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与教学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3 10:03:14

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与教学对策研究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对数学都没有什么好感,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些学生总是不能得到优越感,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甚至会因为计算错误率高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计算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一、学生计算错误原因调查

我们认为学生计算正确率低下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调查,归结为知识和情感两大方面,主要是以下几点:

1、感知不准确不具体。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小学生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比较粗糙,一时间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表面,而计算题本身又没有太多的具体情节吸引学生注意,显示形式单一,更容易造成学生感知不精细,并且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所获取的表象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相近或相似的数据、符号更容易产生使信息失真,甚至出现数据、符号抄错等低级错误。于是我们在批改过程看到很多诸如题目抄错、答案抄错:“÷”看成“+”、“0.93”写成“0.98”;“645”抄写“654”之类。

2、已有知识和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正迁移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可是负迁移也随之而来。不但有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干扰,而且还有新学知识技能对已有知识的消极影响。这是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的一种错误方式,特别是某两种知识点相近或相似时,这种错误占的比例就会明显增加。

小数加减时教师强调小数点对齐,可学小数乘法时,一些学生做着做着就把末位对齐做成小数点对齐了,这是已有的小数加减法则对新学的乘法的负迁移。

3、情感不稳定。新课程中涉及了计算器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都能感受到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便利和快捷,但在后面的教学中不用计算器再做计算题时,大部分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得特别不耐烦,这时我们走到学生中间去,总能听到唉声叹气的声音,这时候做的题往往会由于学生的厌烦情绪,不认真审题、没耐心研究算法等原因导致错误。可是,一旦计算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算时,他们又太过于轻心,立刻产生轻敌思想,并且急于争夺速度上的第一名,结果还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因为他们恐怕连题目都还没看清楚就匆匆下笔,做完又不检查。

4、注意品质差。我们都知道注意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计算过程常常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可是小学生恰恰不能持久注意,也不稳定,注意范围较小,比较容易被一些干扰因素吸引而“分心”,甚至因此造成很多“遗忘式差错”,如三步计算式题只算了两步就以为得出结果了;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了一,可十位计算里忘了减一;答案算在草稿纸上没有抄到作业本或卷面上……

5、较强成份因素的思维干扰。这种原因引起的计算错误在学习的简便计算之后更加明显,学生此时受题目中某些数据或符号的影响特别大,容易产生心理错觉,在简便运算这一强信息的持续作用下,思维受到很大干扰,计算错误也就增加了。如4.6-(2.5-1.6)=4.6-1.6-2.5=3-2.5=0.5,受到4.6-1.6凑整这个信息干扰,使学生忽视了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里面的减号要变号这个规律。还有:2.55.6+2.5×3.4=2.5×(5.6+3.4)=2.5×10=25,这也是受到乘法分配律中凑整方法的影响,使得学生理所当然地把5.6和3.4凑成了10。

6、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计算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部分教师也比较忽略计算方法的教学,没有相应正规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书写马虎、字迹潦草是首当其冲的坏习惯,一部分学生连自己草稿时写的“6”和“0”、“5”和“8”都分不清楚了;随意草稿也是很要不得的一个坏习惯,有些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本、课本封面上都是竖式草稿,更有甚者,在桌面、手掌上打草稿,还有在卷面上直接草稿的;班级中更是少有检查的学生。如此不良习惯怎么可能会有很高的正确率!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提出一系列应对、矫正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二、克服障碍,提高计算正确率

1、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我们调查时已经发现,学生对自己的计算错误,往往用“粗心”作为唯一理由,原谅自己的过错。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计算错误,端正学习态度,我们在一次单元练习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单元反思”,要求统计出由于计算错误导致的失分,找出计算错误的细节分析具体错误原因。于是学生们的作业交上来之后,我们看到诸如“我本来可以考满分的,但是算错了一道应用题,我把104÷80%算成等于135了,应该是130”。对于错误的分析,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因为计算方法,而是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没有认真检验等等。我们从平行班收集了一些计算正确率较高,书写清楚端正的作业本、草稿本进行展览,并交流他们的经验、方法。教师再阐明计算能力对于进一步学习和生活实践的重要性,计算能力不仅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今后其他理科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是必要的,即使有了计算器、计算机,计算能力也不能被取代。例举美国航天实验失败因一个小数点导致的巨大损失等等。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在如此多重刺激下内心有所触动,产生要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想法和愿望。

2、强化感知。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时的首次感知,教师要加强感知引导,此时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程序、结构等刺激信息的强弱,能否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正确的表象,是非常重要的,首次感知不准确的话,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清除,首次感知鲜明、正确,则可以减少进入大脑皮层的信息所受的前摄抑制干扰,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调动感官进行感知认同。对学生易出错、易忽略的环节,可进行专项练习强化感知,如前面提到的A÷B-B÷A的题型,在第一次出现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问运算顺序,然后再进行计算,通过几次强化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

上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下一篇:Lesson 5 What are you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