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

时间:2022-10-23 11:53:43

浅析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其作用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却一天天的短缺起来了,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系列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就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K235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较为落后

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以及工艺设施的利用率高低,在我国由于污水处理工程开展较晚,因此在开始的几年里一直是采用原理比较简单、运行方式较为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导致在运行过程中费用较高,水处理效率低下等;近年来,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我国也逐渐开发出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但整体水平仍然与国外先进技术无法相提并论,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稳定、容易二次污染等问题。

2、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就是各种构筑物,如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等等,各种构筑物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构筑物可以组成适合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系统,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即便技术再先进也会无用武之地,可见基础设施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所处的地位。而在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政策上对于污水处理比较重视,而实际资金投入却少的可怜,另一个方面是,原本就有限的水污染治理投入资金大部分还被用作了办公楼等面子工程的建设,导致真正用到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少之又少,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所用的构筑物还是比较老旧的,很难完成更新换代,严重影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行。据统计,在我国目前三分之一的污水处理系统都不能保证正常运行,即便运行的效率也十分低下,因此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

3、人员水平低下

虽然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原理较为简单,然而相应的管理和操作技术较为复杂,由于我国当前污水处理人才的管理水平较低,技术上也有所欠缺,且缺乏实际经验,这就导致了即使污水处理系统可正常运行也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往往是低负荷运转,如果对原有设施进行升级改进又会造成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适应不了新的工艺和设备,因此人员的素质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4、污水处理观念落后

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一般是对工业、生活中排放的污水经过治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即可,对处理后的水回用观念较为缺乏,尤其是普通群众,对再生水回用持抵触态度,使得处理后达标的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关措施

1、优化污水处理工艺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传统工艺路线较为落后,无论进水为何种水质都同等对待,导致有些特殊污水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水、氮磷含量高的污水等经过处理后无法达标,另外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初级处理方式,出水不经过消毒处理,无法适应如今再生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因此,首先要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为工艺需要配置不同的反应器,从而使其可以适应任何水质的处理,其次要在水处理工艺最后加上离子吸附或消毒等工序,使水资源可以被重复利用,减轻供水负担。

2、完成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转型

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的投入,可通过建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完成对污水处理厂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型,充分吸引社会资金,使污水处理厂成为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市场竞争下良性发展的企业,这样有利于改变现今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低下、管理不善等问题,使污水处理从被动处理变为主动处理。

3、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人是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运行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可采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校企联合的方式共同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人才,以适应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污水再生效率,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还可以有效利用再生污水的使用促进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再生效率,稳步发展三级处理工艺,其次,有效拓宽再生水的利用渠道,可以将再生水根据品质用于城市建设规划用水,也可以根据品质将再生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用水,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污水再生效率。

5、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与正常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监管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管工作明显滞后。在工作方法上基本是临时抽查,“事后评价”,这种监管方式使得监管工作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资金铺张浪费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以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控制为辅助手段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经济、有效的运行。

三、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发展重点的建议

1、城镇与工业污水治理的技术支持与经济支撑体系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污水处理现代企业制度与运营模式,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筹资途径等;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工程项目的科技评价准则与指标体系,水质水量特点与水质标准,处理标准、处理方式与程度,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及设备产品的控制标准与规范,检测考核体系等;工程质量保障与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的管理程序、评审准则与约束机制、质量控制程序与策略,管理评估的技术支持体系,典型处理技术的科技产业化示范。

2、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评估与改进

处理技术集成与性能评估:通过对各种类型处理技术(包括各种节能降耗技术途径、氧化沟工艺、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厌氧处理工艺、除磷脱氮工艺、曝气技术设备等)的性能测试、评估和对比分析,为标准规范的重大更新和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引进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研究和消化吸收,进行创新性改进。

3、城市污水处理通用工艺计算方法及软件

通过污泥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揭示各种不同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正误,并填补参数试验值的国内空白;以最新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理论为基础,进行全国性的污水水质特性刻画,为新技术与工艺计算方法开发、工程设计与运行提供基础信息;规范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建立通用及统一的活性污泥工艺计算方法,开发统一的污水处理工艺计算软件。

4、污水处理厂综合性能测试与能力扩增技术

曝气系统生产性能测试和改进技术;运行维护和控制系统的技术改进,能力搭配的协调;处理系统内有机物的分布及其降解规律;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微观分布及其对处理性能的影响;溶解氧分布与能量节省;混合液高效固液分离和出水SS降低的机理及控制技术;城镇与工业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改造技术和运行改进技术;低碳氮比除磷脱氮技术;内部碳源、水质特性改善和碳氮比需求降低技术;"同时硝化反硝化"机理和除磷机理;新型除磷脱氮技术的开发。

5、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小城镇污水收集、输送和预处理技术;生物强化和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简易物化-生化联合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厌氧/好氧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技术的应用研究;生物滤池与其他固定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小城镇污水分散与简易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

结束语

面对我国城市污水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今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只有我们做到了以上的几点,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将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而促进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文福,傅德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8(03).

[2]刍议我国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04).

上一篇:浅议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梯级缺失保护 下一篇:浅析市政供水管线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