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

时间:2022-10-23 09:59:32

浅析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

【摘要】在当前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各种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开始向高层或者是地下发展;而在发展地下建筑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个问题,即深基坑工程施工频频出现安全事故,继而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应用到深基坑支护技术。鉴于此,文章将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加以阐述,介绍几种支护类型,且对当前深基坑支护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确保深基坑支护的有效应用,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措施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脚步的不断迈进,城市人口的数量愈来愈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空间压力。城市要想谋求发展,且可以容纳很多的人口,那么就必须在建筑上下一定的功夫,而在建筑物下建设各种地下工程,已经形成一种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形势之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得到极为普遍的运用,且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1.1基本原理

在工程兴建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指的就是在基坑开挖时,通过构建支护墙的方式,以阻止地下水或者是外侧的土层,进到施工范围,从而更便于工程的有效施工。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利用支护墙所具备的一些性能,例如形变性能、抗压性能等,继而保证土体的稳定性,然而,这对支护墙有比较高的条件,即需要较高的抗压性能。

1.2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类型

(1)钢板桩支护:利用热轧型(有钳口或者是锁口)制作而成的钢板桩,将其连接在一起,继而构成一面墙体,继而用其来防水或者是防土。当前,市场上较为多见的钢板桩截面有三种,即直腹板型、“Z”型、“U”型。

(2)排桩支护:该支护类型主要是以采取柱列式灌注桩为挡板结构,这一结构有比较好的刚度,然而桩与桩彼此间的连接并不理想,要想真正达到更好的支护作用,那么需要在桩顶浇注一个面积比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帽梁,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桩与桩之间的连接[2]。另外,还必须在桩背(或者是桩与桩之间)进行高压注浆,实施深层搅拌桩,以便预防由桩的间隙流入地下水及其土体。

(3)深层搅拌支护:利用机械搅拌把固化剂(水泥)与软土剂均匀搅拌在一起,以便使其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之后慢慢硬化,最终构成水泥土桩墙[3]。在一些土层中比较适合使用该种支护类型,即素填土、粉质粘土等;另外,所开挖的基坑其深度应当控制在六米以内。

(4)地下连续墙支护:该支护类型有比较好的防水作用,且拥有比较强的刚度;这一类型适合使用在一些施工环境或地层条件比较复杂的基坑支护上,特别是使用在基坑底面之下存在深层软土,必须把墙体置入到比较深的位置。正是因为如此,该支护类型在诸多地下工程中得到了极为普遍的运用。虽然如此,但是该支护类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在土体比较坚硬的地方,对其进行开挖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碰到岩层时,必须利用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施工器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成本。

2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设计与施工有比较大的偏差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的设计图纸进行,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亦或者是与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在搅拌水泥的过程中,水泥的使用量和最初的设计不一样,继而导致水泥土支护强度达不到相关的标准或者是要求,继而引起水泥土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支护极易出现变形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在最初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对挖土的程序进行说明,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者是避免支护的变形,且对图纸予以交底处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期间,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往往不会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施工,从而对支护施工的质量带来影响。

2.2支护与土层开挖时间不相配

在一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在土方开挖的时间与支护工程施工的时间,相差比较大,如此这般,在进行支护工程施工之前,必须需要进行二次回填。通常情况下,土方开挖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且其工作程序也不复杂;但是支护施工对技术有比较高的要求,工作程序也比较的复杂。因而,在大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是请专业的施工团队来分别进行这两个部分的工作,但是,实际工作中两方的协调难度比较大,例如开挖土方的团队在雨期施工时,可能会在不考虑支护工程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操作,继而对支护工程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进而使得支护工程比土方工程慢。在这种情况下,支护工程施工无法开展一些操作,例如钻孔、布网等。

3.加强深基坑支护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例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土方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两者间的协调工作等,以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如下措施:

3.1坚持分层、分段的基本施工原则

在开展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时,应当坚持分层、分段的原则,这是有效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与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坚持分层、分段的原则,切不可超挖,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边坡土体的能量。一般而言,在工程开挖施工时,应当首先从局部开始,实施分层、分段,之后由局部慢慢向四周扩大。另外,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致使深基坑施工的边坡愈来愈陡,且其坡度在九十度以上。所以,在进行开挖施工时,坚持分层、分段的原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坡面的稳定性,并且还能够为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开展提供划分层次的依据。

3.2实施信息化施工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操作,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而信息化施工的内容主要有:预测、采集信息、反馈信息、控制和决策等等。因为在开挖深基坑工程时,边坡的稳固性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其破坏常常带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在基坑开挖时,应当密切观察暴露出现的地质构造、未知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水分布状况等等,且将相关信息及时向上级汇报。此外,施工期间的一些其他信息也应当及时予以反馈,例如应力监测情况、支护结构位移情况等等,之后,设计人员依据上述各种反馈信息,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且指导工程的安全施工[4]。

3.3强化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原材料,而建筑材料的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同样是如此,因此,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是极为关键且有必要的。支护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当严格检查进场的建筑原材料,且报审有关的监理单位,报审材料一般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进场材料的种类、数量、使用部位、合格证等等,以便对进场材料的品质予以严格把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且不可忽视的环节与部分。为了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且保证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切实做好支护工作,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卢耀明.浅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2]刘群.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62-62.

[3]温向群.浅析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237-237.

[4]黄翔.浅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215-215.

上一篇:浅谈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 下一篇:变形缝在横向超宽钢结构厂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