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岂能混珠

时间:2022-10-23 09:47:43

“报纸上采用的照片可分为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两大类”。新闻照片是指照片信息中包含某些新闻要素的照片。

非新闻照片则指的是那些没有新闻性的照片,多在副刊中出现,它们没有新闻性也不包含新闻要素,主要的作用是帮助阅读、修饰版面,对文章中提到的某些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现。

然而打开今天的报纸,尤其是在一些都市类的报纸上会发现这样一种很难简单将其进行归类的报纸照片。这种照片出现在新闻板块内,实质上却是没有新闻性的资料图片,以某些看似与报道相关的图片特征,却让其成了“混珠”的“鱼目”。这种照片不具备新闻要素,不能将其归为新闻照片一类;它来源于库存资料图片,但却在版面编辑的过程中,被放在貌似与之相关实则与之不符的新闻报道旁边,造成读者误解,因此也不能说它属于非新闻照片。只能说这是报纸新闻照片的一种异化,是编辑在运用报纸图片的实际过程中操作不当出现的不良现象。在菲利普・帕特森的《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一书中就提到了这个概念,即“用库存的照片或存档的胶片给新闻报道作图解。这种‘空头照片’的使用不顾原始照片的背景,有时也未征得其对象的同意”。这个名词看来似乎颇为陌生,但现实中这种现象存在已久。

笔者在随机抽取南昌某报2006年9月1日一24日的报纸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就发现在该报24天内所用的701幅图片里(不包含广告),就有18幅这种鱼目混珠的照片混杂在新闻照片当中,其中的10幅还有可能会给照片中的人物带来不良影响。类似情况在其他报纸当中也并不鲜见。上海某报同年11月份所用的新闻照片中有10张“空头照片”,同时期的某份全国性的党报也有4张“空头照片”混杂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空头照片”的出现呢?

原因

报纸对其可视性的过分强调可谓首当其冲。在竞争白热化的媒介市场环境里一张照片能为报道增色不少,也能吸引不少眼球,因此,报纸对照片的胃口越来越大,编辑也不得不为报纸增添更多的图片。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卖点,一味地寻求视觉美观乃至刺激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

新闻摄影的现场限制性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动态性的新闻转瞬即逝,使得记者常常来不及捕捉扣人心弦的画面,就已经失去现场。编辑得不到现场照片,于是采用资料图片代替为报道作图解。这种“似是而非”就使得“空头照片”有了存在的可能。由于“空头照片”和资料图片在界定上的模糊,对于那些没有现场照片的静态、抽象、宏观性的报道,如果编辑在操作过程当中马虎地用资料图片图解新闻报道,这种错误做法就会容易产生歧义。

后果

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里,对“一图胜千言”的信奉,使得报纸越来越追求视觉冲击力。但是物极必反,如果对唱主角的图片的使用得不到严格规范的话,很可能就会将这样一个“制胜法宝”变成报纸公信力的“滑铁卢”。

首先,以“新闻图片”姿态出现的“空头照片”违反了真实性原则。新闻照片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如果连照片这种表现现场最直观的方式都是值得怀疑的,那么整篇新闻报道的可信度都将大打折扣。如果拍不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现场照片那么宁可不使用照片,而不要用其他照片来蒙混过关。

其次,对于读者来说,容易产生误导。在他们的观念里“照相机是不会说谎的”,“空头照片”却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利用了他们的惯性思维和合理想象,使他们将图片和文章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对阅读产生误导。现在,有的报纸在使用那些与文章内容无实质关联的图片时,采取标明“图文无关”的做法,以避免读者的误解。但笔者对此随机调查了120位南昌市民,结果发现有接近2/3的被访者阅读一份市面上发行的24个版面(包括广告)的都市类报纸,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中用时最短的为3分钟,而被调查者中最慢的也只需半小时。这说明,那些标明了“图文无关”的照片对于习惯快速浏览的读者来说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再次,对于图片当中的人物来说,他们在读者误解照片信息的同时又由于读者的误解而受到了伤害。从伦理上来说,无论图片标注了“图文无关”与否,图中的人物都会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无从申诉只能吃哑巴亏。这并不意味着编辑从此可以凭借“图文无关”“安全”地使用“空头照片”了。编辑应该当好把关人,珍视受众给予的期望。

综上所述,“空头照片”的出现不仅伤害了照片中的人物、欺骗了读者,还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形象。因此,报纸编辑应当端正态度,杜绝“空头照片”冒充新闻照片的现象,将“空头照片”“严打”出报纸,才能保证新闻的纯净,使其健康发展。

上一篇:新闻策划的导向功能 下一篇:典型报道的缺失与创新