,而表现技法的课程就属于表达基础类别。随着我国工业设计的成熟,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的表达越来越依赖于电脑。但产品的大多数造型在设计过程初级阶段时,设计师的思维是不稳定的也是不成熟的,各种想法交替出现。而用电脑来表达设计师头脑中随时闪现的构思是不方便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因为如此,在产品设计的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徒手绘制产品快速表现的反复训练来强调手脑并用,培养创造力、造型力和感知力是及其重要的。

一、产品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产品表现技法课程开设于工业设计专业大一下学期,同学们对于手绘的认识受素描、速写等基础绘画课的影响,认为自己对手绘技能很熟悉,上来就拿A4纸开始临摹,“照葫芦画瓢”,手上画着,脑子却分神去聊天、听歌等,不用心揣摩原作者的表现思路,不去抓透视、不抓结构。导致同一个产品换个角度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版面布局只会机械的临摹,主动思考的能力欠佳。

2、教学方面。首先,教学内容不系统,缺乏规范性,教材选择也不统一。各个班老师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教材,多以学生临摹为主。课堂里,老师也只是就课论课,没有将课程展开来,没有将形态、色彩、材料、结构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进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快速表现头脑中的设计想法,而不是让学生被动临摹。临摹多了学生往往出现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不了解结构转变与线条变化之间的关系。处在见一笔画一笔,见一个结构画一个结构的状态。后果是:学生的线条流畅性没有了,形态的变化规律没有掌握。

二、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首先抓产品透视

产品设计中使用的透视法是把映入人们眼帘的三维世界在二维的平面上加以表现的方式、从线远近法开始,经过了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才形成了今天已规范化的立体图画法。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造型,效果图作为向他人传达的媒介,透视图是及其有效的手段。所以,透视法是产品设计师必须学习掌握的技术之一。透视好比人体的骨骼,骨骼构架好了,再用线条和颜色丰富它的皮囊。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训练透视关系,把透视画准后再讲究线条的编排。透视可从两点透视到三点透视、立方体透视到圆形透视练习,有简到难。通过掌握产品的透视关系、各局部结构的左右关系、前后关系等,有便于把握产品的整体效果。

(二)其次,加强排线的训练

在产品表现中,由于有一个快速表现的概念,所以,很多同学认为画的越快越好,其实不然,快速表现有很多时候是慢写或是默写,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快速表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但由于它的简练,这种形式当然比其他方法快得多。

排线就是按一定规律排列成的线条,或疏或密、或多或少,按灰度的要求和块面的大小而定,难点是在各种曲面上的排线。对于曲面型的产品,所表现的排线一般由曲线组成,即所谓曲排线。实际上,要用简单的工具和排线哪怕是曲排线来表现球面是很难的,这是由于我们所用的工具过渡面太少,快速表现的要求又必须尽量简洁,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处理好曲面的效果,唯一的办法是简洁,适可而止,有曲面的感觉就行,不必求全。排线一般常用的就是“之”字形,需要避免平行的排线太多、排线不可过于呈放射状、不可交叉,掌握以上方法和技巧是画好产品表现技法的必练步骤。

(三)第三,加强产品的质感及表现

在有限的时间用简单工具表现三维效果时,怎样尽可能少的笔触表现产品的质感,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将产品的质感分成几类来理解和表现。例如透明质感、有花纹、图案的产品、皮革、有高光产品等等。通过材质的分类训练,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现技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学生在《产品设计表现技法》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产品透视不准确、排线不科学、材质表现技法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明确产品表现技法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最终更好的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潘长学,刘向东.工业产品设计表现技法[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0-50.

上一篇:现代设计的哲学 下一篇:超前的传递――视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