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

时间:2022-10-21 07:53:35

【摘要】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均行常规牙科检查, 拍摄牙片, 排除牙槽骨骨折、根尖周及根折等, 明确根管治疗。患者拍摄X线片, 了解牙根长短、粗细、根尖及根周等情况, 根据患者实际...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前牙龈残根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50例(64颗牙)前牙龈下残根患者, 均予以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先行对前牙龈下残根根管治疗后, 再对残根实施修复治疗, 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2年, 64颗患牙牙冠稳定, 桩冠固位稳定, 根管边缘密合, 经叩击无松动、疼痛情况。牙周0度, 牙根稳定无松动, 断牙均为0度, 恢复良好。结论 前牙龈下残根采取正畸牵引治疗后联合桩冠修复,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前牙龈下残根;正畸;修复

前牙龈下残根是口腔科常见疾病, 通常前牙极易受到外力作用, 在外力作用下, 会发生前牙根折、冠折及冠根折等现象, 通常其现象的发生会涉及到牙龈部位以下, 造成前牙龈下残根的发生。一般情况下, 前牙龈下残根者残留的牙根状况较好, 但牙根多处在牙龈下部, 以常规铸造桩或纤维桩难以修复其残根, 修复体也难以固定[1], 极易出现修复失败等情况。因此本文以50例前牙龈下残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先行采取正畸治疗后, 再联合修复治疗,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前牙龈下残根患者在本院就诊时间为2012年1月~2013年4月, 共64颗牙齿, 36颗为上中切牙, 下中切牙8颗, 上侧切牙12颗, 上尖牙8颗;外伤原因导致52颗, 龋齿所致12颗;男31例, 女19例;年龄20~52岁, 平均年龄(32.6±6.7)岁;患者均要求保留天然牙龈;无精神障碍、人格分裂症;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在参与研究时,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前均行常规牙科检查, 拍摄牙片, 排除牙槽骨骨折、根尖周及根折等, 明确根管治疗。患者拍摄X线片, 了解牙根长短、粗细、根尖及根周等情况,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根管治疗, 并在根管口预备洞形, 观察2周确定患者无任何症状后, 可行正畸牵引治疗。取纤维桩树脂桩核对患牙进行修复, 取正畸托槽在树脂核上粘接, 托槽靠近龈方, 并在患牙近远中4~6颗牙取托槽粘接, 根据治疗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长度的弓丝在托槽上予以固定。选用弓丝分别为0.3 mm、0.36 mm、0.41 mm、0.41 mm×0.56 mm镍肽弓丝, 按照弓丝弹性变形复位满足牵引残根效果。根据患者牵引情况, 适当每个月牵引加力一次, 约为0.29~0.49 N, 牵引2~4次, 以0.41 mm×0.56 mm硬丝予以固定2~4个月, 常规拍摄X线片确定牵引断根无复发后可回缩, 行修复治疗。根据患者树冠要求, 制备基牙, 对桩核予以修整, 采取烤瓷冠修复, 确保烤瓷冠边缘完全紧密贴合根面缺损区边缘。

1. 3 观察指标 随访2年, 定时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修复情况, 查看桩冠修复体是否固定稳定, 根冠边缘密合情况, 有无叩痛, 牙龈有无增生、炎症, 牙周组织是否健康等。采取X线检查根尖周围组织正常与否, 根尖周有无阴影, 根尖周牙周膜是否连续, 是否出现骨质吸收和骨质增生, 牙槽骨有无吸收, 牙根是否复发回缩。

1. 4 评定标准 牙周情况[2]:根据牙周指数评定患者牙周情况, 0度:正常牙龈;Ⅰ度:牙龈轻度水肿, 着色改变;Ⅱ度:牙龈水肿, 牙龈面红肿发亮, 探针见血;Ⅲ度:牙龈红肿明显, 存在自发性出血倾向。

断牙稳固性[3]:0度:患牙松动只为生理性松动;Ⅰ度:患牙松动超过生理性松动颊舌动度, 松动≤1 mm;Ⅱ度:颊方向近远中动度1~2 mm;Ⅲ度:颊方向近远中动度>2 mm, 其松动为垂直方向。

2 结果

2. 1 患者恢复情况 64颗患牙经随访2年, 牙冠稳定, 桩冠固位稳定, 根管边缘密合, 经叩击无松动、疼痛情况。牙龈无明显增生、炎症, 牙周组织健康。经X线显示根尖周围组织正常健康, 根尖周无阴影, 根尖周牙周膜连续, 未出现骨质吸收情况, 无骨质增生, 无牙槽骨吸收, 牙根未出现复发回缩。

2. 2 患者牙周及断牙稳定情况 50例患者经治疗后, 牙周0度, 牙根稳定无松动, 断牙均为0度, 恢复良好。

3 讨论

前牙龈下残根通常会涉及到牙龈部位以下, 致前牙龈下残根的发生。一般前牙龈下残根者有着良好的残留牙根状况, 但牙根多处在牙龈下部, 采取常规铸造桩或纤维桩, 无法修复前牙龈下残根, 使用修复体难以固定, 极易出现修复失败等情况。由于位置的特殊性, 患者前牙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前牙折断。因此针对前牙龈下残根的治疗, 临床日渐重视其治疗效果, 如何采取有效治疗, 在保留患者残根情况下, 促进牙根修复是研究重点。

通过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 对促进前牙龈下残根恢复起到显著效果。正畸联合修复治疗, 可改善种植缺陷, 使折断在牙龈下残根能重新暴露在牙龈上[4],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前牙龈下残根的修复效果, 恢复患者美观。在此次研究中, 经随访2年, 牙冠稳定, 桩冠固位稳定, 根管边缘密合, 经叩击无松动、疼痛情况。牙龈无明显增生、炎症, 牙周组织健康。X线显示根尖周围组织正常健康, 根尖周无阴影, 根尖周牙周膜连续, 未出现骨质吸收情况, 无牙槽骨吸收, 牙根未出现复发回缩。牙周改善为0度, 牙根稳定无松动, 断牙均为0度, 恢复良好。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对前牙龈下残根采取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 可显著改善患者牙龈健康组织, 促使牙周组织恢复, 使断牙恢复功能。

在采取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时, 术前需常规拍摄X片, 确定根尖无明显病变、骨质粘连、牙周健康等情况后, 合理实施正畸治疗。通过牵引治疗, 应具有足够的支抗力, 正畸牵引时, 其牵引压力一般≤60 g。一般患者牙周正畸牵引后, 待牙周巩固后, 在时间30 d左右可行修复术。通常牵引牙根长度一般≥14 mm, 根尖应留置3~5 mm牙胶对根管口予以封闭。桩长度需>10 mm, 以此维持良好的抗力形及固位形。另外操作医师需具备优秀的操作水平, 可控制正畸牵引力, 维持适宜的正畸牵引力。

参考文献

[1]朱静涛.龈下残根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12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 3(8):472.

[2]钟万全.成人龈下残根正畸后的临床修复体会.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1):134-135.

[3]张宝茹.正畸牵引颌向移动龈下残根的临床应用.北京口腔医学, 2012, 20(3):164.

[4]段昌华.微种植体用于修复治疗前局部牙列矫治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 3(3):152.

[收稿日期:2015-04-28]

上一篇: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 下一篇: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