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8:12:46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 辅助 教学研究 临摹 设计

人类的设计活动悠久,设计历史源远流长,而设计教学与教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远不及设计活动久远。设计学术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作为设计领域真正意义的设计院校,包豪斯的成果与影响历经近百年,仍被后人传承与颂扬。以构成和工作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的包豪斯办学形式自然是当今诸多设计院校与专业的范例,强调学生的技能必然成为当代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倾向,再加上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走向设计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设计史论内容[1]。无论从历史沿袭,还是设计专业特性,能够身体力行实现创意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势下,设计史课程不受重视,成了设计专业学生的选听课程。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史论类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与其他技能性和设计实践课程相比,它被定义为理论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为摆脱工业设计史课程被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但更切实有效的做法是进行课程教学实验与改革,使工业设计史与设计融合,带动学生能动地获取设计知识,提高认识,启发设计思维,丰富设计方法与途径。很多高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诸多设计教育者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教学观摩与课堂教学经验,对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归纳。

(1)教与学被教材束缚,对学生的考核大多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测试,机械式的枯燥记忆很难激励学生主观能动地进行扩展阅读,有限的设计史论知识很难让学生系统理解设计的发展与流势,更不会健全史论框架[2]。

(2)课堂教学以教师的单一讲解为主,学生多以观望的态度学习,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设计作品和风格漠视,缺乏理解,不会分析。

(3)工业设计史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渐遗忘,在设计实践中不会联系史论知识,不会借鉴历史上的设计案例与设计方法。

这些问题在工业设计史课程中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改进,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借助辅助教学手段与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专题研究与评价、作品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等形式。

1.专题研究与评价

以往,工业设计史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展开,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更为丰富的图片与视频史料,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所涉及的信息量同样有限,并且在教学中常伴有教材作者和讲解教师的主观见解。学生不会能动地思考与研究,更不会追根溯源,查阅原文资料。这违背了鼓励学生构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与阅读这一教学初衷。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之前以教材为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选取适宜的时机穿插专题研究:教师辅助学生选择题目,进行定题分析研究与课堂演示,教师引导与评价。以此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收集、理解和表达知识。

专题是将线性的教材内容打散重组而成的平行、独立且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小单元。专题与教材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是学生将来要呈现在某一课堂上的主题。教师在辅助选题时可以给学生较宽泛的范围,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中国明代家具设计,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派,波普风格,高技术风格,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德国现代主义,荷兰现代主义,瑞士现代主义,美国现代设计,理性主义,绿色设计,当代设计,等等[3]。在这些大纲中,学生甄选感兴趣的专题,并与教师探讨确定详细的题目。选题与定题的方式是多元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与学生的倾向进行确定。定题之后,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图书、互联网资源等途径收集整理资料,分析与研究,以课件、视频或专题报告书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再把这些专题合理穿插到授课间隙中,给予每个专题适宜的时间进行课堂演示。通过演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观点,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对于专题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最初的观点是不完善的,而且不同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需要随机应变,通过与学生沟通和评价对其进行引导,最终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概念。但要特别注意一点,给学生布置专题,并不意味着把课程全部交给学生讲解,工业设计史以教师讲解、梳理设计历史脉络,分析设计作品与风格为主的课堂形式是不能被取代的。

以专题辅助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比以教材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更生动与直观,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另外,专题研究由学生独立完成,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要求明确,容易促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通过专题研究,学生会更多地关注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框架,进行扩展阅读,感受到开卷有益,由机械地获取知识转变成知识的探求者。

2.设计赏析与临摹

工业设计史传统教学多采用单一的讲解形式,期末以论文或试卷形式检验学生对整个史论的掌握情况。学生课堂听讲,课后或考试前记忆,记忆成了学生学习史论的唯一利器。学生缺乏研究设计作品、风格与设计方法的激励,完全成了设计历史中无数经典设计的远观者。当问及学生喜欢的设计师、设计作品与风格时,多数学生的回答是“都差不多”,“让我想一想”等。这说明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的丰富刺激与责任的因素。所以,在史论课程的教学中大胆引入设计作品赏析与临摹作为辅助,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与设计史中各类风格与作品的联系,研究设计作品及相关史料信息,设身处地地进行主观感受,培养审美能力。

设计赏析与临摹可以在课堂和课后同时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类设计风格流派中的典型设计师与设计作品进行分析。设计发展至今,已经有海量设计作品诞生,所以教师选择赏析作品时要注意其典型性,抑或根据授课学期的时下性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选材,如汉宁森、潘顿等设计师的灯具作品,彼得・奥普斯维克、柯伦波等的座椅设计[4]。这些作品是创意的体现,同时包含设计师对形式、材料与技术的探索。在赏析过程中,注意介绍设计者、时间、设计特点及风格特征等史实性内容的客观性,尽量减少教师的主观评价,评述的任务交给学生,并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任务:选取某一风格流派、某一设计师或某一设计公司与机构的一件或几件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与临摹,从而拉近学生与设计史料的距离,引导他们自主研究产品的尺寸、比例、造型、功能与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学生会通过课外读物、网络等方式收集产品信息,也有部分学生会参观展览或卖场,实地测量、研究与感受设计作品。作业完成之后可以进行集中展示与讲解,教师进行讲评。

这一课堂辅助从理解风格流派、收集资料、赏析作品、临摹设计到展示与表达。学生收集资料,理解产品与相关人物流派,研究并临摹产品,切实消除了史论与学生的距离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倾向,为日后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3.进行主题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具有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特色,设计思维的培养与设计行为的训练是今天各大设计院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工业设计史课程是人类设计活动积累的总结,它记录了人类砍砸石器,制作陶瓷,批量生产,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多元的设计活动[5]。其中涉及大量的设计案例,并阐述了对应的设计理论。这些对培养设计思维和塑造设计思想,提高审美与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业设计史课程并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程,它是实践的总结与思考,最终应该回归到设计实践活动中。而现阶段以单纯讲解和论文形式为主的工业设计史教学基本处于学过即过的状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多被束之高阁,学生很难把所学案例与方法运用到设计中。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入实践性的教学辅助,最有效的设计实践莫过于“设计”本身,即以主题设计的形式辅助以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

主题设计进行的理想时期是在重点课程内容结束之后,教师选择具有专题性、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设计风格,如设计一款具有所学风格特征的座椅、灯具等,当然题目的拟定是宽泛的。设计题目的拟定还可以参考学生前期的专题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报告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倾向进行定题,学生选题,分析研究历史案例与方法,启发思维,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新的思考点完成对设计史中代表作或历史风格的设计实践,这其中有作品的研究,风格演变的探索等。图1、图2是我校学生以历史为启发进行的座椅设计:耳型椅是从萨尔瓦多・达利在1936年设计的梅维斯唇形沙发中获得的灵感,并融合了人机因素,使整个流露出波普的新奇与独特;琴键休闲椅显而易见是以钢琴琴键为灵感进行的设计,黑与白的搭配颇具视觉效果。

主题设计形式即可让学生欣赏、研究历史作品,从设计案例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同时促进学生对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发掘。图3是与艾洛・阿尼奥的小鸟椅同名的座椅设计,学生以小鸟椅为出发原点,联想到张大了嘴等待喂食的小鸟,以此获得了创意点。设计中采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对小鸟形态进行抽象处理与表现。将稳定的座椅倾倒即可变身为一款摇椅,两种使用方式的巧妙设计可圈点,不失为一款趣味与感性并存的设计。这一设计充分体现出设计史与设计的关联性。只要学生不断理解、研究与认识,一定会丰富设计思维,谙熟设计方法。

将主题设计实践作为设计史教学的辅助,可加深学生对设计史内容与方法的理解,又可强化学生的审美与设计能力。设计史中的主题设计辅助是将历史与当代进行融合,学以致用,更直接地把史论知识融入学生思维体系与设计活动中。设计行为的参与反过来又验证了工业设计史中涵盖的设计思维。

以上三种辅助形式对工业设计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要使他们发挥既定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辅助与课程内容、课程时间相协调,合理穿插与布置,不能盲目运用和依赖这些辅助方法而忽略课程内容的讲解;另外,要注意专题研究与评价、设计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之前的引导和之后的评价,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经历这些环节,而不进行引导与评价,就会缺失对学生的激励,没有激励的辅助环节不能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研究与设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史的意义与重写设计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2):18-21.

[2]袁翔,何人可.基于反思学习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J].装饰,2013(05):75-77.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09).

[4]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5]姚君.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艺术研究,2010(02):162-163.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2篇

工业设计在中国发展已有40余载,每年关于工业设计的科研论文、教改论文数不胜数,大家都在潜心研究工业设计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凤毛麟角,多数不是去了广告公司,就是去了装饰公司。究其原因,是学校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还是学生本身就不喜欢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呢?也许两者均有。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于工业设计的本质不甚了解。

(一)思考“为什么”的设计

工业设计教学不能只是“培训中心”,它必须围绕产品创新的目的和内容来进行,而不是仅仅塑造形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也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思考工业设计“为什么”的设计。产品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教师应更多考虑的是“为什么”设计的问题,而不是“怎么样”设计的问题。①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设计冰箱”这个问题的提出,它的重要性就远远高出于“我们怎么样来设计冰箱”。前者问题的重点在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则是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明确地知道如何去设计冰箱。为什么要设计冰箱,因为人们要储藏食物,延长食物的新鲜度,最好还要节省能源,明确了人们对冰箱的需求点之后,我们才能设计出更好地为人服务同时又节能的冰箱。“怎么样”仅仅是围绕“物”该怎么设计的问题,而忽略了人的生活。

(二)抵制“技术崇拜”

工业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创造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教学也应该是一种创造观念、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造型技法的训练。它不是单纯的技术崇拜,这些都容易使学生步入一个误区,这是因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我们的设计品质。无论多么卓越的想法,如果没有与之适应的技术将其表现出来,就只能是空谈。技术只是实现想法的一种手段,我们学习手绘、计算机软件都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我们的设计想法和设计思路的,无论手绘多么洒脱,计算机图纸绘制得多么逼真,没有好的创意和想法是无济于事的。这就像是朋友之间表达情感,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写信,或口头表达,只要情意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有的学生每天沉迷于各种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恨不得所有与专业相关的软件都很精通。这种执著坚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赏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学生把自己定位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即绘图员。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把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传达出来,将设计概念转化为现实产品。何况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日后必定会有更简捷、高效的软件出现将其替代,因此不必将时间过多地耗费在对各种软件功能的探索上。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更多的设计思维,储备更多的设计想法。所以,我们要避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做好学习计划,有选择性地汲取相关知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三)鼓励“眼高手低”

在教学中有教师这样总结:“学习设计,尤其是学习工业设计要避免‘眼高手低’。”这是很多务实的教师,特别是强调实用的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避免“眼高手低”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我们学习设计初期阶段的一种状态,并且这种“眼高手低”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鼓励的,因为“眼高”说明学生对于设计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已经具备了区分设计优劣的鉴赏能力;而“手低”说明学生目前掌握的技术不能达到自己所认识的水平的设计。如果“眼高”的认识水平都没有的话,就没有机会“手低”,也就是说,如果认识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的话,是不可能做出出色的设计的。因此,“眼高手低”是学习设计的初级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只要这种“眼高”不是盲目的,在经过思维与技术的磨练后,就有可能有收获。

(四)倡导“以史为鉴”

另外,“以史为鉴”也是学习设计、提高认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史论类的课程也是目前高校学生厌倦的一类课程,常感觉枯燥无味。但是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史论类的课程,尤其是国内外各个历史阶段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它们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人们的审美追求、消费观念等社会现象。我们学习工业设计,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历史的眼光和逻辑来看待这些产品。“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迷惑,也能提供给我们一条清晰明朗的产品设计发展路线,使我们能够从宏观上去认识设计,把握设计。我们不是孤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设计先驱取得的成就已经给予了我们一个很高的起点,我们没有理由舍弃这种捷径。以历史观的观念重新解读那些已经过历史检验的设计成果,是一个设计师取得突破的前提。可见,“以史为鉴”在任何时代都不为过。②

二、工业设计教育的出路

当今的设计科学,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要重思和重构新的设计智慧。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最终价值尺度也是人,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的、持续的发展,新的设计必须回归人的全部现实生活,回归人。我们给学生布置题目的时候就可以以“慢”为主题来进行产品设计,因为现在社会都是快餐、快节奏,让人“慢”下来是一种全新的、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高度的自信。这样的题目很开放,可以给学生无限的创造空间,同时慢设计(SLOW Design)涉及的是“为什么”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头脑风暴来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相信这样的设计题目比某种家具设计、电器设计更有意义。设计实际地面向人的全部生活,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面向人类真正的需要和价值的回归。我们应该给学生灌输这一点,让他们在最初近乎于“白纸”的头脑里形成真正的设计智慧,从而对我们国家的制造产业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注释:

①朱媛.回归设计的起点——工业设计概念与意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7.

②韩然,吕晓萌.说物——产品设计之前[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史;情境;模拟;协作;归纳;艺术教育;设计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sign History

TAN Yuan-yuan

工业设计史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7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80%以上的院校开设了设计史课程。[1] 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透过设计各种思潮和风格的演变及其发展的历史条件,正确的理解设计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使学生了解当代设计的“来龙”,从中得到启迪,为将来的设计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对产品设计发展趋势能够做出判断与推理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此类课程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设计品位,形成个人风格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设计史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设计史课程其在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不明确,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厌学等多种问题,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理论指导实践成为了一句口号。教学研究针对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的困境展开,尝试从教学模式入手找出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与方法。

一、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模式弊端

工业设计史课程,虽然作为大多数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全面实现课程目的。主要的教学模式有如下两种:

第一,“走马观花”型,以培养掌握工业设计史基本线索为目标的记忆能力培养模式。大多数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和教师把工业设计史列入纯理论课程范畴,重点培养学生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轮廓,并有所记忆,而不至于对设计风格一无所知。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沿袭美术史的方式,教师按照时间线索、设计流派的发展进行讲授。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测评方法。现代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发展至今也有百年之久,事件、人物、流派众多,知识量大,短短三十多课时的学习对设计现象和作品的分析也只能流于表面。冗长的史料容易使学习枯燥,针对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通过增加历史典故、案例从内容上吸引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形式上吸引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其弊端在于,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讲到哪里,学到哪里。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为了应付闭卷考试而记忆,考试结束后知识也随之而去。再者,即使有部分老师利用少量的时间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也因课时的不足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驻马看花”型,以完成专题作业的方式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模式。这种模式的特色是以专题作业贯穿课程的学习,“寓学于做”。教师很少讲课,则是充当引路人,帮助和开导学生思路,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题目的设置一般是要求对某一设计史现象、设计组织、设计风格变化进行总结与分析。学生通过资料检索、调查、汇总、分析,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根据调查深度和汇报水平综合评价,确定课程成绩。[2]其优势在于能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的深度。弊端在于,课时有限,对工业设计史的全貌了解不完整。每个学生选择了不同专题的内容,自然容易导致其无法看清设计史的轮廓。再者,愿望美好,但是精力有限。在这种模式下,多数学生脱离了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难以全面实施,课程的学习就无法达到预定的效果。一个教师指导一个学生完成作业全过程,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随着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升温,高校扩招造成生师比严重失调,自然班级人数急速扩大。当一个教师面对15个,甚至是30个学生的时候,还能保证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按要求完成作业吗?恐怕很困难。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模式更适合于研究生层次的教学。

本科生的工业设计史教学是“走马观花”,还是“驻马看花”?这二者的教学模式各有优劣。如何取舍?亦或是合二为一?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模式不是选择题,不是“1”就是“2”;教学模式不是判断题,不是打“√”就是打“w”;改革教学模式更不应该简单的公式,“1/2+1/2=1”。笔者认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相应地调整教学模式。上述的两种教学模式,虽然各有弊端,但是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目标,创造新的、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情境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1989年,由Brown、Collins和Duguid在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的论文中首先提出了情境学习的理念。他们研究发现:一些在作坊从事职业性工作的人(譬如:手艺人、木匠、修车工人、面包师傅等),虽然没有受过科班的完整的教育或专业训练,只是从学徒做起,却能如专家般地解决工作上的困难,探究原因所在。不难发现这些人是在真实的工作活动中学习,并依据平日工作中与情境互动的经验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种现象表明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受环境中活动的影响,与情境互动,与已有知识重新组织、建构的结果。[3]情境学习有7个主要观点,分别是Diverse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ce、Authentic tasks、Professional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Technological anchored instruction、Seamless assessment、Collaborative social interaction、Assistant role of teachers。学习应该像学徒一样,由师傅口传身授,在真实的专业领域环境中,才能习得扎实的知识,结果根据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成品来进行评价。与师傅不同的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以指导、参与的方式来协助学生,鼓励他们以群体的方式来学习。

“情境学习”一经发表,立即引发了教育界对传统教学的反省。美国范登保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认知科技群(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CTGV)基于“情境学习”的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出了“锚式”教学模式,并设计了具体的教案和教材,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来研究学习者的知识构建历程,希望学习者在模仿真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出有用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4]“锚式”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画面帮助理解,采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创造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思路不同也许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经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十年来,高校的部分专业教学引入了“情境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应用性强的专业,例如,语言学、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等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都比较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史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逐渐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从上述两种工业设计史现行的教学模式来看,其与“锚式”情境教学法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但也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情境教学设计来完善。

三、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情境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之前,笔者主要以“驻马看花”型的教学模式讲授工业设计史。教学实践发现:仅以图片示例无法完全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无论是在听讲还是在作业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大,学习主动性不够;一个学生做一个设计史案例分析往往不深入,讲评耗时长,一组学生做一个案例分析容易养“懒汉”,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情境教学模式改革中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创造逼真情境,激活历史。让枯燥的史论内容跳出纸面,生动呈现,从逼真的情境中去学习;第二,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兴趣。创造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主动学习;第三,改革作业形式、激励合作。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效果。工业设计史课程是对已经发生了的历史现象的陈述,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历史文本性问题和时间的关系,对于产品的诞生,我们无法模拟出完全真实的背景和环境。因此,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应该狭义的理解为创造、还原尽可能真实的知识背景环境。重点是在于对群体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和能力的培养,既提高学习的效果又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将来走出校门的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基于此,首先针对32课时、28人一个班的课程,进行授课计划、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并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的方法创造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

授课计划设计安排10个课时进行工业设计史的概述,重点交待每个代表性阶段的社会变革和主要的流派、设计师,余下22个课时进行团队作业和讲评。作业内容设计为指定作业选题,根据时间线索划分为7个选题,包括设计的萌芽阶段、中国手工艺设计阶段、国外手工艺设计阶段、1750-1914年的设计、1915-1935年的设计、1940-1990年的设计、1990年至当代的设计,在指定的选题范围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或设计师、设计团队、设计现象进行研究,总结特色和产生的历史条件。选题的范围涵盖了工业设计发展的所有阶段,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作业形式设计为团队作业,以ppt形式的研究报告完成将学生分为4个一组,一共7组。团队的组成原则是每组提交的报告不再只是最终的研究结果,而是要求记录完整的研究过程,包括小组的讨论记录、研究计划、进度完成情况、研究结果等。

情境教学的实施如下:(1)充实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设计是美化生活、美化生产的活动,它的灵感和艺术一样来源于生活。在讲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设计内容时,以影片《蒂凡尼早餐》为背景和线索,真实的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真实的体会那个时代的生活节奏,引导他们发现影片中的经典产品,分析设计作品产生的历史原因,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对产品发展演化进行总结与归纳的能力。(2)指导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题作业内容,适时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进行。例如,在团队作业之初,引导学生应用设计方法学所学的头脑风暴等方法,组织进行集体头脑风暴,确定具体选题内容和分工,以便于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3)指导老师按每个小组的计划严格检查进度,确保研究顺利按时完成,对每个团队成员的作业进展情况进行点评,督促学习。(4)最后一次课,分组进行公开的研究汇报,各组之间可以通过讲评相互学习。由于作业按工业设计史的主要发展阶段进行选取,因此,集中的讲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和加深对设计史发展轮廓的印象。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构建设计史的知识体系,旨在提高其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象史计史课990进行了相应创造、还原尽可能真实的知识背景环境,四、情境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针对“创造逼真情境,激活历史”、“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兴趣”、“改革作业形式、激励合作”等三个问题进行的情境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影片模拟、还原环境的方式,使学生拓展了知识摄取的范围。在他们的传统印象中,设计史的研究媒介仅是铺满尘土的资料和图片。其实,除了影片之外,也许还有更多的媒体、介质可以让我们更真实的重述历史。使学生提升了搜集资料的能力和眼界。其次,团队研究的作业方式,使学生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督促,不仅可以弥补教师面对大批量学生指导的照顾不周之处,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再次,有目的性地按教学大纲内容安排的作业题目,使各团队的学习涉及到工业设计史的各发展阶段,完善了“驻马看花”型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不完整的缺陷。通过课程最后的集中汇报,学生可以对教师在课程之初对设计史发展做出的概述,与学生各团队作业所构建出来的设计史外貌进行比较,进而加深学生对设计史全貌的印象和记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最终达到“寓教于学”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学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课程的改革只选取了课程内容的部分节点进行尝试,计划、实施、评价的系统还不完善,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徐跃.改善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的一点思考[J].装饰,2006,(08):92-93.

[2] 杜镰.工业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58-259.

[3]刘伟.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高工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水平[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会论文集[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112-116.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4篇

沈榆与设计的故事还得从他的求学时代说起。“1980年,我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装潢班求学,进校之初对设计可以说一无所知,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如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刚传入国内之时,工艺美术学校便引入课程,由老师授课,训练设计基本功,使我对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专业课老师颜鸿蜀老师请到当时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王环秘书长来校作讲座,并两次邀请家化公司“美加净”品牌设计师顾世朋老师授课,让我们在那个物资及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第一次看到了化妆品。母校给我们提供的这些课程使我们尽可能系统地认识设计,特别是设计如何运用到实际产品中,如何让企业从中受益,又是如何让民众享用设计,这些知识在当时都是难能可贵的。”忆起母校,沈榆如是说。

或许现在大家都明白用死读书本的方法去学设计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老师已经采用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启迪学生对设计、对美学的思考,在谈到这一点时,沈榆饶有兴致地回忆道:“给我们上工艺美术史的朱孝岳老师在给我们解读中国美术思想时,声情并茂地引用了‘上轿姑娘哭是笑,落第秀才笑是哭’等实例来启迪我们的思考,此外,有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在当时还是非常荒凉的外冈镇校区桃园中,朱孝岳老师用小提琴给我们独奏《梁祝》片段,这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学’课,至今难忘。”

最令沈榆难忘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图书馆的藏书,据他回忆,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早在他求学时代的80年代就采购了大量的外文版世界著名设计杂志和设计专著,沈榆及其同学虽非常渴望能够学到这些书籍真正的精华,但限于当时英文水平,也只能看看图片去了解大概内容,朱孝岳老师鉴于这种情况自学英语900句,“那时经常可以听到他在破旧板车的颠簸中大声朗读英文,为的是为我们翻译设计原著,在朱孝岳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不仅体会到了书中精华,也开始意识到了外语的重要性,在朱孝岳老师的鞭策下开始学习外语,以致终身受益。”

毕业后,沈榆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缘素并未因此终结,他留校担任教师,把老师教给他的一切传承下去,“当时老教师亲切地称我们为‘小老师’,我当时跟随罗兴老师任教于造型设计专业,罗兴老师的舅舅是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他本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对构成理论十分熟悉,于是他率先在学校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此外,还带我到他家里去看他收藏的包豪斯风格的家具,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还记得朱孝岳老师帮我总结教学成果,并推荐到《实用美术》杂志发表,为此我兴奋了好几天。”

当笔者提出让沈榆以一句话来描述下母校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对自己的影响时,沈榆如是回答:“所有的老师都是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充分的个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培养了我们,使我们初步看到了国外设计的成果和方法。”

二、梦想照进现实

沈榆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上海设计创意中心秘书长、教授,曾是日本千叶大学工业设计系设计史、设计论研究室交流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传统资源、技术再利用”,是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的始作俑者,也是主要筹划者之一。作为熟读国际工业设计史,具有近10年工业设计史论教龄的学者,“深感讲解国际工业设计史较之讲解中国工业设计要容易,因为有大量的现成专著、文献可以查阅,而中国工业设计史只有一些零星的片断,要串联起这些片断,并非一年半载能够解决问题,随着历经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些前辈在近年相继去世,一些史实将成为永远的谜团。此外,由于中国的当代工业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虽然经济总量堪称新兴经济体的楷模,但在发展中重模仿,轻原创,重学习,轻实验,缺乏自主原创的技术和在产品上的应用,人们几乎来不及整理过去就要面对未来,大量的历史材料、设计过程和历史产品被迅速淘汰,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无人整理,成为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史的一段空白。因此,建立一个记录中国设计发展历程的博物馆显得十分的重要。”正是基于记录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初衷,沈榆走上了一条筹划工业设计博物馆的15年艰辛之路。

据他回忆,15年前当他第一次将一件中国生产的电熨斗收藏的时候,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行走在了筹划工业设计博物馆的“不归路”上,更没预料到筹划工业设计博物馆会是如此艰辛。由于中国工业设计史资料欠缺,他只能从一手资料入手,访问尚在人世的前辈,走访已去世设计师的家人,进行录音、录像,发动旧产品回收站员工,告诉他们只要写有中国字的产品一律留下有待甄别,并以优惠价格购买。

“分专题,进入到原企业内发掘资料是一项更艰苦的工作。原江西省景德镇有10大陶瓷厂,改制后相继破产,研究团队进入厂区收集技术资料,走访当年的工人、技术人员,初步还原当时生产销售的情况,研究团队的动机迅速被当地一位老者‘洞察’,并且发现这是一条生财之路,于是每当团队抵达,他都准备了相当可观的‘旧货’出手,于是当年保密的技术文件工艺图纸都被团队运回。”

随着工作的展开,包括沈榆在内的一些骨干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渐渐有了清晰认识,分歧也随之而来,“井冈山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连沈榆也无法回答,一些人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未来都充满疑惑,渐渐地“有尊严的人”都相继离去。此时千叶大学原副校长宫崎清教授却以自己从事日本地域开发40年的艰苦经历鼓励团队,并慷慨地赠送大量的研究书籍和论文,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张福昌教授热情地推介团队成员论文到国际刊物发表,以扩大影响,周爱华女士召集在玻璃、热水瓶行业的技术科、设计科前辈提供线索和文件,原瑞典驻沪总领事馆爱娃女士申请资金,请团队考察瑞典国家设计博物馆……“工作虽然惨淡,却还感到一丝的快乐。”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的实质性进展发生在2009年秋日的一个晚上,在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夏雨的引见下,我与上海汽车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国新在上海市内一个普通的茶室内相见,商定要在未来建设的‘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园区内创建一个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稍后加入的园区总经理张善晋是一个中国设计的狂热者,现在逢人便讲中国工业设计历史,并以自身的努力推动着建设工作。”“三剑客”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充满想象,脚踏实地地展开工作。沈榆回忆说:“十五年来,我逢人便讲想建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的‘故事’,大家在赞赏之余,都显示出一种爱莫能助的无奈,唯有张总充满信心,没有他及其团队的努力,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还只能在人们的想象中。”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的主要藏品及内容是怎样的?”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旨在收藏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收集与之相关的设计轶事和文献,目前展出的700余件产品以及设计师回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工业设计的特征及发展脉络。”

博物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造物智慧”,展示中国传统机械的代表性经典产品,并以深入浅出的图表介绍了中国造物的巨匠之作《考工记》;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介绍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程以及中国民族品牌产品设计的特色;第三部分:“新中国的工业设计实践”,含装备产品设计、电子整机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钟表设计、照相放映器材设计、轻工业产品设计几大版块,其中有镇馆之宝红旗牌770轿车、上海牌760A型轿车。还有和平牌、东方红牌,上海牌581手表,华生牌全系列产品,第一代黑白电视机,熊猫牌、红灯牌收音机,58-ll型照相机等100余件珍贵藏品,同时收录展示了产品设计的轶事;第四部分:“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设计”,以“设计与市场”、“设计与品牌”、“设计与工艺”、“设计与专利”、“设计与文化”、“设计与生活”(简称6大关系)为线索,配以案例,告诉参观者工业设计的真实作用,提升民众对工业设计的认知度。

历史的最大意义莫过于解读现在与创造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这一国内唯一完整记录中国当代工业设计发展史的实体展馆,无疑会在中国当代及将来的工业设计中抹上华丽的一笔。它有着怎样的建馆思想?将对当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生哪些影响?沈榆为笔者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

“博物馆旨在展示工业设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不仅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启迪当代设计师的智慧。参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从自己国家的经典设计中找寻灵感,延续文脉,提升产品附加值,德国大众甲壳虫轿车、日本的电饭煲均是推动他们创造出更新设计的成功案例。工业设计的理念还需要普及,所以作为科普基地的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现除了为专业设计师提供了研究基地,同时也能起到普及工业设计知识的目的。”现如今每月接待近千人次参观,每周六、日开放,并由专人做讲解,同时由行业专家穿插作专场讲解。开馆以来已经邀请了科拉尼、喜多俊之等著名设计师来办展览,同时与德国驻沪领事馆、哥德学院合作举办了更新德国展,还举办了“下一秒”青年设计师展。

《解放日报》曾以《溯源中国工业设计,不仅仅是怀旧》为标题,以整版篇幅报道,东方卫视《创意天下》多次报道,大量专业杂志、网站报道该馆。

德国著名设计师科拉尼、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副主席刘小康先生等行业专家对此作了高度评价。阿尔卡特设计总监和英特尔资深设计师都认为这是一个能催生当代设计师创新灵感的博物馆,来考察的企业参观了博物馆后坚定了入园的决心,为园区带来了经济效益,并迅速集聚了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外工业设计相关产生链上的企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盛赞此举为创意园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对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不遗余力

近十年中,沈榆始终致力于国际设计间的交流,促成了德国驻沪领事馆、德国哥德学院合作举办的“更新德国”展,与瑞典驻沪领事馆合作举办了旨在宣传节能设计的“视觉电压”展,并引进了“创新72小时”等一系列活动,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忘记中国的设计师,特别是让上海设计师脱颖而出。

在上海经信委推举的影响上海设计的100位设计师和设计机构中,沈榆推介了他的母校成为其中之一,同时入选的个人还有工艺美校家具班校友,现任JWDA建筑设计公司副总裁的柴之清先生及同为校友的现任日本RIA设计公司中国总代表曹炜先生。另外,老校长朱孝岳老师也一并入选。

“我了解到除了创建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您还是今年的中国设计大展产品设计主题的总策划人,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此次设计大展的故事吗?”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设计取得了迅猛增长,设计产业覆盖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形体。中国设计大展的举办,将构建一个具有专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部级展览平台,引领和促进中国设计的创新发展,汇集和展示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推动中国设计和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设计大展旨在‘鼓励中国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生活进步”’,沈榆说。

在沈榆负责的产品设计版块,他同其他两位策展人通过对本领域情况的细致调查与审慎研究,突破简单的以行业分类的原则,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确定了产品设计版块的主题:高端之路,重点展示设计在重大工程、科技转换与产业转型中的创新贡献与应用:品牌活力,重点展示设计在民族品牌流失的现实下的品牌重建与持续努力;传统转换,重点展示民族文化及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造性应用与价值拓展;协同创新,重点展示设计在着眼于未来的乡土重建、绿色生态与协同发展中的创新探索。

“集成创新”、“品牌重建”、“协同发展”,此次设计大展的关键词体现了沈榆对设计中传统与创新关系的一贯主张,即“创建与再生的关系,传统的创建与继承是再生的基础,再生是创建与继承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创建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再生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5篇

文章对《工业设计史》课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弊端,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并期望对相关的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设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多以实践课程为主,但从整体知识结构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空洞的,工业设计史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必修课,是对工业设计变迁发展的梳理与研究。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各种设计流派、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借鉴传统,增强设计创新能力。该课程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建立与设计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课程目的,小部分教师对培养目标也存在忽视的现象,这使得工业设计史的课程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种来自学生的观点认为,应当快速培养自己的所谓设计能力或是电脑绘图能力,才能够适应社会及就业的需求,与之“无关”的课程都不需要认真听讲。工业设计史等理论课程被这类学生归之为“无关”课程。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工业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实践,理论只是实践的补充,持这种观点的既有学生也有教师,这就导致了工艺设计史课程被“有色眼镜”看待,教学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种现状下,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都受到了影响,有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满堂灌”,导致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或为创新而完全摒弃传统教学,导致教学内容随意无章法,而学生更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面对该课程的态度,这些情况使得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二、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与学联系不紧密

大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史课程使用单纯讲授的授课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大班教学模式也导致课堂学术氛围不浓。而且由于理论授课一次只开设两课时,所以课程学习时间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深入开展,也无法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这导致了学生对工业设计史课程内容理解片面化。在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中,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设计历史并让学生探索个人未来的设计道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配合,是需要探讨和改革的部分。

2.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

首先,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工业设计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出现了脱节现象。其次,教学内容多采用通史教学的方法,忽视了对个案的具体解构。这种教学形式固然是注重理论基础的建立,希望学生能够接受到较为全面的知识,但是却背离设计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次,因各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工业设计史教学方式比较固定,无法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开设工业设计史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学习和传承传统设计及其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设计创新。但在教学改革探索中,仍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有其合理性,在改革中不应一概加以否定。

三、工业设计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1.让学生将理想带入课堂

现代设计教育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过于重视应用性,忽视基础理论学习。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也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现代社会对于理想的漠视,对于现实利益的追逐都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有所体现。但这并不是说社会问题我们就可以忽视或者推脱,而是要担负起改革的责任,从每一堂课开始,让学生了解理想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敢于去梦想,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偏见,认识到工业设计史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相关案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学习与设计是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课程,老师提出要设计一个产品,要求能改善早产儿的保暖问题,但成本只能是医用恒温箱的1%,也就是200美金,学生自发组成一个团队,经过调查、设计、测试,最终设计出了这样的产品。在课程上获得老师的好评之后,他们进一步将产品细化并推向市场,现在这个产品投放到贫穷地区,已经拯救了数以万计的婴儿。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成为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才能成就更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世界的事情,这也是教育的责任。

2.扩大授课区域

工业设计史的部分教学内容是对各种设计流派和优秀设计产品的分析讲解,所以不应只在课堂中学习,应该走出课堂,走到博物馆、设计院、展览馆,甚至商场这些地方,亲身感受设计带给我们的能量和启示。每位在校的大学生都对社会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走出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为了更好的了解设计的本源,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到农村,进行野外调研,获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对生活、对周遭的事物和传统的工艺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丰富了工业设计史的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在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这样的互动能够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和总结,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3.将实践环节融入教学之中

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理论来源于实践,历史是对前人实践基础的分析、理解、总结与思考。可以说工业设计史的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设计实践,学生将理论学习中了解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环节后,才能够对学习过的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设计实践引入工业设计史的教学之中,才能形成完整的工业设计知识体系。

四、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课程目标的设置需要授课教师完全理解并消化,只有明确了解课程的培养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进行之后的一系列教学工作。此外,应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工业设计变迁脉络,包括各种流派、关键节点及代表作品,初步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进而了解工业设计的内在动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架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对学生开展设计工作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实设计基础知识,提升艺术素养,为成为优秀工业设计师做准备。

2.优化课程结构

优化工业设计史课程结构,是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充分考虑设计课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育之所以不断改革,是试图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业设计史的教育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为设计出优秀作品提供创作依据。将工业设计史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交叉,既增加了学生之间多学科、多专业的交流,又满足了社会当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引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工业设计史的理论学习中有所感悟,进而在设计实践中有所创新,让理论学习变得更有价值。

3.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案例,结合数字化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如果经常更新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产生一种追寻新鲜事物的感觉,也会使工业设计史的课程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根据工业设计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邀请优秀设计师走进课堂,让他们为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有机会面对生产第一线上的工作者,并结合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此外,更新工业设计史的课程内容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线”结构,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工业设计变迁发展史进行总结与讲解,形成一条时间线,从过去到现在,设计流派和时尚是怎样发展的,通过对这条“线”的学习,学生会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工业设计的整体发展脉络。二是“点”结构,在这条“线”上进行个案分析,让学生的认知更为立体,更为清晰。

4.调整教学方法

将工业设计史的教学方法调整为快乐教学法,使教学课程处于轻松、愉悦、和谐的状态,学生如可以以一种愉悦的状态进行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学习,就能轻松的接受知识的输入,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架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和创造力都可以达到最佳状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让学生进行快乐学习的前提,是我们先要做“快乐老师”。快乐老师,不仅能在课堂快乐地教学,在课后也能和学生快乐地相处。教师和学生就能共享到教与学的快乐,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5.改良评价体系

由于工业设计史归于理论教学,所以大部分院校的评价体系是试卷考查或者是论文考查,这种考查手段使得学生经常死记硬背知识点,为了应试才进行复习的工作,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喜欢工业设计史的内容,所以改良评价体系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程内容中引入了设计实践,所以可以将评价体系改成“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践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程度,自然而然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设置不同比重,实践占总成绩的30%,理论占70%,或者将理论内容考查置于设计实践中共同进行考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将实践引入理论课堂,进而实现改革的目的。

五、结束语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我们希望从该门课程中学生学到的是发现当下生活的设计需求,进而满足生活中的设计需求,这不仅是由课程来推进的,更多的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体会。工业设计史教学对传统的、相对独立的设计史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化改革,以趣味的教学,结合当下生活现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适应时展,是符合社会需求的。

作者:朱荔丽 李若男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6篇

在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博士生、博士后及硕士生的培养。清华要求本科生与硕博生的比例是1比1。清华美院美术学原二级学科2003年建立博士点,在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当代艺术研究及公共艺术研究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张仃、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陈丹青、包林、陈辉、刘临等教授为导师,在全国率先招收绘画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博士生,培养了绘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2000年,清华首先由张仃、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陈丹青等教授开始招收“绘画博士”时,当时曾引起非议和讨论,并受到有关兄弟院校的反对,现经过十多年的博士生招生培养,已毕业约50名绘画博士研究生,他们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工作,在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清华建立起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复合型博士生培养的教学机制,而原反对清华招收绘画博士生的单位也开始招收绘画博士生。现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单位均在绘画博士招生与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适应了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人才的需求。清华近年又以李象群教授和许正龙教授为首,开始招收与培养雕塑艺术创作与雕塑理论相结合的博士生的新的尝试。与此同时,清华美院自2003年建立美术学博士点后,在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招收和培养博士生。2004年国家批准清华设计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已招收和培养了近五十名艺术学博士后人员,开展艺术学相关课题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

2011年,经国家批准,艺术学由原来文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上升为和文学门类并列的艺术学门类,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艺术学门类下属美术学、设计学、音乐舞蹈学、影视戏剧学及艺术学理论五个一级学科。这次学科升级和调整,为艺术学各部门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艺术学各部门及艺术学理论如何发展,取得新的创造性成果,也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现,对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各个层面,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与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还有诸多工作要做。我国在民国时期兴办艺术学院,以美术和音乐为主,主要培养美术与音乐创作人才及师范教育人才,如上海美专、北京艺专、国立杭州艺专,都主要培养国画、西洋画、雕塑等创作人才及美术师范教育人才,均没有设理论专业。但为各专业开设有中国美术史(或中国绘画史)、西洋美术史(或西洋绘画史)、及艺术概论、美学等主要艺术史论方面的理论基础课。有的综合大学哲学系偶尔也开设艺术理论或称艺术学课程,如南京的中央大学宗白华先生在哲学系开设过艺术学的基本原理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在民国时期艺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艺术学院,仍以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创作与表演为主要教学任务,直到1957年,中央美院才成立第一个美术史系,开始招收美术史论方面的本科生。1983年,中央工艺美院成立艺术史论系,开始招收工艺美术史论方面的本科生。中央音乐学院开始招收音乐学方面的本科生。“”结束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创作与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均同时进行,而在艺术博士生招生和博士点审批方面,主要是理论方向,如美术史论、音乐学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硕士、博士生,现已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文化教育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有了以上的学科发展基础,这使我们艺术学理论学科有了良好的学科根基。无论是美术史论、音乐史论本科生招生培养,还是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生培养工作,都为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教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的文学学科和哲学学科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民国时期的综合大学都设有文学系和哲学系。新中国的综合大学,文学和哲学都是人文社科的主要系科。我国古代的诗论、文论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且诗、书、画常常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所以诗文理论和书画理论呈现出互补互证的状况,如南朝齐梁时期有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庾肩吾的《书品》,诗书画三品同时出现,相映生辉,这说明我国古代的书画理论和文学理论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文学理论常常用“文艺理论”加以代替。在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中,现在所设的二级学科“文艺学”,在1950年代至80年代,我们都称为“文艺理论”,即使现在的“文艺学”,也没有称“文学学”或“文学理论”,而是将“艺”包括进来,称为“文艺学”,这个名称说明,无论是“文艺理论”还是“文艺学”,在研究文学理论时,都是注重对艺术理论的关照。反过来,我们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也要关注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文艺理论或文艺学研究已有很好的基础和丰硕的成果,常常在文学艺术思潮与理论的研究中,文学理论处于前卫状态,他们在观念、思想、方法上常走在前面,值得艺术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加以借鉴。所以艺术学学科虽然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但不要绝对分开,借鉴文学理论的成果来发展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是大有益处的。况且诸如戏剧戏曲理论、电影电视艺术理论,都是文学学科和艺术学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所以在中国文学理论和艺术学理论的联系,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我们要续接历史而不是割断历史。

艺术学和哲学美学的关系亦很密切。西方的美学学科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但仍从属于哲学。后来德国美学家马克斯•德索想将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艺术学,但艺术学和美学哲学仍割不断。黑格尔曾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哲学要研究人的思维和意识精神活动,主要有三大块,一是认识论;二是宗教论;三是艺术论。艺术是人的精神创造活动,是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往往大哲学家也是艺术学家。而美学更要研究艺术创造与艺术鉴赏和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艺术是人类和自然审美关系及人的审美理想的最高表现,美学如果不研究艺术,其领地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朱光潜先生要求不通一艺莫谈美。北大几位美学大家对艺术都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的思想。宗白华、邓以蛰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空间意境和审美形式有精辟见解,朱光潜认为其代表作不是《文艺心理学》和《西方美学史》,而是《诗论》,宗白华、邓以蛰的学生刘纲纪结合中国书画来研究中国美学史,著有《谢赫六法论》、《书法美学简化》、《书法美》、《文征明》、《黄慎》、《龚贤》等书画研究专著。他们能从哲学与美学的高度来审视艺术学问题,提高艺术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在我国,艺术学学科和美学学科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在美学研究中也离不开对艺术问题的研究。我国综合大学哲学系及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所,或文学系中,往往都设有美学教研室或美学研究室,从事美学研究有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中外美学史及艺术理论的研究均有可观的成果。因此,我们从事艺术学理论的同仁应加强同哲学美学学科的联系,以期在哲学美学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上,借鉴其研究成果来发展艺术学理论学科。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和西方航海扩展相伴,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社会学家与艺术学家,对一些新发现岛屿上的土著民以及南太平洋、非洲的原住民进行科学考察与人类学调查的同时,对这些土著民族的艺术活动也进行了考察,他们运用了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土著民族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取得一些艺术学研究成果,诸如德国学者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法国学者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等,艺术学在十九世纪后期的发展,正是靠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和艺术人类学来推动的。所以今天我们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应考虑交叉学科对本学科发展的作用,注重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来进行艺术学的研究,开拓艺术学的研究新领域。我国当代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就十分重视将民间艺术研究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取得突出成果。他的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在民间艺术学研究和民间美术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出版了《民艺学论纲》等多部专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还建立了民间美术博物馆,这都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在我国,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虽只有二年,艺术学(理论)作为原艺术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也只有十多年,但艺术学理论在我国现在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和艺术各部门艺术理论,和文艺学、哲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和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也紧密相连,艺术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艺术学理论提供了借鉴,所以艺术学理论生长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且有我国古代诗论、乐论、书论、画论、曲论之丰厚的学术传统,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潜心研究,艺术学理论新成果是指日可待的,学科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在艺术学理论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要进一步探索。首先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原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没有下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所以无法招收本科生。现艺术学理论升为一级学科后,仍未设本科专业,因此在本科培养方面,艺术学理论还是一个空白。

现其他部门艺术学科大部分都设有理论本科专业,如美术学(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学(设计史论)、音乐学(音乐史论)等,相对来说,这些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体系较为完整。近年有关艺术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又自主新开设艺术管理本科专业,如山东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均招收艺术管理或文化管理本科生,还有的学校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前者还开设艺术编辑学专业,这些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处于探索阶段,取得初步经验,培养的本科生适应了社会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需要。中央美院开办美术史本科专业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开办工艺美术史论专业自1983年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原工艺美术史论后根据学科调整为设计艺术学,2004年,又新增美术学(美术史论)本科专业,清华美院在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专业招收理论本科生。现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在学科方面主要承担艺术学理论,学院计划明年直接以艺术史论为专业名称招收本科生。现艺术史论系老师十四名,从事设计艺术史论和美术史论的教师各一半,有八位教授八位博导。根据老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我们给史论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艺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原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与思潮、审美文化、中国书画艺术、艺术传播学、艺术批评、宗教艺术、民间艺术、艺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还可在绘画、雕塑、陶艺、设计各系选修艺术实践类课程。即使明年将本科专业从设计艺术学、美术学改为“艺术史论”,那么我们开设的基本上还是这些课程,当然我们在艺术史学理论、批评理论方面还可加强,增加新课。

目前,艺术学理论本科教学,一方面可增设艺术历史与理论、艺术批评与管理二个本科专业,前者以中外艺术史、艺术考古鉴定、中外艺术理论等为主课,兼及艺术批评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后者主要开设中外现当代艺术史、艺术思潮、艺术批评史、艺术与文化管理、艺术市场等主课,同时兼及中外艺术史与理论课程。将艺术学理论的本科专业逐步办起来,逐步建立起本科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如果国家没有批准增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或者已经批准增设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办好现存的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本科理论专业,因为这些专业都依托在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亦还要担任美术、音乐、设计创作实践学生的理论课程,理论和创作实践可以互动,理论系的学生亦可有机会多看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展览和音乐表演,这正是中国式艺术类理论学生的优生环境。在西方,艺术史系大都独立设在综合大学,没有艺术实践教学和创作表演的氛围,他们和历史、文学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人文社科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艺术史系一般只有5-6位教师,7-8位算较多了,而10位教师则是大系了。我国的各艺术部门的美术史论,音乐史论、设计艺术史论、戏曲艺术史论专业,已经建立起本科教学体系,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可为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硕博生招生提供生源,也可为艺术学理论的硕博生培养准备人才。即使招收艺术历史与理论(简称艺术史论)、艺术批评与管理(简称艺术批评)本科生,也要依托相应的部门艺术史论,如音乐学院招收艺术史论或艺术批评本科生,恐怕还是要主要讲音乐艺术史及音乐批评理论,而美术学院招收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本科生,也主要还是要讲美术史与设计史、美术批评与设计批评。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艺术史必须要依托部门艺术史才能讲授,西方人讲艺术史,主要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史,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博生教学,任何人都无法讲授“空洞”艺术史,讲授既不是美术史,也不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的艺术史,另一方面,也没有任何“完人”能讲授包括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设计艺术、音乐、舞蹈、电影、戏剧都涉及的艺术通史,所以艺术史论、艺术批评必须依托一、二个艺术部门来组织教学。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明年招收艺术史论本科生,也只能以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为主组织教学,只有在教师可能情况下,可以考察兼顾其他艺术部门的史论教学。

艺术学理论及前此的艺术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我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主要艺术院校及部分综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设有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博点,2011年调整学科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后,不少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学、影视戏剧学博士点的学校,又纷纷新增艺术学理论博士点,我们现招收的艺术学理论方面的博士生数量,在世界上可能排在前列了。另有部分学校,虽然没有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但设有原艺术学二级学科(理论),现为艺术学理论的硕士点,我国艺术理论的硕博生培养,跨越式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艺术学硕博士招生,在1980年代和文学、美学相比,是落在后面很远的,目前招生数可能已大大超过了文学、美学的招生数量。短期类学科消长所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当然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引起的变化和要求产生的。在艺术学理论硕士生教学方面,我仍然主张要依托部门艺术史论来组织教学,一方面可以开设艺术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史学等宏观理论方面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艺术宏观方面的把握及普通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方面的知识修养,另一方面在知识点及做论文时应选择美术、音乐等具体的课题来从事研究,否则,学生无法驾驭大而空的艺术学宏观理论,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艺术理论中的具体某一个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涉及“史”的时候,必须和部门艺术史结合。清华美院在2012年前是以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招收理论硕士生,2012年开始以艺术学理论招收硕士生,但入校考试科目仍以美术史论和设计史论两个方向组织考试。在教学方面,5年前和设计、绘画、雕塑硕士生一样,专业课均由导师负责,现改为专业基础课,由美院老师各自列出,然后由硕士生自由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五人即可开课,同时,艺术史论系,又开设艺术史论包括美术史论和设计史论必选课,这样使学生既能必修艺术史论必备的课程知识,又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本系和其他系的理论课与创作实践课,加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能了解导师以外其他教授的学术特长。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好,避免了以往导师一人包揽所有专业课的狭窄状态。在实践类的学生中,还出现过导师一学期只和学生见两次面,最后课程考试照样打分的不负责情况,现在此种情况不存在了。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导师所开的选修课程,所带的学生可选也可不选。学生自由度增加,而导师不必另外给所带学生开课,主要责任是指导学生的硕士论文。艺术学博士生培养,是在硕士知识点及硕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创新性、尖端课题做深入研究,期望取得创造性成果,完成博士论文,成为某一专题和领域的研究专家。

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84获得首批工艺美术史论博士点,开始培养工艺美术史论方面的博士生,后改为设计艺术学,扩展到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玻璃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金属工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等均开始招收博士生,2003年,获得美术学博士点,在绘画系、雕塑系开始招收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雕塑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艺术史论系招收设计艺术史论、美术史论两个大方向的理论博士生。根据清华规定,只在一级学科门下招收博士生,所以在2011年以前,艺术学为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为二级学科时,我们统一在艺术学名下招生,每个导师只标注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2011年学科升级后,清华美院除原有的设计艺术学、美术学二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升为一级学科后,又以艺术史论系教授为主体力量,申报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现用三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清华美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培养,大多数导师都是结合自己的设计项目和科研项目指导博士生进行艺术设计和研究工作,博士生既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也从事设计理论、设计思潮、设计教育、设计方法的研究,拟定博士论文。清华美院设计学科的博士生在高校和设计研究院所都很受欢迎。美术学一级学科中,主要培养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博士生,导师都是著名画家,如张仃、袁运甫、杜大恺、刘巨德、陈丹青等,博士生大都围绕中外现当代美术思潮、创作风格、绘画艺术语言与形式方面进行选题和研究,导师一方面指导博士生进行艺术创作,另一方面指导他们的论文写作,所以美术学博士生的任务相当重,他们的博士论文理论结合创作实际,作品分析及形式把握更准确,论文质量也较高,不少博士论文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共出版。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在2011年以前招收设计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理论)博士生,现设计艺术学归口到设计各系,美术学归口到绘画系和雕塑系,艺术史论系新增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基本未变,但统一挂在艺术学理论学科门下。北大艺术学院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原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升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北大的老师有二大方向,一是美术学,二是影视艺术学,我想导师们大概也只能在这二个方面继续指导博士生。而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学理论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培养大概也偏重音乐学和影视广播学方面,东南大学的导师们则在美学、戏剧、民艺、美术等方向有特色,他们的艺术学理论可能相对来说涉及的艺术门类要广泛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音乐、设计等学科基础好,学科设置较为全面。这些客观事实表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还是应具体落实到艺术的某个门类来从事研究,这一点我觉得对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是一个优势,即博士生总得在某一艺术部门有所造诣,既不是行行都了解但不深入的浅薄者,也不是对艺术一门不通的门外汉,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生可以在某一艺术门类中选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以点带面,进行综合整体思考,我想这也是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艺术学理论的另一任务,是加快对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史学、艺术批评的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在以上学科,以及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伦理学、艺术管理学及其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多出成果,在博士培养过程中,也可在上述艺术学原理及交叉学科方面进行选题和研究,将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培养和博士论文的成果,成为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生力量!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 艺术设计 素质教育

1 前言

艺术设计类专业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大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塑造完美的人格。艺术家或设计师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思想越进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创作的艺术品或设计作品就越能给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这说明好的艺术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艺术必须求真、求善、求美。真善美在好的艺术品里可以得到集中体现。我们在欣赏一幅绘画、一幅书法、一幅设计作品的时候。除了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外,无形之中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的感染。作为情感教育的艺术教育是道德情感的基础,也是强化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2 艺术设计类专业有助于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形成工科院校丰富的人文氛围,培育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通过举办各种作品展览、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举行艺术讲座等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工科学生参与到艺术设计中来,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加强对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2)提高工科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工科院校人文知识体系。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也涵盖了艺术知识。通过开设艺术设计类的公选课,既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普及了艺术类知识,进而完善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3)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便于学生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艺术源于生活、再现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不仅反映现实生活的表象,而且反映现实生活的精神和本质,揭示生活本身的规律。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思想越进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就越能给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好的艺术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人格的折射,更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水平。选修艺术设计类公选课,通过艺术设计作品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

3 如何构建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通常可以采取开设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举行艺术性讲座、开展艺术性的校园活动、举办艺术类展览及设置第二专业等形式,其中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最主要、最常规、最有效的方法。

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它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的特点。公选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学习其它专业或学科的计划,它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知,公选课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要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首先应开设全校性的公选课,构建艺术设计类公选课课程群,并纳入到全校公选课体系中,以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根据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公选课:一是知识普及类课程;二是艺术史论类课程;三是作品赏析类课程;四是实践体验类课程。

(1)知识普及类课程,如《艺术设计概论》、《工业设计概论》、《动漫艺术概论》、《流行色概论》等,并设置1.5-2个学分。通过这些公选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体会艺术设计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其它学科与美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掌握这些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路,并最终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其自身专业中,增强他们在其他专业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2)艺术史论类课程,包括《中外美术简史》、《工艺美术简史》、《艺术设计简史》、《工业设计简史》等,可设置1.5个学分。这些公选课能让学生了解美术与设计的起源、发展脉络与发展动力,认识对美术或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格流派、历史名家与设计大师,并追踪现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潮流前线,正确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3)作品赏析类课程,有《美术欣赏》、《艺术设计欣赏》、《动漫艺术欣赏》、《产品设计欣赏》、《公共艺术欣赏》等课程,应设置1个学分。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认识一些著名的、经典的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工艺品、设计作品和动漫作品等),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懂得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作品的美与丑、好与坏、高雅与庸俗、独特与普通,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和创意思想,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最终学会如何去欣赏美,怎样去创作美。

(4)实践体验类课程,涵盖了《基础绘画》、《陶艺制作》、《平面广告设计》、《居家空间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产品模型制作》等课程,需设置2个学分。这些课程是把艺术设计知识在实际动手中传授给选修的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让选修的学生体会到了艺术设计的乐趣,这即陶冶他们的情操,也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

4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的关系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源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但由于他们的授课对象和教学目的不同,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在授课对象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面向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的学生,其受众面非常广泛;而后者面向的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受众范围较窄。在教学目的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以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为目的,属于学科普及性课程;而后者则是讲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培养合格的能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综合与概括。综合是指一门公选课综合了几门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内容,如《艺术设计概论》是《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课程的综合,而《基础绘画》就综合了《素描》、《色彩》和《透视》等课程。概括是指公选课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深入、详细,它只有对某些专业课程的概括与简化,才能让非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科学生听得懂、学得进、理得透。如《中外美术简史》就是对《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课程的概括、提炼与简化。

总之,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源泉,而前者是对后者的综合与概括,有的课程还是对后者的一个扩展和补充,尤其是欣赏类的公选课。

5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关系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利于工科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许多是通过作品的形式来展现,作品不单有构图、有形象、有色彩,同时作品还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或时代精神、民族特性、风土人情等等内涵。因此,通过赏析,学生不但能感受作品给人的视觉美和艺术美,还能更直观、更形象地从中体会到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识,便于学生对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理解。反过来,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又有助于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学习和解读。艺术设计类专业是综合性很高的交叉学科,它需要融入美术学、社会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背景,才能更好赏析作品、读懂蕴含作品背后的内容。如艺术设计的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风格,都发源于文学或哲学,如果先选修了文学或哲学方面的公选课,必然能加深对某些画派或设计风格的理解。同样,掌握了德国的历史知识,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的设计的发展过程。

总之,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高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也有利于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学习。两者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完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视觉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论化。

6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不同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应有自身的特点,尽量有利于其教学目的的实现,并根据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由前文可知,艺术设计类公选课分为作品欣赏类、艺术史论类、知识普及类和实践体验类四种。

对于作品欣赏类公选课,应该以作品案例的分析教学为主,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里完成的对单件作品分析,二是课程结束后完成的对系列作品或者对某一作品展览的评论。

对于艺术史论类公选课,最好的方式是以故事的方式讲授美术或设计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非专业理解和明白,并在课程结束后以综合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综合报告可以有PPT和论文两种形式,综合报告主要研究有关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历史片段、某一美术风格形成过程、某一艺术大师的成名之路。

对于知识普及类的公选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增加案例的讲解,通过案例来形象艺术设计的基本常识,并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结合选修学生的专业背景展开讨论。在课程结束后,同样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为考核依据,并规定研究报告的主题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

对于实践体验类公选课,其选修的学生人数不宜多,其教学方法自然以教师的动手示范为主,适当讲解理论,并要求学生参与到作品的制作或设计过程中,亲身体验设计乐趣。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选修学生的制作成品或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以此为考核依据。

总体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上应遵循简洁、知识面广、通俗易懂的原则,并真正起到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目的;教学上要以案例为主、理论为辅,并加强课堂讨论;考核办法应体现课堂学习的能动性、课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7 结语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于人文氛围相对缺乏的工科院校,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形成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工科院校的人文知识体系,并有助于开展其它人文素质教育。同时通过开设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举行艺术性讲座、开展艺术性的校园活动、举办艺术类展览等多种形式来实施。其中,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最常规的方式,它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源泉,前者又是对后者的综合与概括。且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高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完善,前者是后者的视觉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论化。此外,艺术设计类公选课在内容上、教学方法上和考核办法上都应有自身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傅进军.大学素质教育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5.1.

[2]杨叔子.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

[3]李福平.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4]刘启文.论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5,(9).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工艺美术;美术设计;设计学学科;演进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30多年中国设计艺术的历史是与整个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步的历史。30年沧海桑田,神州大地由贫穷走向富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孱弱走向强盛,同其他的行业一样,时代的转换与变革给中国设计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回首过去,仿佛是在翻阅一部中国设计艺术改革开放的历史图册。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既需要在政治与社会环境下得以发展,又需要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之间的各种问题。要知道,在西方,艺术设计发展了上百年才有今天的成就;而在中国,只用了近30年的时间,设计艺术学科就已经发展到今天如此辉煌的局面。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激活,人们不但超越了“艺术无用”和“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而如今设计艺术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艺术带给人类生活的美好感受是其它任何事物所不及的。设计艺术作为一门适应改革开放而迅猛发展起来的特色学科,在近30年的建设中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科结构得到了调整、完善和空前的发展,独立建制的艺术学院成倍增加,综合大学的各类设计艺术学科的规模逾千所。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设计艺术学科本身是一门时代感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与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设计学学科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建设。我们必须立足国计民生,从定量到定性,深入研究设计艺术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脉络,并指出制约我国设计艺术学科发展的规律的瓶颈所在,提出系统的解决对策。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设置较早,多数院校都有很强的师资队伍和悠久的办学历史。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工艺美术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设计艺术教育是工艺美术教育的核心,既包括基本的技能训练,又包括设计理念、设计能力和设计文化等的培养。

“设计学”是研究人―物关系的学科,是对设计活动的理性思考,几乎涵盖了西方设计概念中的所有内容,关联到众多的学科门类,它包括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等诸多方面。设计艺术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概念界定、基本特征、领域分类、产生和形成目的、原则,以及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方法论和价值体系方面,具备了构筑学科概念的基本内涵。而不同门类的设计艺术活动,也以其各不相同的运作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独立价值,这些都有机地构成了设计艺术自身系统的内在特质。

同时,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具体的设计艺术活动中,从确定设计理念,凝练设计创意到付诸设计表现的整合设计程序运作,以及为达到综合价值实现而贯穿始终的设计管理因素,构成了设计艺术学科自身独特的实践应用理论。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现代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发展,使许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构成了边缘学科的内容。设计学的边缘学科特征一方面体现在它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交叉而形成的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不断充实与完善,也造就了更加丰富的分支学科领域。从宏观角度来看,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共同作用于设计学的发展。同时,各学科衍生出来的分支学科也更加丰富了设计学的研究内容――市场学、传播学、企业管理学、技术美学、艺术哲学、营销学、广告学、消心理学等等,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重领域。

虽然对于设计学外延领域的研究尚未完善,但我们的研究始终把握与其他学科有机联系,把握各系统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制约的基本原则,在基本原理、应用原理以及发展原理的研究中,充分体现其边缘学科的特质。

特别要提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设计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从最基本的图案装饰(工艺美术)为起始,稳步推进到学科门类齐全、实践应用广泛,并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设计艺术体系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计艺术通过建立针对经济发展各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设计艺术应用与教育体系结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是设计学思想和应用实践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国家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设计学界大力推进了各个专业领域的细分。服装纤维设计艺术、产品工业设计艺术、室内外环境设计艺术、景观规划设计艺术、动画数码设计艺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以及由各个大的设计艺术门类衍生出来的各个专业类别,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设计学一级学科体系框架。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以“工艺美术”为概念的学科理论阶段

李砚祖在《设计之道――20世纪中国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谈到20世纪中国大陆现代设计的几个特点,包括:“1.20世纪中国现代设计及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工艺美术’、‘图案’向‘现代设计’转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设计文化的现代性过程。2.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除内在性的要求之外,外力的影响具有重大作用。所谓内在性要求,主要指中国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来自国内本身以及中国设计本身的要求。外力的影响,主要指来自国外的多种影响,包括来自国外设计的影响。3.国内设计教育界是现代设计发展、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动力。4.理论研究不是滞后于设计实践,而是走在前面。”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艺美术教育所赖以依存的学科基础极其薄弱,历史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除了中央工艺美院史论教研室集体编撰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外几乎是空白,老一辈艺术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及时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理论的建设。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出版,成为20世纪30年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系统描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著作。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北京“西山”全国工艺美术教育会议,在张仃、庞薰等人的发起下,对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的学科建设做了高瞻远瞩的布局,此时设计艺术学理论研究逐渐有了成效。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工艺美术史论系,此后,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工艺美术学”、“设计学”系或专业。

在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上,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重点,从建院开始,就开展了对工艺美术基础理论和工艺美术历史的研究。当时创办了名为《工艺美术通讯》的内部刊物,大约两年多时间,共发行12期,对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在20世纪五六年代,庞薰、陈之佛、王朝闻等都先后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工艺美术加以阐述分析,陈之佛在《什么叫工艺美术》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是适应日常生活需要,与艺术相融合的实用工业活动;王朝闻在《美化生活》等文章中充分论述了工艺美术的社会作用、工艺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工艺美术欣赏与创作等问题。

在这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工艺美术研究开始深化,张道一、王家树、田自秉等专家分别就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在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代的探讨中,这批学者成为工艺美术史论研究的主力和学术带头人,张道一曾先后出版了《工艺美术论集》(1986)、《造物的艺术论》(1989)、《美在民间》(与廉晓春合著,1987)等理论专著,王家树等也发表了数十万字的研究文章。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批青年学者的参与,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开始吸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使工艺美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工艺美术理论专著的出现。

在历史研究方面,60年代前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相继开始了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61年文化部组织编写艺术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被列为重点选题。当时正式出版的通史性著作有:198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10余万字);田自秉编著1985年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30万字);王家树完成于9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也正式出版(30万字)。

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艺术学科,其标志是工艺美术理论专著的出现。1989年,李砚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攻读工艺美术理论博士学位,因教学的需要,边上课边撰写了32万字的《工艺美术概论》,这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工艺美术理论著述,全书共10章,包括工艺美术的概念、定义、范畴、意义、工艺美术的起源、工艺技术与材料、工艺与装饰、工艺设计、工艺美学、工艺美术经济学、工艺文化、工艺美术教育等内容。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以综合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对转型时期的工艺美术学科建构了理论框架。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是设计学理论第一部系统整理、研究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专著。尚刚对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的研究,不仅进一步夯实了传统工艺的知识,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史与考古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联系。

(二)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时,钱学森提出了“技术美学”的重要性。他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即为科学注入艺术的因素,也就是后来李政道、吴冠中主张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钱学森的思想对工业设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鼓舞,年轻的中国设计界那时正处在最初的探索阶段,一些中年设计师从国外留学归国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设计与文化的研究与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1984年成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吸纳了设计界的专业人员参加,使学科理性的成分大大增加。

1977年,香港政府组织了一个9个人的设计组到广州讲课,其设计观念对内地产生了很大影响,香港成了一个最早对中国内地设计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1979年,香港大一艺术学院院长吕立勋应中央工艺美院邀请,来京讲授了二门课程:平面设计基础和立体设计基础,即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这个源自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体系,使当时大部分年轻人相信,他们找到了设计现代的方法。三大构成从本质上看仅仅是西方设计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方法,但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设计界开始接受西方的影响,建立现代设计观念,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尔后的辛华泉等人则完成了三大构成的中国化的系统表述。

南京的张道一是中国工艺文化论和民艺研究的最重要的提倡者之一,他站在强调传统的角度,对现代设计观念中的一些片面西化观提出批评。他的视野和广泛吸纳的方法,使民艺研究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并建立了设计和传统造物的联系,这是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财富。

北京的柳冠中走的路与张道一正好相反,他是从提倡“现代设计”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呼吁“设计至上”论的时候,国人对现代设计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工艺美术”阶段,但是,不可否认他从德国带回的对现代设计的认识,影响了改革开放后的几代设计师,他的认识在螺旋形发展的基础上,从“设计至上”(功能主义的提倡)到“生活方式意义”到“设计行为事理说”,其学术价值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最为可贵的是它对中国设计的本土意义。

广州的尹定邦继承了郑可的来自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在他的主持下,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成为中国设计教育最重要的所在地之一,尹定邦的设计教育思想是明确的,是要在大设计的概念下,使设计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设计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并主导成立了著名的设计团体“集美组”,该组织对中国职业设计师制度做出了贡献。

在设计理论研究方面, 王受之凭借其良好的外语和哲学功底,及其在美国大学任教的经验,撰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等介绍欧美现代设计发展历史的著作,在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版著作的有王明旨、柳冠中的设计论文合集《设计文化》,90年代至今,柳冠中相继出版了《设计文化论》等著作,王明旨亦出版了《工业设计》等教材。当时概论性的著作已有近十种,如《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等,史论结合的著作,如《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李砚祖)等。由广州美术学院尹定邦主编的白马设计学丛书、张道一主编的《工业设计全书》、中国美术学院潘公凯等主编的《现代设计大系》四卷等都是近年来中国设计理论界的重要成果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冠之以“中国设计史”、“设计概论”的著述相继出版,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过去“工艺美术史”的翻版,研究者和设计师们都要“重新描述”中国设计史的愿望,包含了中国设计界要回望、反思历史,寻找“中国设计”的新的潜流。

张福昌在《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中这样对中国设计艺术学理论研究描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入世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和设计教育大国。由于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历史短、发展快,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我们必须深化发展设计艺术学理论,加强设计科学与文化理论的研究。

未来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艺术并不只是少数人独有的专利,也不只是少数专业从业人员求生的技能,艺术应当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人生状态,艺术教育当然可以成为专业艺术从业人员的技能教育,但更应当也可以同时成为更多的受教育者的人生体验教育,设计教育同样应当如此。发展完整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不仅仅是专门的高等艺术院校内的事业,而应当是向普及社会的一项教育事业,而这祥的教育应当如何实现,则是高等艺术院校中的设计教育必须考虑与面对的课题,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真正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与生活方式,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促进社会健康、合理的发展,怎样通过好的设计来实现更多的人的创造力的开拓,实现更充实、更完美的人生。中国设计教育应当有更高的理想与目标――“作为人类艺术民主理想的设计教育” ,这是中国设计教育在开始新的启动时必须具有的眼界,或者说,是思考的新起点。

二、从“工艺美术”到“美术设计”到“设计学”

一级学科的发展阶段

(一)以“工艺美术”为概念的前期阶段

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和造物艺术的传统,从本质上看,它是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适应的设计。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物质生产和生活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欧洲自一战之后兴起的现代设计运动对中国触动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设计观念长期停留在以“美化生活”为前提的层面。在没有面向世界,又缺少工业化生产背景的时代,我们从未感到有什么不足和缺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步接受西方的设计理论,“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传入我国。与此同时,包豪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冲击,使我们对现代设计观念有了朦胧的认识。

工艺美术是将造型艺术美的元素与物质材料的功用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手段、方法和过程,古往今来,无论何种民族、何种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工艺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工艺美术是王朝时期和农业社会造物艺术的产物,它以延绵不断的技术传承和个体化制作为主要特色,直到今天仍存在于我们的造物活动之中。

“工艺美术”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英国“现代艺术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一概念体现了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强调心灵、头脑、双手的合一。它力图将创造性与精良工艺两者结合起来,制造出美观实用的物品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这一概念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并逐渐开始流行。这种概念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从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模式发展到大批量、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过程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对于“设计”基本概念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

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开始于20世纪下半叶。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局面就此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部在1980年12月发出的《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要求全国的美术院校要多培养一些工艺美术人才。中央工作会议也决定,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相应发展和调整教育事业。于是,全国美术院校开始贯彻“日用品要工艺化,工艺品要实用化”的要求,把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日用工艺美术和装饰性工艺美术作为重点予以重视和发展。随后,明确了发展现代化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为生产服务,为美化人民的生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发展理念。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主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又称西山会议)于1982年4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达成共识认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把工艺美术简单地理解为工艺加美术。工艺美术的发展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要学习中外古今一切有用的东西,深入研究传统,不断研究借鉴国外新成就,推动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这是一次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的专业座谈会,是建国30多年来第一次工艺美术教育界的盛会。这次会议对进一步开展工艺美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新时期工艺美术学科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设计学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专业,如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中图案设计、陶瓷美术设计等专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了美术设计取代了工艺美术。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新颁发的大学本科学科目录中,明确地将“艺术设计学”和“艺术设计”两个学科并列,正式取消了“工艺美术学”。与此同时,由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政策实施方面的原因,政府不再大力扶植工艺美术生产和以工艺美术出口换汇。从某种意义上看,工艺美术的历史使命算是终结完成。这一变化,标志着我们在设计观念的更新、设计学科的建设方面,适应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逐渐向世界前沿靠拢。很快,我国的设计艺术发展进入“美术设计”的过渡阶段。

(二)以“美术设计”为概念的过渡阶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30余年,是中国设计从工艺美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重要时期,或者说,是设计观念发生革命的30余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形成了以实践为先导的“现代设计运动”,进而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提高了我们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认识;上述的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设计的重大改革,并使中国的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美术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整个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代表中国传统手工业文明的工艺美术的地位迅速下降,而以现代艺术设计为代表的“美术设计”的重要历史地位凸现出来。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整个社会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伴随着西方社会后工业化速度的强力推进,对“设计”概念的应用和实践得到从思想到行动的真正推行。在中国土地上的工业化改造,房地产业的开发,城市环境的改造,绿地面积的扩大,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从农村到城市的物质水平的提高,从真正的实践意义上,将从世纪初即开始运用的“图案”即“工艺美术”或者“设计”意识的运用提高到一个全面应用和拓展的大幅度实践时期。在一个社会迅速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关于“设计”或者是“设计艺术”的学术讨论在理论界和实践界激烈和深入地展开。

1987年10月14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在北京宣告正式成立,可以视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1995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设计艺术教育理论研讨会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人们终于可以不怀疑“设计教育”(Design Education)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在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存在,它预示着中国的设计发展将要开始一轮新的启动与迈进,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其视为中国现代设计走向新世纪里程中的一件大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一些先进工业国家和地区有关工业设计的思想大量引进中国,三大构成、包豪斯和工业设计一时间成为中国设计界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时间还出现了“广告热”、“装修热”、“时装热”。不同于以往的工艺美术发展时期,现代设计的最初发展使人们逐渐转变观念,对设计实用性的一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与此同时,数字时代的即将到来也为当时美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都为即将过渡到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阶段提供了条件。

(三)以“设计学”一级学科为概念的多元化阶段

随着我国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设计艺术观念已经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设计向服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是21世纪设计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数字化的设计艺术具有信息更准确、更人性化的强大优势,作为走在时代最前沿的设计师应该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使我国的设计学水平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现阶段的设计艺术已成为创造“绿色产业”的核心手段,推动着我国从“加工制造型”向“产品创新型”转变。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学科已形成自身特点,其下属二级学科各自发展迅速,包括服装染织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陶瓷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及设计教育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从机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和自由,人类的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得到了解放,设计艺术作为一个边缘科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数码设计、虚拟化设计、智能设计等信息化时代的设计产物层出不穷。这些新兴发展起来的设计科学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领域更高层面的需求;与此同时,新时代的设计学越来越关注其服务的对象――“人”。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渗透到设计的各个方面,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日渐成为当今设计学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另外,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化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迫使人们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有限资源,使整个社会经济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于是,以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当今设计学发展的主流;除此以外,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健康、平稳、快速地发展,并以其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优势,不断提升着我国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设计学将直接面临世界各国设计的竞争。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对中国设计学科的发展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能够使我们“以史为鉴”,对以前走过的道路进行冷静的分析,对其得失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为未来设计学科的发展方向选择正确道路。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外美术史教学 艺术专业学生 艺术教育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中外美术史课不仅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非艺术专业学生热衷的公选课,更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内涵的重要阵地。中外美术史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外艺术的发展历程,更能通过欣赏大量的杰出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了解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培养较高的鉴赏能力。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中外美术史教学的开展可以唤起学生对艺术生活的追求,通过精美的图片、经典的艺术片段等,对大量优秀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传承,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背景、作品背后的故事,开拓眼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全方位提高他们在视觉、听觉、肢体语言等方面的鉴别能力。

(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

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应该秉承传统,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文化的教育,而鉴赏古代的经典艺术就是最好的途径,中国古代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美学价值,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因而中国的艺术教育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的鉴赏,学生不但能了解古代的经典艺术作品,而且能懂得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如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博爱之仁等,从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美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健康。

艺术教育的功效在某种意义上是科学技术无法取代的,它赋予人大智大慧,使科学更具人性的光辉,推动科学发展。欧洲的近代史开始于文艺复兴,它是以杰出的艺术家为象征的,随之而来的才是科学的空前繁荣。开设艺术的鉴赏课程将艺术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新生事物的热情和敏感。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心灵自由、心情放松、情绪饱满、积极向上,消除学习中的紧张与疲劳,从而为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扩展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传统的中外美术史教学多数以老师的讲述为主,配以大量的图片资料供学生鉴赏。往往是图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老师极力将较多的内容一股脑地倒灌给学生,课堂上互动少,有时老师的讲解一厢情愿,缺乏说服力,将原本内容丰富的课讲得枯燥无味,学生麻木地被动接受。高校的现状是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专业规模也日益强大,专业方向越分越细,学生的素质也有较大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发挥最大能效。

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中外美术史可以在绘画技法专业课之外,系统地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画家及作品状况,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鉴赏能力。中外美术史课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素质的改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问题。

现在的中外美术史教学中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学科划分过细,导致学生对各门课程浅尝辄止,对学科之外的内容知之甚少。如艺术史这一块工艺设计专业的学生只学工业设计发展史,建筑专业的学生只学建筑发展史,学科更加专业化,但同时也少了知识拓展的空间。我认为学习中外美术史对于传统美术专业和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它对学生艺术内涵的整体提升有重要作用,并且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有助于学生将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法融为一体地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像当代设计师靳尚谊,他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既有浓浓的中国味,又不失现代感。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精通,对中国文化的运用使他的设计独树一帜。现在有一些新型艺术学科的学生对传统的艺术史知之甚少,比如动画专业的学生一进校门就一头扎进了动画绘制技法的训练当中,从纸上绘画到电脑制作,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毕业时各个都能独立制作动画片,但是他们是否真的不需要传统艺术的熏陶呢?当然不是,如中国早期的动画长片《齐天大圣》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片,除了故事引人入胜外,其中的动画人物设计得更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富有想象力。人物的造型和色彩都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将中国民间的传统图案运用其中,使画面精致华丽,堪称经典。如果不是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也很难画出这样的画面。所以,中外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专业各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对艺术类学生的整体素质、内在涵养、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提升作用。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美术的灿烂的发展史。如果一个人的绘画技法很高明,但是对历史上的名家名作知之甚少,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出色的画匠,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学校、老师、学生都要重视中外艺术史的教学工作,不但要求艺术专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而且要多向其它系科的学生多多开设这门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学习,这对整个校园的文化内涵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在高校的史论实际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史论教师缺乏,有的根本没有专门的史论老师,史论课由绘画或设计老师兼上,这些老师缺乏对艺术史深层次的研究,他们可能对不同画家及流派的作品很熟悉,但大多以画论画,流于表面上的介绍、讲解,同时他们也有专业的局限性,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事件形成的原因,不能将艺术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相联系,不能将艺术的本质揭示出来,不能将中外艺术的整个发展脉络作横向或纵向的比较等。这样的后果就是老师讲不好,学生听不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专攻各有不同。对于学校来说,尽量配备几名专职的美术史论教师,让他们教授一门或几门在学术上密切相关的课程,尽量创造条件,使他们学有所长,在学术上有所研究,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再次,中外美术史的教学通常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课堂上互动少,气氛不活跃,学生学得枯燥,学习兴趣不高。现在的史论课堂大多都是大量的幻灯片加上教师的讲述,更像是看图说话,老师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往往不能产生共鸣,教学形式非常单一,课堂上很少互动,课后也很少有作业。事实上,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幅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对艺术流派、画家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在中外美术史的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将内容提前交代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先通过查找、整理、归纳等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学生讲、老师听,集体总结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积极地参与到学科的学习中,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机会,大家共同探讨,从中发现新的亮点,将压力变成动力,创造一个平等、互助的交流平台。

最后,大多数的中外美术史课没有很多的作业,结束的时候也往往以一张试卷或一篇论文了结。这样学生往往学得没有压力,精神上不重视,学习效果差。我觉得中外史论课是艺术系学生少有的非绘画性的课程,而艺术类学生的笔下功夫通常比较薄弱,有的同学想法很多,但是写不出来,容易犯论文的选题过大而且空泛、遣词造句不准确、文章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中外史论课的平台,鼓励学生多写,这样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文章了解学生的见解。老师可以分阶段提供一些命题供学生选择性研究,或者由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命题,教师提供帮助完成。最后要让学生既写出符合学术规范,又能够对艺术作出准确判断、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以上是我在实际的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方法值得研究、创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真正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王丽新.美术史教学改革的思考.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12.

[2]张敢.艺术史论.装饰,2007-7.

工业设计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设计史教材 编撰体例 编撰方式 编撰内容

一、问题缘起、界定与研究意义

设计史课程是我国高校各类艺术设计专业指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它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各个专业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识背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要上好这门课,选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随着艺术设计学科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设计史教材编撰多管齐下的局面,教材的编撰问题亦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三种状况:第一,原有的工艺美术史作为专业理论的调整,着重挖掘曾经被忽视的内容,突出工艺规范与工艺加工的内容;第二,把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对应不同的历史阶段,只注重西方设计史而忽略了中国设计史,将设计史视为一种完全工业化之后形成的学科历史;第三,各类院校设计史教材选择的基础知识体系未经严格慎选,总的说来以通史型教学为主,部分高校稍涉门类史、断代史的教学。这些状况具体到各高校开设的设计史课程,更是名称不一、内容不一、教材体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见,将上述状况列举出来,很能说明设计史教材编撰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从正式出版的现有教材来看,设计史教材的编撰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论题探讨的缘起。

本论题主要界定两点:

第一,随着学科设置的不断扩展,设计史教材使用的名称不一,包括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以及诸多直接产生于我国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观念变革背景中的设计门类史,如工业设计史、室内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等。这里为了论述的方便,统称设计史,并分成三类:通史、门类史、断代史。在本文讨论中,以通史型教学的设计史教材编撰为主。

就设计史教材而言,由于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是一个有机体的不同阶段的产物,研究设计史教材编撰,必然离不开对工艺美术史教材编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艺美术史的教材编撰纳入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的范围。本文研究的为设计史教材1960—2012年间文献综述编撰的发展,在此领域中,诸多专家学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囿于篇幅,同时也为突出重点,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史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教材主要是指狭义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书。

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而对设计史教材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选题的针对性。关注设计史的研究现状,是近年来设计史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关注设计史教材的编撰却鲜有深度研究。通过梳理可帮助我们理解高校设计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内容的革新、充实、推展,这也是对设计史教材资料留存的一项重要补充。同时,笔者力图依据高校设计史教材编撰的事实来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将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切入到相应的编撰案例之中加以论述,对下一步的教材编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设计史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的针对性。文章通过研究,以期探寻适合分层次教学的适用版本编撰体例。

3.为设计史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设计史教材编撰问题进行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基于论题的资料论述比较零散,笔者把查阅的资料(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论述资料)分为四类:

其一,是涉及具体教学内容选取的讨论。刘汝醴于1985年明确提出“关于海外的工艺珍奇,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拿将过来,为我所容,为我所用”。②田自秉于1988年提出“……我们还应该把研究的范围拓得更宽一些,不仅需要有工艺美术通史、专题史,更应该有各种断代史尤其是对于近现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③张孟常于1996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器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史分期研究》,论及早期五个教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在课程内容上的革新、充实、推展。诸葛铠于1998年指出:“从工艺美术的范围和内容上,工艺美术史都应该得到补充,可用新的观念写工艺美术史。”④ 高丰于2000年指出:“许多艺术设计院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或只讲西方现代设计史,或还沿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材,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就此,探讨中国艺术设计史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区别……”⑤赵农于2001年就“艺术设计史论与工艺美术史论的本质区别等几个问题产生了明确认识”⑥ 。2007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了“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其中钱凤根的《世界设计史的中国设计史板块构建》、杭间的《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诸葛铠的《关于中国设计史学术定位的思考》、荆雷的《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并从事设计史教育》等文章,其内容都与设计史有关,并从教学资料的搜集、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层面,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设计史教材内容。2008年,李砚祖指出:“……设计史的研究同样应在文化研究的平台上构筑起自己的体系……重写设计史需要考虑这些问题。”⑦ 这些文论给予本文很大的启发。

其二,是《装饰》《美术之友》《美术》等期刊上发表的关于设计史教材的书评。这些书评从侧面反映了设计史教材编撰的新风格、新趋势,亦给本文很大的启发。主要有张金星、薛莉、邓中和、梅映雪、奇洁、颜晓烨、陈晶、滕晓铂、乔监松等先后发表的书评。关于教材的诸多评价,使我们从中看出设计史教材编撰的革新、充实、推展。

上一篇:工业测量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