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

时间:2022-10-23 11:32:41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

摘 要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优化课堂结构,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从激发兴趣、注重课程内容等5个方面谈课堂结构的优化,理论结合实际,论述深入浅出。

关键词 信息技术;探索式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它更多地体现生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生长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各种媒体,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采用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要想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就必须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教师应该给学生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和一个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环境,引起和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主动地、积极地投身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体现在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环节应该是,导入时或渲染气氛,或设置悬念,或巧妙过渡,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期待。

课堂追求自主、高效、简洁的课堂模式,既要学生主动参与,又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自主完成意义建构。因此,不能随意占用原本就属于学生学习的时间。即便是导入时间,教师还是可以思考怎样做到短小精悍,使导入既简洁,又有效,达到快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信息搜索”时,增加课程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事性,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上海世博”为主题,教师播放上海世博主题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整个课堂以上海世博为主线,将教学目标穿插在一个个学生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授“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安装”时,以“硬件纸牌”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电子邮件的收发”这一节课,将传统信件从“书写――封装――投递――运输――再投递”的过程以及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通过短片演示给学生看。

2 注重信息课内容的层次系统性

当前,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大同小异,小学所教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初中甚至高中如出一辙,特别是办公软件、应用和多媒体方面的内容,甚至连要求也差不多。比如小学就要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应用;初中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能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涉及的理论和思想等。同一内容也不是说小学涉及了,初高中就不需涉及,深度可以适度加深。以文件为例,小学是感性认识,会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基本操作;初中在这个基础上要讲文件名、路径、类型、查找;高中进一步分析文件的组织、结构,会用编程方式生成自己的格式文件;会读取一定的格式文件,理解文件规范化的意义。

3 在学习的竞技中发展提高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担心掌控不好课堂秩序,因此就规定了讲课过程中不许学生浏览网页、不准聊天等纪律。这样,学生原本对于信息课的兴趣也会在这些束手束脚的纪律之下大大降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大量新颖有趣的练习让学生完成,这样即使没有那些纪律,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自然地转入学习。比如说在讲解“文件夹的路径”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练习题设计成一个游戏:根据自己的家庭住址建立文件夹,看看谁先到家。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为了“赶回家”都会手忙脚乱地开始操作。当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熟练地掌握了文件夹的新建、命名、重命名、删除等操作步骤了。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机上下载安装一些金山打字等小游戏,在课余的时候可以进行“警察抓小偷”的比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联网比赛,学生在紧张的游戏中,中英文的打字速度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

4 在信息技术课堂要体现创新教育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利用信息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获取、加工、处理、吸收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时代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性人才的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足以扼杀创造性人才。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1)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

要保护好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观察的原动力。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还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在科学的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最后,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以此,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5 注重教学设计的反馈途径

在对学生评价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造,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的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要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方法、学习中的交流和合作、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

如讲完一课后,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自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价分为3个等级:一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二级水平要求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熟练教材中介绍的应用软件并可以完成课堂中布置的练习;三级水平要求能够灵活使用书本中介绍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综合应用各种操作有创造性地制作出精美作品。信息技术教学注重操作性,通过分级考核更能合理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反馈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师生都掌握,找出不足,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方式,构建有利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中心小学)

上一篇:中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及分析 下一篇:中学生情绪智力及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