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收缩线及暂时冠修复法在治疗牙冠桥修复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3 11:07:20

牙龈收缩线及暂时冠修复法在治疗牙冠桥修复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牙龈收缩线;暂时冠;牙冠桥修复

固定修复是牙列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具有舒适及美观等优点。在冠、桥固定修复过程中,采用部分冠、龈上边缘金瓷或全瓷修复体可避免接触牙龈,尽管修复体牙龈下边缘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但为固位及美观效果,还需将它置于牙龈下。牙龈收缩线可以使牙龈和牙龈内的血管收缩,龈沟液的分泌减少。暂时冠它可以保护活髓基牙牙髓,预防牙本质过敏症、机械刺激及冷热刺激痛所致的牙髓炎。我科60例采用牙龈收缩线和暂时冠修复法及常规牙冠桥修复法进行修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 32例,女28例,年龄18~62岁之间。患者修复前牙周健康,有正常的牙龈附着,牙周支持组织无炎症,牙龈无出血,牙周袋无溢脓,无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

1.2 材料 牙龈收缩线采用Camarillo.CA.GINGI-PAK型号;暂时冠材料:自凝塑料和树脂类材料。自凝塑料:(室温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由于价格低廉、用料充足,是过去椅旁制作的暂时冠通常采用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类材料:德国DMG Luxatemp(手调型)临时冠桥材料和3M公司的protempTM IIDP自凝树脂材料;是一种由多功能甲基异丁烯酸酯和玻璃填料构成的双组份自凝临时冠桥材料,价格稍贵。

1.3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完成唇(颊)、舌面、邻面及面的牙体预备工作;牙颈部肩台预备,先选用与牙龈沟宽度一致的牙线压在牙龈沟2 min,待游离牙龈缘退缩后,用金刚砂车针沿牙颈部均匀磨切,将牙颈部预备为羽状、凹槽形或直角斜面型,将牙体颈缘预备为直角或135°凹面,以确保牙颈缘瓷的强度和美观。牙颈部预备不足可造成颈部瓷透明度较低,外观不真实,牙冠颈缘的强度下降,而预备过多可引起牙髓损伤。牙颈部肩台应位于牙龈下0.5~1.0 mm,铸造全冠颈部肩台宽度为0.5~0.8 mm,烤瓷冠肩台宽度约为1.0 mm取出牙线,取模,灌注硬石膏;制作塑料暂时性冠桥,丁香油粘固粉粘固。

2 结果

60例牙周组织损伤小,取得的牙印模、模型、颈缘及肩台清晰准确,制作的修复体精确性高,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随访1年,本组患者中牙龈组织正常者59例,牙龈发红、水肿、探诊见出血者仅1例。

3 结论

暂时冠制作方法印模成形法的暂时冠接近于牙体本身的形态,异物感小,外形美观,咬牙合准确,取材方便,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适应于单个及多个暂时冠的制作。暂时冠的形状完全恢复牙齿原来的形状,可以暂时发挥其咬牙合关系及咀嚼功能、辅助发音功能,暂时性维持牙齿、牙列的美观。牙冠桥修复过程中牙龈收缩线可以使龈沟液分泌减少,可解决常规隔湿、吹干不易干燥龈沟的问题,避免了龈沟液对缺损区牙面和充填材料的浸润。操作中根据牙龈沟的深度选择不同型号的浸有肾上腺素的牙龈收缩线,用钝型探针将其压入牙龈沟内,使牙龈暂时向侧方或(和)根方移位,可避免或减少对牙龈组织的损伤,为牙龈下牙体预备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清晰的视野。减少游离牙龈内侧上皮的损伤,减少出血和保护牙龈沟底附着上皮。牙龈收缩后,游离龈向牙根部退缩,牙龈退缩可充分暴露缺损区域,便于窝洞的制备和充填治疗的操作,避免牙钻和充填器械对牙龈的刺激,防止了牙龈损伤和牙龈出血,从而保护附着上皮。同时,牙龈收缩还可扩大缺损区域的视野,便于检查龈下充填体的形态,避免龈侧壁充填不全、形成悬突以及不密合的现象,使充填体的形态完整。

覆盖牙槽突和包绕牙颈部的牙龈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其中游离龈宽度约为1.0 mm,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为牙龈沟,其深度平均为1.8 mm,牙龈沟底部向根尖方向有结合上皮附着在釉牙骨质界。修复中牙冠的牙龈下缘线不应超过牙龈沟深度的1/2,冠缘距牙龈沟底至少为1.0 mm,且必须与牙面高度密合。牙龈收缩线的应用:常常采用机械性和化学性合用方法来达到牙龈收缩的目的,机械性收缩是指牙齿表面的游离龈的物理性移位及牙龈周围的牙周膜纤维的延长;化学性收缩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牙龈组织,使牙龈下缘暴露和干燥。操作中根据牙龈沟的深度选择不同型号的浸有肾上腺素的牙龈收缩线,用钝型探针将其压入牙龈沟内,使牙龈暂时向侧方或(和)根方移位,可避免或减少对牙龈组织的损伤,为牙龈下牙体预备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清晰的视野,减少游离牙龈内侧上皮的损伤,减少出血,保护牙龈沟底附着上皮。取模时使用收缩线有助于控制牙龈沟液的渗出及出血,暴露下牙龈下缘线和其颈部的未预备牙体,有利于印模材料的充盈,再现牙龈缘的细微部分,获得更清晰的印模及模型,提高修复体制作的精确性;可避免修复体形成牙龈下悬突,引起牙龈萎缩;也可避免因修复体未恢复应有的肩台宽度所致的牙龈增生和出血。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4.

[2] 罗晓晋.不良固定修复体与局限性牙周炎关系探讨.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5,6(2): 106

[3] 曹采方.牙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

上一篇: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声带息肉切除临床观察 下一篇:肾癌的CT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