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网络时代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时间:2022-10-23 02:58:31

如何激发网络时代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摘 要: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过各类媒介包括网络、手机等方式快捷的收发信息。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世界,将网络用于娱乐,诸如游戏、聊天等活动多于学习。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网络时代的阅读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激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具有现实意义。以下主要针对初中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 初中生 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将伴随人的一生。通过不断的阅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发掘、自我提升,阅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初中学生。在进入了网络时代之后,网络的高速和便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相较于成人,初中学生身心还处于成长阶段,网络的运用将对其三观、品性、习惯等方面造成更大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初中学生将网络多用于网络游戏、网聊等方面,较少用于学习之上。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并以此激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下主要从影响原因、现状之上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阅读现状

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快速膨胀,通过各类媒介人们能够更为便捷的获取各类信息。而如今初中学生正好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一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给初中生带来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热衷于利用网络参与论坛、打网游、进行网聊等活动,却极少将其用于学习。即使用于阅读也是偏好于网络世界当中的那些新奇的文字和故事,诸如玄幻、言情等类型的阅读物。在网络的世界里面,他们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兴趣所在,享受那些参差不齐的阅读物当中的各种精彩和刺激。这样的阅读也渐渐让许多学生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不加选择的快速阅读,虽然开阔了一定的视野,但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造成“偏食”的坏习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初中学生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这不是单方面的网络的错误,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在网络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需要认清目前的阅读形势,找出症结所在,并且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学生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认识网络,适当的将网络用于娱乐,有选择性的进行阅读,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做出正确的引导。[1]

二、初中生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1.课业负担过重,影响阅读兴趣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大多面临着较重的学习任务,压力较大。虽然社会各界都一直致力于减轻学生负担,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尤其是针对毕业班、重点班提出了所谓中考任务、目标,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多是以中考为方向,以考试为目标,从而使得学生缺乏思考和交流时间,阅读能力低下。甚至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轻松的理解,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高考,整理出一些所谓的知识点、重点,然后进行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致使阅读的积极性不足,阅读思维呈现工厂式批量标准化趋势发展。除此之外,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之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较少,更多的将时间用于无止境的习题、参考资料等之上,阅读的价值也早就被阅读的功利化取代。

2.受到视听文化的冲击

网络时代,信息化事业飞速发展,除去过去利用纸质书籍获取信息的方式,网络、电脑、电视等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且相较于书籍的静态传播方式,网络的动态传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视听享受,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感官刺激。直接的视听文化较于一字一句的阅读方式,网络的方式显然更为便捷和丰富多彩,也省去了部分阅读时间,对于初中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致使部分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沉溺于网络世界,用于各类刺激的网络游戏、自由的网聊等。而这些视听为主的信息接收方式,相应的弱化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减弱其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沉溺在所谓的自由和刺激当中,并且不断的恶性循环。甚至有部分学生染上“网瘾”,过度的沉溺在虚幻的网络当中,从而和现实脱节,荒废学习,疏于交流,阅读能力极差。

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指出:“在玩电脑游戏之时,人自身化为抽象的存在,肉体和灵魂皆消失,变成了受电脑程序控制的一个部件。”在初中学生的阅读世界里,更多的是学习资料类的,而市场上充斥着各类读物,包括的校园青春小说、漫画等方面,真正属于初中学生并且适合他们的读物较少。越来越多的读物趋于商业化,许多作者创新能力不断下降,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读物也大多是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读物。与此同时,相较于美国高度发达的信息科技,中国的网吧密集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并且图书馆较少的对初中学生开放,大多针对成年人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之上影响了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3.阅读引导不足

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对于阅读的重视度不够,将精力更多的用于日常工作。在有限的课堂之上基本属于教师为核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各类阅读知识,因此对于阅读的兴趣并不高,缺乏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进行统一化的教学,致使许多学生的思维凝固于所谓的统一当中。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社会之上对于学生阅读之上的错误认识,认为一些和学习、考试无关的阅读只是闲书,直接进行暴力的压抑甚至扼杀。[3]

三、网络时代激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选择适当的丰富的阅读物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阅读选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当充分的利用网络,选择适当的阅读物供初中学生阅读。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方面,选择积极健康的,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考试方面的阅读材料。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应当尽量和教学内容有关,同时结合适量的课外阅读。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注意选择具有综合性的阅读材料,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将课内课外阅读有效结合。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学习其他教师或者国外成功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课文当中,教师在介绍课文背景之时,可以通过网络丰富背景知识。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自发的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知识范围,增加阅读量。

2.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网络构建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网络将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融于一体,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趣味性。比如在课文《藏羚羊跪拜》当中,在进行阅读导入之时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多种方式导入,比如选择《可可西里》这部电影,让学生透过画面感受藏羚羊的生活环境。并且由此深刻的领会到藏羚羊跪拜的真正含义,了解这是一种母爱的体现,就算是多年杀生的老猎人也忍不住心软。通过类似的方式结合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深入阅读当中和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品味阅读的乐趣,领会阅读丰富的内涵。[2]

3.构建交流平台,促进互动

阅读并非一个单方面的活动,而是需要交流和互动的一个双向活动,这就要求利用网络构建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第一,将阅读教学的过程保存在交流平台之上,帮助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多次的学习和巩固,提升其阅读技能。第二,设计合理的阅读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多样性的阅读,不断的开拓阅读面。第三,借助平台进行互动,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利用word制作阅读报告,用PPT制作演示文稿等。学生可以透过平台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喜爱的人物。

4.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第一,确保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达标,为其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阅读,合理分配阅读时间,保障校内外的阅读时间充足。可以制定“阅读反馈表”,表格之上主要包含了阅读主要内容、作者简介等方面,以此督促学生进行阅读。第二,除了评价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之外,还要对其阅读态度进行评价,针对其摘抄的精彩语句、批注等之上进行评价。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除了试卷的检验和评价,还可以通过读书心得体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进行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将网络用于网游、聊天等娱乐活动的现状,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网络丰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构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面,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承燕. 积石山县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罗晓畅. 初中生阅读环境的探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李新祥.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下一篇:浅谈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