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媒人邂逅高尔夫

时间:2022-10-23 10:38:17

当传媒人邂逅高尔夫

当中国高尔夫更多地被贴上财富、地位和成功的标签时,专业高尔夫媒体人在与高尔夫的邂逅里遇到了什么?

李莉

爱好:写影评、逛798

信奉高尔夫名言:亨利•隆格哈斯特,“你可以用高速摄像机和电视机清楚地分析球员的挥杆动作,然而你无法知道球员在思考什么东西。”

刘溪桥

CCTV《第五频道》杂志高尔夫编辑

爱好:足球、看话剧

信奉高尔夫名言:戴维德•洛伊德•卓志,“高尔夫是越臭球手越得利的唯一一项游戏。越是打不好的人运动越多,能体验的乐趣越多。因为高手们为了一点点的失误都会郁郁寡欢而不开心,打球越差的人因为他们的失误太多了来不及为一点点失误而郁闷不已。”

鲍燕

爱好:要么旅游,要么宅在家

信奉高尔夫名言:波比•约翰斯,“高尔夫不是取决于体力,而是取决于“耳朵与耳朵之间的东西” 打球的一种游戏。”

邂逅

2010年12月23日早晨,北京刮了很大的风,李莉在传媒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吃了简单的早餐。这几天她一直很忙,已经习惯了在广州和北京两地跑的生活,即将在今年改变,她终于可以在北京安顿下来。也是两年前一个刮大风的早晨,在这间咖啡厅,她饱饱地吃完一顿早餐,给男朋友打了最后一次电话,接着做了一个转变命运的决定――独自去广州工作。

2008年,李莉顺利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因为是电影专业,她决定选择跟电影有关的职业。就是在大学毕业的这一年,李莉的感情生遭遇状况,“我就是想要离开北京,重新开始一种生活。”那个时候,广州的一家高尔夫媒体《glof box》编辑部需要一名时尚编辑,李莉想都没想,去了广州,一呆就是两年。

“之前我从来没有打过高尔夫,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进入一个高尔夫媒体,更没有想过会在一个高尔夫媒体干这么多年。”李莉本科毕业后就有一个电影梦,“希望将来能进入电影圈,做出点成绩来。”直到现在,李莉还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个梦想,她每个星期都坚持写影评,“即使是作为一种爱好,也觉得很满足。”

鲍燕与高尔夫邂逅的故事显得更富戏剧性。从法国留学回来,鲍燕一直在香港的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因为我特别喜欢旅游,所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把能够旅游作为第一需要,其他包括收入、工作强度都不是很在乎。”三年前,鲍燕也进入了自己的转折期,“要面对结婚和生孩子的问题,想在香港工作也不是很方便,就决定回到北京,重新开始。”

她仍然没有转变自己最初选择工作的标准,“只要能给我提供旅游机会就行。”她应聘到了《高尔夫度假》杂志,“几乎当时就没怎么注意高尔夫这三个字,一看到度假就觉得一定和旅游相关,决定接受这份工作。”

让鲍燕没有想到的是,编辑部当时的6名编辑,除了一位曾经以“玩儿”的心态打过一次练习场以外,包括她在内的所有编辑都没有碰过高尔夫球杆,这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现在,鲍燕的高尔夫球技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业余球手,“真正地打了高尔夫之后,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

刘溪桥是高尔夫媒体圈里少有的男士,北京人,184cm的身高,浑厚的嗓音,看上去不太像一个拿着高尔夫球杆的发烧友。他最不喜欢自己身边那些养尊处优朋友的生活,“在机关里做公务员,每天就是上班、喝茶、下班,循规蹈矩,没意思。”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富挑战,2008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他最早在北京电视台奥运栏目组做记者,“奥运过后把我调到社会新闻部,我喜欢体育啊,怎么受得了?”喜欢踢足球的刘溪桥决定单飞。

他应聘到了著名的《高尔夫大师》广告部的一个品牌经理职位,“我觉得大多时候广告应酬不适合我,就到了CCTV《第五频道》杂志,杂志的高尔夫栏目正巧缺一个编辑,我就这么做了高尔夫栏目。”

几乎每天约朋友去踢足球,也喜欢打羽毛球,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跟高尔夫有什么关系,刘溪桥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高尔夫的节奏太慢了,而且我性格又比较急躁,最早也没有信心能够坚持下来。”

刘溪桥觉得自己进入高尔夫领域多少有点蹊跷,“我也是从什么都不懂,到一点点学,然后到现在这种状态的。”他承认,高尔夫的确为他带来了一些变数。

变数

2010年12月31日下午,鲍燕比约好了的时间稍晚到了一会儿,她用厚厚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外面太冷了”,她坐下来,喝了一杯茶,“今天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北京,进入高尔夫媒体,鲍燕才发现这个职业原来跟她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现在国内的专业高尔夫杂志也有不少,但是大多是外国版权,一些教学、高尔夫名人都可以从国外的杂志上翻过来直接用,所以我们的压力也是特别大的,做一本原创的杂志能做到这个水平,我还是很满意的。”

从高尔夫和旅游的结合方面找到了一个定位,鲍燕似乎也开始模糊自己爱好的定位。“以前我那么喜欢旅游,我觉得在旅游和任何事情当中选其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旅游。”但是当她开始接触高尔夫之后,这种想法发生了转变。

她还记得几年前自己留学法国时候在飞机上发生的一幕,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子一上飞机就从包里拿出一本高尔夫杂志,“整个从北京到巴黎的路上,他如获至宝似的研读那本杂志。我就非常奇怪,心里想‘至于吗’?高尔夫不就是在草地上走走停停吗?”这是她对高尔夫最初的印象。

“如果现在在旅游和高尔夫之间选其一,我会毫不犹疑地选择高尔夫。”除去冬天,鲍燕每周至少一次下场打球,“我已经从一个业余高尔夫爱好者,成功晋级成为一个绝对的高尔夫发烧友了。”

在打球的过程中,她发现那个让她欲罢不能的理由,“其实球场就是另一个人生,你打球,要一杆一杆地打,越是着急越打不好。这有点像我们希望做成一件什么事儿,你着急也没有用,只能一心一意、一步一个脚印地做,有的时候,反而越是着急,结果越坏,跟打高尔夫是一模一样的。”她发现在球场上是她最放松的时刻,“你可以奢侈到用4个多小时候的时间,什么都不想,就在球场上呼吸那里的空气。”

刘溪桥怎么都觉得高尔夫是一个挺“装”的运动,“我之前没有大量接触高尔夫的时候,就是觉得它是一个显示自己财富和身份的运动,其实从心里挺排斥的。”但是在他真正开始学习高尔夫之后,他发现其实高尔夫是一个磨练意志特别好的运动,“我之前性格很毛躁,但是你在打球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焦急的,我现在的心态和那个时候比强多了。”

他发现其实高尔夫圈子里的人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因为我姐姐是高尔夫球教练,包括后来我做高尔夫编辑之后,很多资源都是她介绍给我的。我发现这个人群其实是比较精英的一群人。你说为什么奥巴马那么喜欢高尔夫运动?这是有原因的。”

高尔夫节奏缓慢,刘溪桥觉得可能自己适应不了这个运动,“后来我发现,当你做出一个完美的挥杆之后,找到一种正确的击球方式之后,你那一天都会沉浸在快乐中。有点像你做出了一个很大的成绩,我觉得这就是高尔夫给人最大的愉悦和成就感。”

和他们不同,李莉打高尔夫的时间不会很多,“因为我工作的内容大都是一种概念性质的,要同时把高尔夫和时尚结合在一起,所以对打球本身不是必须要关注。”大多时候,李莉为《golf box》拍摄时尚大片,跟球场合作更多。“我也会经常性地去看场地,适不适合拍摄,如何拍摄。”

“可能人和人不一样,高尔夫对我的吸引其实是在球场,当你漫步在球场上的时候,似乎和城市的喧嚣是隔离的,非常享受。”李莉更喜欢人为痕迹少的球场,“我在广州拍过一个从废弃矿建起来的球场,四周都是岩壁,特别美。”那个时候李莉许了一个愿望,她希望自己能把世界上美丽的球场都拍下来。

边界

2010年12月26日下午,离大望路不远的一处咖啡厅里,还没见到刘溪桥就已经听到他打电话的声音了,“怎么?年前他没有时间吗?这个可能比较麻烦……”放下电话,刘溪桥开始抱怨,“跟明星打交道就是很麻烦,时间的问题,不是我也不是他能左右的了的……”

刘溪桥刚进入CCTV《第五频道》杂志做高尔夫时,他就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是一个边缘人了,“我们杂志是一本体育杂志,当然高尔夫只是里面的一个版块,几乎是跟其他编辑交集不多的一个栏目。”他开始独自开辟这个领域,“我做高尔夫教练的姐姐给我介绍一些业内的高尔夫人士,就这么把这个栏目做起来的。”

时间一长,他发现高尔夫媒体圈里的人都很好打交道,“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很open,如果能够资源共享,大家还都是很热情的。比如我这边如果有什么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领域需要他们帮忙,他们都会放下自己手头的事,尽全力帮助我。我的资源和人脉,也都是圈子里的人给我的。”

但是更多时候,让刘溪桥有些头痛的在于,还要符合这个杂志整体的基调,“还是回到那句话,这就是一个边缘的领域,比如许多专业高尔夫杂志能做的,我这边必须想到另外一种表现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比如球技就是很大的一个不同。”

而李莉更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边缘人”,“首先我工作的地点现在在北京,而我们杂志的编辑部是在广州,等于我现在是和广告部一起工作。其实我们编辑部很多专业做赛事、做球技的编辑打球打得是非常好的,我在他们中间就显得比较不像做高尔夫杂志的。”说到这儿,李莉笑了,“好在编辑部的同事对我都非常帮忙,平时我要拍摄的时候,他们都会介绍自己的资源给我,帮我联系。”

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李莉和球场打交道更多,“有的时候,球场那个圈子里的人也会很帮忙,比如我要拍哪个球场,他们就会告诉我他们怎么样,好不好打交道,这个圈子的人还是蛮好的。”

鲍燕习惯与把自己整个的杂志称为“边缘杂志”,“它其实就是介于高尔夫和旅游之间的一本杂志,同是在专业高尔夫的很多选题,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做的。”在鲍燕看来,其实“边界”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拓展”,“你可以不只拘泥高尔夫”,同时还能引入高尔夫在另一个领域中完全不同的力量。

“比如我们现在做高尔夫度假,度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又是和高尔夫本身相关的。”

误读

“现在在中国,高尔夫毕竟还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的运动”在李莉看来,高尔夫被承载了很多附加因素。“高尔夫球场似乎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社交场所”,刘溪桥也觉得其实它并不那么纯粹。“让高尔夫成为大众的一种体育运动,让它回归它的本来面目,才是我们最求的方向。”鲍燕说。

高尔夫在80年代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带有很强烈的日本影子,“是一种享受的理念,”鲍燕说,“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北京的高尔夫球场,是为了招待日本人建起来的。”而在刘溪桥看来,高尔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它的附加意义大过高尔夫本身的意义,“很多商业人士甚至把谈判场所都约在了高尔夫球场,你要办成一件事情,那好,先陪我打高尔夫。这本身就已经让高尔夫变味了。”

李莉也觉得,高尔夫被很多人曲解,“在国外,高尔夫不是一项多么不可一世的运动,国外有很多不同价位的高尔夫球场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但是在中国,似乎更多的是富人运动。”

不但打高尔夫的人群,高尔夫球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点鲍燕最有发言权,在她做《高尔夫度假》的这几年,几乎走了全世界的大多数球场,“我觉得最好的球场,就像是天然长出来的,而越多人为痕迹的球场,比如建设的那种特别高档、设施豪华的球场,显得越不自然。”鲍燕觉得中国的球场形式化更严重,“其实我们中国的西部和南部有那么好的地理优势和那么好的资源,就应该多加利用和加以开发。”

他们更多的希望是,让中国有更多的人都能够从事这项运动,“8~88岁是高尔夫人群的一种说法,在国外,很多人都是死在高尔夫球场上。”鲍燕说。

对话媒体人

从媒体角度看高尔夫

鲍燕

《小康•财智》:在杂志领域,我们知道比较著名的有《高尔夫大师》和《高尔夫》,从杂志的整体感觉上看,《高尔夫度假》还和两者比较接近,您觉得竞争压力大吗?

鲍燕:说实话,我觉得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高尔夫大师》和《高尔夫》都有海外背景,他们的很多专业内容也都是有版权支撑的,比如他们做很多一线的球手、很多非常专业的球技。这点我们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抓住了他们也不太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体现一种“高尔夫的生活方式”。并且作为一本纯原创的杂志,我觉得我们做得还是很好的。

《小康•财智》:这种“高尔夫的生活方式”您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答案的?

鲍燕:前一段时间我们还在讨论,其实看我们杂志的应该是35到60岁左右之间的人群,他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我觉得我们不像那种时尚杂志,他们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不可知感,来引导他们的人群,这一季我们流行什么颜色、什么面料、什么款式,因为他们面对的更多是年轻人。但是我们的读者人群,这个年龄,你很难去引导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毕竟是一些事业非常成功,又很有思想的一群人。所以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是,他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也是一个向他们学习的过程。

《小康•财智》:进入高尔夫媒体,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鲍燕:进入高尔夫媒体虽然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但是对我个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不再像以前那么狭隘了,应该说视野更宽阔,人也变得更宽容了。

《小康•财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您有这种感觉呢?

鲍燕:举一个例子,我以前可能比较简单地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不太好的人。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高尔夫活动,那是一个民间球队的比赛,他们的队长让我转变了这种想法。那个人嗓门特别大,他的队员如果哪里做得不好,他会毫不留情地指责。我就非常奇怪,你这是干嘛啊,大家不都是出来玩的吗?你致于吗?但是后来我发现他的队员都非常尊敬他,然后我才了解到,这个队长其实是那种人品非常好,他本身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的人,从那以后,我越来越觉得其实所谓的好人和不怎么好的人界限是很模糊的。

李莉

《小康•财智》:《golf box》是不是就想一个能够把一切与高尔夫有关的元素都能装进一个box的感觉?

李莉:有这种意思。比如我就专门做时尚这个栏目,是要和高尔夫相关,同时又和时尚相关的一个栏目,现在我主要拍一些时尚大片,跟北京的一些球场合作。其实我也在学习,怎样把高尔夫拍得更时尚。

《小康•财智》:在专业的高尔夫杂志做的是一个比较不高尔夫的事情,你觉得这个对于你来说纠结吗?

李莉:我做的这个时尚栏目是依托高尔夫而存在的,最主要的是我怎么样同时把时尚元素和高尔夫元素融合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说起来这个也不能算是纠结吧,毕竟有很多都是与高尔夫相关的。

《小康•财智》:之前没有接触过高尔夫,后来接触了之后,觉得跟当初自己的想象一样吗?

李莉:其实我觉得还是不太一样的,之前可能想的比较片面,因为对于圈内和圈外的人来说,高尔夫对于他们意义太不一样了。好像在中国,高尔夫本身就被赋予了太多的解释意义,比如富人运动,我们一提到高尔夫,就是一些高档的奢华会所,感觉是一群手里拿着雪茄的富商,但是我真正接触了这个圈子之后发现是不一样的,他们很多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甚至有一些是比较有天赋,几乎不怎么有钱的专业球员。

《小康•财智》:你觉得在这个圈子里做了这么长时间,收获大吗?

李莉:因为我学的是电影专业,现在虽然做高尔夫,但其实多少和影视视觉这一块儿是相关的。比如我要拍一组什么感觉的片子,首先要和摄影师沟通,我需要一个什么感觉的东西,当然在摄影技巧本身这方面,他肯定是比我更专业。我觉得从报选题到杂志出来这个整个的循环,每次都是有收获的。并且我也收获了这个圈子里的很多朋友,和高尔夫本身带给我的乐趣。

刘溪桥

《小康•财智》:你是如何把高尔夫栏目融入到《第五频道》杂志整体的基调里呢?

刘溪桥:我觉得也有幸运和巧合在里面。我现在还是更关注人物,本身做人物做得也比较多一点。这可能和我在刚刚进入这个圈子时候的一些资源有关,因为我们本身是一本体育杂志,就比较关注体育明星,所以我现在都在关注这个圈子里的人,比如一些奥运冠军打高尔夫球,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

《小康•财智》:今后也打算这样一直做下去吗?还是另有其他的想法?

刘溪桥:我今天还在想明年如何做,我觉得除了关注体育明星以外,很多文艺明星他们也在打高尔夫,这可以成为我关注的另外一个领域,因为体育明星的影响力相对于文艺明星比较小。

《小康•财智》:做过这样的尝试吗?

刘溪桥:我们在这期2011年的1月刊就尝试做了一个文艺明星,我觉得效果还不错。但是我们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打高尔夫的人,而不是让他过来拿高尔夫作秀。两种情况感觉不一样,一看就能看出来。

《小康•财智》:进入这个圈子之后,给你自己带来了哪些变化?

刘溪桥:其实说实话,我觉得跟我的年龄有关,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现在还是足球,它对抗性强,比较激烈,高尔夫相对非常安静,而且内在的东西更多。特别是跟足球比较,整个球场,那么多人在欢呼,你去踢球,整个的注意力程度,都特别吸引我。可以说高尔夫给我打开了另一种认识体育的认知方式,更多的是跟自己的较量、能够不断地再提高,培养了一种冷静的心态,遇事不急躁,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成熟男人必备的素质。

上一篇:中国民营企业五大困局 下一篇:王丽坤:有智不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