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3 01:34:10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制度,对于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环境问题具有预防的作用,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证实的积极有效的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推广,对于预防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各类建设项目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作出评价,并分析可能形成影响的程度,其工作在现阶段社会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环评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各方面经验仍较为缺乏,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当中还要求相关人员应明确了解工作存在问题,并积极探究针对其问题的良好解决对策。

一、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导则体系不完善。我国现行的导则体系欠缺完整性,过分关注环境的个体区域、短期影响,缺乏整体长期客观分析,在政治政策、工程施工、运营报废等宏观方面缺乏明细导则。我国现行的环评导则内容和形式无法实现多元化,可操作性弱,执行力度差,评定指标过于抽象、笼统,无法细化的评判标准,指标解释欠缺准确性的描述,尤其是大型的环境影响工程缺乏举例说明解释,环保治理执行人员无法具体实施对策,相关企业钻了制度的漏洞导致环评结果失去存在意义。

(二)部分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这三方中若任何一方违反法律规定,则应当承担法律后果。但是,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比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但是并没有对违反此条规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

(三)工作人员专业性较低。在我国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并未提出必须持证上岗的职业硬性要求,这就致使环评工作可能因在岗人员多是无证上岗人员而缺乏规范性、专业性,甚至有可能对相关环评工作埋下一定的隐患,并可能对其工作质量形成了不良影响。而一些持证上岗人员,也可能因此工作制度的缺乏而不重视自我提高,由此对此工作的长期发展也会形成负面影响作用。

(四)公众参与力度不够。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力度不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公众参与环保途径不完善,公众无法获得项目工程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大多数民众对于环境法律了解不深,不能针对项目工程提出合理见解,因此公众本身素质也限制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在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审批中政府拥有绝对领导权,公众没有参与的热情和条件;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过于稀少,无法参与环保博弈。

二、环境影响评价对策

(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体系。为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首先要完善环评导体体系,善于借鉴国外环评制度经验,完善导则体系,细化指标,加强对指标解释,必要时利用举例说明方式对导体的内容进行补充;其次,尤其是完善导体中对于战略环评、大型工程、生态工程等宏观影响,强化长期性的影响评价;再次,在技术层面强化环境要素的导则,例如废弃物、土壤振动等,加强条款的执行力度,变抽象条款为操作性条例。

(二)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和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应进行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应对三者不履行相应义务或违法法律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指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理进行明确,如由上一级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等。对决策者违法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规定,如何处理,由哪一级行政部门给予何种行政处罚进行明确,可规定由上一级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

(三)建设专业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国家通过设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核制度极大推动了环境评价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应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从事环境保护评价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准确高效。在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工作人T聘任制度,规定需持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格证人员才可加入环评队伍,以保障环评队伍整体的专业性。

(四)健全公众对环评的参与制度。有关部门还需重视完善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参与制度,确保能提升公众的参与积极性。首先,拓宽公众参与环评的渠道,网上平台、手机平台都成为增加公众参与度的有效渠道;其次,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在公众的影响力,使公众从内心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加入到环评工作;再次,完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公众的意见代表着最为广泛阶层的人民利益,善于听取公众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建议类型划分层次,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解决并采纳公众反馈的意见建议。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价构成了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为切实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有必要对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策略,这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运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覃定浩.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3:142.

上一篇:浅析报纸版面的视觉传达设计与效果提升 下一篇:昆士兰亲子游:10个最新鲜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