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23 03:18:37

浅析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广东省中山市沙溪至月环段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广珠西项目)为例,探讨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功能第一、因地制宜、粗放管理、合理引进外来优良物种、美化和保护环境原则、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绿化设计原则。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功能;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731.8

前言:高速公路在中国兴起仅短短十余年,但已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纽带。而作为重要景观元素的公路绿化, 虽然在工程造价中只占很小比重, 但却因其景观效应和在环境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绿化设施带给道路使用者的直接感受和社会影响, 而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总体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和功能

1、意义

公路绿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施绿化, 恢复和改善由于修建公路而破坏的沿线植被和自然景观, 保护环境和路基, 美化路容, 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视觉环境舒适的行车条件。

2、功能

1)保护环境

高速公路的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施工期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营运期的汽车尾气排放,噪声污染,都严重危害到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绿化设计中对本地物种的充分采用,能够对原生植被起到有效的保护;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性绿化,可以保护行车免遭风、雪袭击或减轻其影响程度。

2)改善环境

一是以恢复生态环境为前提,对植物品种进行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配置,从而对交通运输环境与条件起到有效地改善;二是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植被造成了生态切割,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连续性,由此引发的边缘效应及林窗效应,还将会影响植物群落的演替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恢复环境

公路建设破坏了沿线景观的连续性,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应以模仿自然为主,尽量采用适合高速公路特殊环境的当地种来恢复原生生态群落,并适当引用驯化良好的外来种,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4)路基防护、防眩,创造安全环境

公路行道树和边坡植被有明显的稳定路基边坡功能, 能够防止边坡水土流失, 减少边坡冲沟、滑坡、坍塌等水害的发生。中央分隔带绿篱 (或防眩树) 对夜间行车有良好的防眩功能, 它们能够消除对向车辆灯光的干扰, 使夜间行车视觉舒适,有利于安全。

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1、功能第一原则

首先应当充分满足公路本身对绿化设施的功能要求。除普遍适用的基本功能要求外, 不同地区、不同路域环境、不同路段对绿化功能的要求存在差异。

(1) 基本功能要求。稳定路基边坡、美化路容、视线引导、中央分隔带防眩光、路侧绿篱的安全隔离等功能, 是高速公路绿化设施的基本功能要求, 具有普遍适用性。如:广珠西项目中央分隔带种植了非洲茉莉、红花续木等低矮的乔木,既起到防眩的目的,又不影响司机的视线。

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交叉口转弯处留出安全视距;挖方路基的边沟以内不植树,以免影响视线;填方路基的路肩不植树,以免损坏路基。

(2) 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还应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路域环境、一条公路不同路段的特殊功能要求。如: 多风地区的防风林带; 沿江沿海路段防波浪冲蚀的防护林带;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周边、学校、医院、人口聚居区、文物及风景名胜区附近时, 应当根据需要营造具有降噪、防尘、净化空气、防眩光等综合功能的防护林带, 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广珠西项目多风地区的防风林带种植马占相思、尾叶桉、木麻黄等乔木,形成连续、密集的林带,从而达到防风、隔音的绿化效果。

2、因地制宜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应当根据不同路段所在地的气候、地理和土壤条件即所谓立地条件, 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适地适树。应优先选择适用于公路特殊环境,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以本地物种为主,合理运用外来适宜品种,尽可能地丰富物种多样性.绿化植物要适应高速公路的特殊环境,要求其抗性好(抗旱、寒、污染、病虫),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瘠薄,管护经济、便捷等。

3、粗放管理原则

除经过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尤其是立交区, 沿线服务设施和公路管理机构外, 高速公路线路绿化采用的绿化材料, 应当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品种。如:广珠西项目种植了桉树、马占相思,非洲茉莉、红花继木等品种,具有耐旱、耐瘠薄、易成活、生长快、易剪、病虫害少、适应粗放管理的特点。这是维护绿化效果, 降低养护成本的必要条件。

4、美化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美化和保护环境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对公路建设受损区应做到全面绿化。为了保持景观连续性,设计时需具宏观意识,以使公路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但是单调的行车环境会引起司乘人员的视疲劳,成为车祸隐患,因此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更为关键。如:广珠西高速公路的边坡和边沟外防护带种植尾叶桉、七彩大红花、黄金榕、美国槐、红花夹竹桃、狗牙根、百喜草等,营建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景观,有效增加绿量和绿叶面积,挖掘单位面积上的潜在生态力,提高叶面积指数,实行“植树造林”为主的绿化,以多树种的乔、灌搭配,形成连续的有效林冠,林下设置粗放性草做地被,整个绿化沿线注意立体空间上的线条变化和节奏感。

5、积极、稳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 应当积极、稳妥地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绿化施工机械化水平, 缩短施工周期, 提高成活率, 提高绿地覆盖率。如近年兴起的锚杆挂网客土喷播技术, 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石质边坡绿化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树立大环境、大生态绿化的指导思想;应充分掌握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巧妙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树种选择应尽量选用那些耐痔薄、抗干旱、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寒冷、管理粗放的植物,实现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进而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下一篇:关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