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10-23 10:17:19

香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摘要: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果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本文介绍了香蕉束顶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斑病、交脉蚜、象甲、卷叶虫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供广大蕉农参考。

关键词: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约有30万公顷,香蕉病虫害对香蕉产量及质量影响极大,对香蕉病虫进行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就香蕉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香蕉常见病虫害有20多种,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镰刀菌枯萎病已成为香蕉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此外还有香蕉叶斑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香蕉交脉蚜、象鼻虫、卷叶虫等。病虫害问题已成为香蕉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1.香蕉束顶病:是毁灭性病害,病原物为香蕉束顶病毒,该病侵染源,在老蕉区来自病株及吸芽,新植区初侵染源来自带毒种苗,近距离传播靠香蕉交脉蚜。目前田间发病株率一般5~10%,部分发病严重蕉园达20~40%,感病植株矮缩,不开花结果,在现蕾期感病则果少而小,没有商品价值。该病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新生叶片比一叶窄、短、直、硬,病叶质脆成束状,叶脉渐回升,每年1~2月份达高峰,4~5月份为香蕉束顶病发生高峰期,病的潜育期1~3个月。现有香蕉品种中还未见有抗病品种。

防治方法:加强香蕉种苗及组培苗的检疫,设置无病苗圃,重病区全部改种无病组培苗,零星发病蕉园要及时挖除病株销毁,开穴曝晒半月后再补种无病种苗,及时喷药杀灭交脉蚜。

2.香蕉根结线虫病:侵害根部,黑根、根短肥、结肿瘤、线虫病症状与束项病相似,植株矮化、黄叶或从叶、散把、叶边缘失绿,叶片呈波浪状皱曲。线虫病与束顶病区别只是束项病叶柄有“青筋”。

防治方法:施杀线虫剂、米乐尔、克线磷、甲基异柳磷,每株撒施10~15克于蕉头表土,杀死线虫。并加强肥水管理,约15天后如有抽出新叶即是线虫病可不必挖掉。如不能再抽新叶即是束顶病。每株灌入柴油2两使蕉头烂掉再挖去病株,以防传染。

3.香蕉枯萎病:香蕉枯萎病俗称黄叶病、巴拿马枯萎病,是一种真菌侵染香蕉植株维管束所引致的传染病害。香蕉感染此病,很快蔓延,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主要特征是病株凋萎和维管束变色腐烂。成株期病株先在下部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呈现特异的黄色,初期在叶片边缘发生,然后逐步向中肋扩展,与叶片的深绿部分显著对比,也有整片叶子发黄,感病叶片迅速凋萎,由黄变褐而干枯,其最后一片顶叶往往迟抽出或不能抽出,最后病株枯死。个别虽然不是即刻枯死,但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低劣。香蕉枯萎病主要靠带病的吸芽和病土从病区传染到无病区,田间主要借被污染的流水,土壤和农具传播蔓延。病株枯死后,病菌随病残物混入土壤中存活。

防治方法:一是蕉园发现零星病株要立即连根拔起销毁,把病株斩碎,装入塑料袋内,加入石灰并封密袋口,移出远离蕉园荒地。病株去除后,病穴施石灰并用多菌灵杀灭病菌,以土覆盖。病穴周围两米范围的蕉株用50%多菌灵500倍液淋根,杀灭病菌,预防病菌传染。二是病区内实行独立排灌,防止带菌水流入无病蕉园;病区耕作用过的工具浸入50%福尔马林药液消毒后,才能进入无病蕉园耕作。三是发病30%以上的蕉园,应改种水稻或水生作物,水淹两年后再种蕉。四是新蕉园要选择无病或净土培育的试管苗,植前穴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及施用米乐尔防地下害虫,防止伤根,减少感染机会。五是.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4.香蕉叶斑病:香蕉叶斑病是四种叶斑真菌,营称。发病期5~10月,病菌由土壤传染或风雨传播,蔓延猖镢。蕉叶染病呈褐色长条斑,椭圆斑,绿枯斑,逐叶上爬枯萎衰败。染病香蕉慢抽蕾,果穗瘦,品质劣、抗寒力弱,严重减产减收。

防治方法:叶斑病发病规律是4~5月份高湿高温,叶片幼嫩病菌潜入,9~10月份北风吹来病斑一齐表现出来。蕉农误认在8~9月份才发病,此时,喷药治叶斑已经来不及了,应当提前在5月份正是茎叶旺盛无病斑时期就要喷药防治。喷药方法,先喷洒蕉头周围表土,再自下而上喷洒假茎及心叶以下蕉叶正、背面。特别是暴雨过后即时喷药防治。可用硫磺悬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等。

5.香蕉炭疽病:主要危害香蕉的果实,也可危害叶片、花序、果轴等。危害叶片时,叶片黄化。危害果实时,在果端附近先发病,初时为暗褐色的小斑点,病斑迅速扩大,可数斑融合。病斑后期下陷,并产生绯红色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有明显潜伏感染特性。此病在果园开始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后熟期及运输途中,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在采收和运输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果皮的机械损伤;二是从抽蕾开花期开始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3~4次;三是采后以多菌灵、特克多液浸果。

6.香蕉交脉蚜:又称蕉蚜、黑蚜。刺吸为害香蕉使植株生势受影响,更严重的是因吸食病株汁液后传播香蕉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对香蕉生产有很大危害性。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消灭带毒蚜虫,并挖除病株,防止再度传播病毒。有效药剂可采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7.香蕉象甲:又称香蕉象鼻虫,蛀食假茎、叶柄、花轴、球茎,为害极大,也是台风香蕉拆断重要原因。象鼻虫每年4~5月和9~10月是成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

防治方法:在傍晚,用巴丹、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喷洒假茎,毒杀成虫。未抽蕾株在入冬前可用米乐尔、杀虫丹在“把头”处投放5~10克。

8.香蕉卷叶虫:是香蕉弄蝶幼虫,发生严重的蕉园虫苞多,叶片残缺不全,阻碍生长,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摘除虫苞,保护天敌赤眼峰、小茧蜂,喷药防治第三、四代幼虫,可用青虫菌6号300倍液防治低龄幼虫,或90%敌百虫500倍液喷雾。

上一篇: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体会探讨 下一篇:浅论体育课与和谐气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